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6YB116)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 相关作者:吴大顺吴昀珊更多>>
- 相关机构:怀化学院武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汉魏六朝纸张发明与书写进程考论被引量:3
- 2013年
- 纸张在汉魏六朝时期的发明与书写进程经历了三个阶段:两汉时期,纸张发明并初步使用于书写领域;魏晋时期,纸张与简帛并用,并逐渐取代简帛,完成纸简替代;南北朝时期,纸张书写普及。魏晋南北朝诗歌文本传播的兴盛与纸张书写逐渐普及的历史进程关系密切。
- 吴大顺
- 关键词:汉魏六朝纸张诗歌文本传播
- 论乐府古题《豫章行》及其流变被引量:1
- 2011年
- 《豫章行》现存汉唐时期的文人拟作共9首,其流变特点是:主题上所写的时事与古辞"伤别"主题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在语言形式上,显示出明显的文人化倾向。这些特点,体现了文人拟乐府创作的基本规律,说明文人拟乐府是介于音乐与文体二者之间的创作行为,在其文化功能上既有音乐文化因素,也有文体意义的性质,六朝许多文人诗歌范式就是在拟乐府的创作机制中逐渐形成的。
- 吴大顺吴昀珊
- 魏晋南北朝邮驿的私人化倾向与诗歌异地传播被引量:1
- 2011年
- 魏晋南北朝邮驿制度存在日益明显的私人化倾向。这不仅为一般官员和普通百姓的出行宿止提供了方便,促进了各地人口的流通,也为诗文作品通过邮驿传递提供了条件,从而对诗歌的创作与传播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邮驿的私人化倾向促进了诗歌的异地传播,而诗歌的异地传播又促进了南北诗歌的交流与融合。
- 吴大顺
-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私人化诗歌
- 南朝文人歌辞用调及其特点
- 2008年
- 宋、齐文人歌辞创作较多采用相和歌曲和杂曲,梁、陈文人所拟清商曲明显增多,陈代文人则对汉横吹曲兴趣大增。文人歌辞用调的不同反映出南朝拟歌辞徒诗性质创作与拟入乐歌辞创作两种方式并行发展的格局。南朝文人拟歌辞既有乐文化的基因,也有诗体性质。
- 吴大顺
- 关键词:音乐文化
- “诗与歌别”观念与汉魏六朝诗歌衍变被引量:1
- 2011年
- 中国诗歌观念大致经历了从"歌""诗"交织混一到逐渐区分、分途演进,再到徒诗观念明晰、诗体意义确立的徒诗化进程:汉代"诗"多专指《诗》三百,"歌诗"包括入乐歌诗和少量文人徒诗,魏晋文人徒诗逐渐增多,对入乐歌诗和徒诗开始用"诗"或"诗赋"指称,宋齐"乐府"与"诗"开始分别著录。刘勰"诗与歌别"的提出标志着徒诗观念正式确立。徒诗观的确立使诗歌在内容上进一步强化了言志和抒情功能,在语言上更加追求辞华和用典,在声韵上更加讲究对仗和韵律。晋宋玄言、山水诗的兴起,齐梁永明体的盛行均与中国徒诗化进程密切相关。
- 吴大顺
- 关键词:汉魏六朝诗风嬗变诗歌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