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LED2008B04)
- 作品数:3 被引量:44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小龙马胜利雷兴林蒋霞东李克昌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河海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星火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利用远震接收函数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地壳厚度变化被引量:16
- 2010年
- 针对三峡库区重庆段地震监测台网和重庆区域台网2007年到2010年记录到的远震数据,利用接收函数方法,得到该区域的地壳厚度值及泊松比。结果显示27个地震台下方的地壳平均厚度为44.6km。最厚处为城口(CHK),达50.9km;最薄处为荣昌(ROC),仅38.9km,两者相差12km。研究区的地壳泊松比σ值约为0.27,三峡重庆库区东部奉节荆竹(JIZ)地壳泊松比高达0.302,武隆(WUL)地区的地壳泊松比较低,最低为0.228,两者相差0.074;研究区内泊松比的最大值偏离标准泊松体比值(0.25)20.8%以上,其最小值偏离标准泊松体比值-8.80%。布格重力异常反映了地下的密度与地壳厚度变化。文中得出的三峡库区重庆段地壳厚度变化与该区布格重力异常分析结果一致,重庆境内最小的负布格重力异常在地壳厚度最厚的城口—巫溪地区(厚49.7~50.9km),地壳最薄的荣昌—合川地区(厚38.9~41km)对应着渝西最大的负布格重力异常。
- 王小龙倪四道刘渊源余国政李克昌
- 关键词:接收函数地壳结构
- 重庆荣昌地区注水诱发地震加密观测被引量:18
- 2011年
- 荣昌地区地震活动性原本很弱,历史上无5级以上地震的记载。但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随着工业部门将采集天然气过程产生的污水通过废井回灌,该区地震活动明显增强,震级逐渐增大,并于1997年发生了5.2级地震,从而为研究注水诱发地震提供了理想的场所。由于该地区仅有一个地震台,监测能力和定位精度很低,难以满足研究工作的需求。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会同日本地质调查所和重庆市地震局于2008年7月在荣昌地区架设了6套流动台站,对该区地震活动进行连续观测。在提高监测能力的同时,使地震震源的定位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为深入研究地震时空分布特征及注水诱发地震的机制提供了基础。
- 王小龙马胜利雷兴林余国政王强郭欣桑原保人今西和俊
- 关键词:诱发地震地震观测
- 重庆荣昌诱发地震区精细速度结构及2010年M_L5.1地震序列精确定位被引量:22
- 2012年
- 根据重庆市地震台网和流动地震台网记录到的天然地震资料,利用接收函数反演得到荣昌地区的精细一维速度结构。在此基础上用双差定位法对2010年9月10日重庆荣昌M_L5.1地震序列进行了精定位。结果表明,地震定位精度得到极大提高,震中分布与区域地质构造的关系更加清晰。多数地震集中在主要断层附近并呈条带状分布,震源深度集中在2km附近,与主要储藏层及注水井深度吻合,初步认为该地震序列为注水活动所诱发的构造地震活动。文中获得的精准的速度结构及地震空间分布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震区深部地质构造特征、注水诱发地震的机理等具有重要意义。
- 王小龙马胜利雷兴林郭欣王强余国政勾宪斌桑原保人今西和俊蒋霞东
- 关键词:诱发地震接收函数反演双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