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I80B00)

作品数:10 被引量:65H指数:5
相关作者:罗雁红曾燕朱岷熊丰冯莹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儿童
  • 6篇肥胖
  • 4篇代谢
  • 3篇代谢综合
  • 3篇代谢综合征
  • 3篇综合征
  • 3篇肥胖儿
  • 3篇肥胖儿童
  • 2篇血红蛋白
  • 2篇血糖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红蛋白
  • 2篇儿童青少年
  • 2篇发病
  • 2篇超重
  • 1篇代谢改变
  • 1篇代谢综合征组...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危险
  • 1篇心血管危险因...

机构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熊丰
  • 3篇朱岷
  • 3篇曾燕
  • 3篇罗雁红
  • 2篇唐晴
  • 2篇王燕利
  • 2篇陈少科
  • 2篇范歆
  • 2篇王付丽
  • 2篇罗静思
  • 2篇郑荣秀
  • 2篇鲍鹏丽
  • 2篇刘戈力
  • 2篇李亚璞
  • 2篇冯莹
  • 2篇李岩
  • 2篇杨箐岩
  • 1篇吴利平
  • 1篇李明秀
  • 1篇雷培芸

传媒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食物与营...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Biomed...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entral Obesity and Metabolic Risk Factors in Middle-aged Chinese被引量:6
2014年
Objective Central obesity is considered to be a central component of metabolic syndrome. Waist circumference(WC) has been widely used as a simple indicator of central obesity. This study is aimed to evaluate the sensitivity of WC cut-off values for predicting metabolic risk factors in middle-aged Chinese. Methods The study involved 923 subjects aged 40-65 years. The metabolic risk factors were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Joint Committee for Developing Chinese Guidelines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yslipidemia in Adults. WC cut-off 85-90 cm and ≥90 cm were used as cut-off values of central pre-obesity and central obesity in males, respectively, while WC 80-85 cm and ≥85 cm were used as cut-off values of central pre-obesity and central obesity in females. Results First, WC values corresponding to body mass index(BMI) 24 kg/m2 and visceral fat area(VFA) 80 cm2 were 88.55 cm and 88.51 cm in males, and 81.46 cm and 82.51 cm in females respectively. Second,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WC cut-off of value was 88.75 cm in males, higher than that in females(81.75 cm). Third, the subjects with higher WC values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accumulating metabolic risk factors. The prevalence of metabolic risk factors increased linearly and significantly in relation to WC levels. Conclusion WC cut-off values of central pre-/central obesity are optimal to predict multiple metabolic risk factors.
YIN Xue YaoZHENG Fen PingZHOU Jia QiangDU YingPAN Qian QianZHANG Sai FeiYU DanLI Hong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肥胖中年
重庆市7~16岁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组分的调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重庆市7~16岁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组分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按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5所中小学7~16岁在校生共4481名进行代谢指标及影响因素问卷调查。按照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法分为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对各代谢指标进行分析,对MS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比较MS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结果:(1)重庆地区7~16岁儿童青少年总超重率9.8%,其中男生12.0%,女生7.4%。总肥胖率5.4%,其中男生7.3%,女生3.4%。男生超重率、肥胖率均高于女生(P〈0.05)。(2)随着BMI的增加,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腰围有升高的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降低趋势(P〈0.05)。(3)MS总体检出率为0.45%。肥胖组MS的患病率(6.9%)明显高于超重组(0.5%)和正常组(0.0%)(P〈0.05),且男生患病率高于女生(P〈0.05)。肥胖儿童MS出现单项异常的检出率依次为高腰围(37.9%)、高甘油三酯(22.7%)、低高密度脂蛋白(19.7%)、高非高密度脂蛋白(7.4%)、高血压(4.4%)、高空腹血浆葡萄糖(2.0%)。(4)MS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3个因素与MS相关:腰围、每次肉类摄入量、高血脂家族史均与MS的发病率呈正相关。男生高腰围、每次肉类摄入量≥3两检出率高于女生(P〈0.05)。结论:MS组分异常已在重庆地区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中发生。高腰围、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是重庆肥胖儿童最常见的代谢异常,应引起社会的重视。
王嫣嫣熊丰张亚妮杨彬林琴朱岷曾燕罗雁红宋萃朱高慧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肥胖代谢综合征影响因素
广西南宁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现状及其与肥胖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了解广西南宁地区6-18岁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现状及超重/肥胖与高血压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南宁地区7?893名?6-18岁儿童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结果男女生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递增趋势。高血压、高收缩压(HSBP)、高舒张压(HDBP)检出率分别为6.58%、4.02%、3.81%,其中男生高血压、HSBP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生(P〈0.05)。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3.87%、9.84%、19.23%。高血压、HSBP及HDBP检出率均表现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P〈0.05)。与正常组相比,超重组、肥胖组高血压发生的相对危险度(95%CI)分别为2.71(1.69-5.96)和5.91(3.46-7.63)。血压与年龄、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广西南宁6-18岁儿童青少年血压的分布特征为:血压值与儿童青少年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和体重指数相关;肥胖与高血压患病率密切相关,随着体重的增加,儿童青少年患高血压的危险亦增加。
罗静思陈少科范歆唐晴冯莹
关键词:高血压儿童青少年
肥胖儿童糖化血红蛋白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和代谢综合征发病的关系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和代谢综合征(MS)发病的关系。方法根据HbA1c水平将209例肥胖儿童分为Ⅰ组(HbA1c≥5.7%)122例,Ⅱ组(HbA1c〈5.7%)87例;选取89名正常体质量儿童为Ⅲ组(对照组)。比较三组儿童的各项代谢和心血管指标及两组肥胖儿童间MS检出率。观察HbA1c水平与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程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观察以HbA1c为筛查标准诊断MS的最佳切点。结果Ⅰ组体质指数(BMI)、腰围(WC)高于Ⅱ组、Ⅲ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低于Ⅱ组、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组空腹胰岛素(FINS)、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0.5 h及1 h血糖浓度、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Ⅱ组,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高于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Ⅱ组BMI、WC、SBP、DBP、TC和LDL-C浓度高于Ⅲ组,HDL-C浓度低于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HbA1c水平与BMI、WC、FINS、FPG、OGTT 0.5 h、1 h、2 h血糖、TC、LDL-C、SBP、DBP、HOMA-IR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Ⅰ组、Ⅱ组检出MS分别为47.54%、29.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HbA1c≥5.7作为筛查标准诊断MS的敏感性为56.71%,特异性为76.44%,ROC曲线下面积为0.69(95%CI 0.61~0.76,P〈0.000)。结论肥胖患儿HbA1c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需注意HbA1c监测调控。
李岩刘戈力杨箐岩郑荣秀鲍鹏丽高芳芳李亚璞王燕利
关键词:肥胖糖化血红蛋白心血管危险因素儿童
肥胖儿童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与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脂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糖负荷后2h血糖(2h-PG)与胰岛B细胞功能和血脂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15岁肥胖儿童102例,空腹血糖(FPG)均〈5.6mmol/L,根据2h-PG分为G1组(2h-PG≤5.6mmol/L)、G2组(5.7-7.7mmol/L)和G3组(2h-PG≥7.8mmol/L)。比较各组之间糖脂代谢指标的差异及各指标与2h-PG的相关关系。结果G1组糖化血红蛋白(HAblc)、FPG低于G2、G3组。G3组空腹胰岛素(FINS)、0.5h胰岛素(0.5h-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G1、G2组。G3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e)低于G1组。3组问0.5h糖负荷后血糖(0.5h-PG)、2h糖负荷后胰岛素(2h-INS)、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经胰岛素抵抗校正的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IR-EI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或P〈0.01)。扣除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的影响,2h-PG与HAblc、FPG、0.5h-PG、0.5h-INS、2h-INS、HOMA-IR、LDL-c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IR-EIS呈负相关(P=0.002)。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2h-INS、FPG、FINS、IR-EIS是2h-PG的影响因素。结论肥胖儿童2h-PG〉5.6mmol/L时已出现早期胰岛B细胞功能下降及血脂异常。
王燕利刘戈力杨箐岩郑荣秀姜丽红李岩李亚璞鲍鹏丽
关键词:胰岛素抗药性葡糖耐量试验儿童细胞功能
血清内脂素、vaspin及脂联素与不同类型肥胖儿童代谢改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了解肥胖儿童不同体脂分布状态下血清内脂素、vaspin及脂联素水平的差异,探讨其与儿童腹型肥胖及代谢的关系。方法测量78例腹型肥胖儿童、18例非腹型肥胖儿童及75例正常儿童的人体学指标及血脂、血糖、胰岛素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三组儿童血清内脂素、vaspin、脂联素浓度。结果腹型肥胖组、非腹型肥胖组、正常组血清内脂素分别为(68.91±21.85)ng/ml、(51.18±20.06)ng/ml、(34.83±14.0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55,P<0.01);血清vaspin分别为(1 869±56)pg/ml、(1 543±42)pg/ml、(1 581±45)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脂联素分别为(7.54±2.12)μg/ml、(9.12±2.53)μg/ml、(10.21±3.34)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4,P<0.05)。内脂素水平与腰围(WC)、血压、空腹血糖(FPG)、服糖2 h后血糖(2hPG)、2 h胰岛素(2hINS)呈正相关;vaspin与FPG、2hPG、2hINS呈正相关;脂联素浓度与BMI、WC、FPG、2hPG、空腹胰岛素(FINS)呈负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正相关。三种细胞因子均与FPG相关。结论内脂素、脂联素水平在儿童肥胖症中已发生改变,与腹型肥胖及糖代谢相关;vaspin参与糖代谢的调节。
余洁熊丰朱岷雷培芸邓蕾丽王付丽罗雁红曾燕
关键词:腹型肥胖VASPIN脂联素
复合型主食早餐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复合型主食早餐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新入院2型DM患者,实验组20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给予复合馒头和多元豆浆组成的复合型主食糖尿病早餐,对照组给予标准粉馒头为主食糖尿病早餐。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h血糖值以及平均住院天数等。结果:两组营养治疗后与营养治疗前相比,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值均有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餐后2h血糖值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平均住院天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合型主食糖尿病早餐对2型DM患者餐后血糖控制有益。
王建徐静樊荣李利邹洁黄陈朱文艺刘俊姜学英李明秀
关键词:2型糖尿病餐后血糖
南宁市超重、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情况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了解南宁市超重、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检出情况。【方法】对本院小儿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180例超重、肥胖患儿进行身高、体重、腰围等测量,同时进行肝肾功能、血糖、胰岛素、肝脏B超等相关检测。【结果】180例患儿中B超明确脂肪肝66例(男42例,女24例),非脂肪肝114例(男64例,女50例),NAFLD检出率为36.7%(66/180),其中男童检出率为39.6%(42/106),女童检出率为32.4%(24/74),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4,P=0.319);脂肪肝组体质指数、腰围、血压、血脂等指标均高于非脂肪肝组。【结论】南宁市超重、肥胖儿童的NAFLD的发生率为36.7%,控制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是防治儿童青少年NAFLD的重要措施;谷丙转氨酶能否用于超重、肥胖儿童NAFLD早期识别的依据值得探讨。
范歆陈少科唐晴罗静思冯莹
关键词:超重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率儿童
孕中期血糖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孕中期血糖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孕24周起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行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glucose challenge test,GCT)的693例单胎自然受孕孕妇的临床资料,检测孕晚期孕妇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分娩后即刻脐血血糖及脐血胰岛素水平。分析孕中期50 g GCT血糖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50 g GCT血糖水平分组:剖宫产的发生率随孕妇血糖水平升高而逐渐下降(P=0.000)。随孕妇血糖水平升高,妊娠高血压、剖宫产、早产及大于胎龄儿(LGA)的发生无固定优势趋势。但从第3组开始,患妊娠高血压的可能性递增,早产发生的可能性也呈递增趋势,剖宫产发生的可能性呈递减趋势,而第4组LGA发生率最高。FBG水平分组:剖宫产和早产的发生率在不同血糖水平中差异具有显著性。剖宫产发生的可能性随FBG的升高而递减,从第3组开始,患妊娠高血压的可能性递增,早产发生的可能性亦递增,而第5组LGA发生率最高。孕中期50 g GCT血糖水平与母亲胰岛素、脐血胰岛素、脐血血糖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孕晚期FBG水平与母亲胰岛素、脐血胰岛素、脐血血糖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402、0.080、0.159。按孕晚期FBG分组,母亲胰岛素及脐血胰岛素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结论在一定血糖范围内,LGA发生的可能性随孕中期50 g GCT血糖升高而升高。而随着孕期血糖升高,妊娠高血压及早产发生的可能性呈相似变化,剖宫产发生的可能性降低。
闵洁陈璐璐胡帝曾天舒廖云飞
关键词:孕中期血糖
重庆市城市农村儿童肥胖发病率及相关因素的分析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儿童肥胖发病率及肥胖相关因素的城乡差异。方法:按照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86所城乡中小学校共77 411名学龄儿童,测量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再从中抽取2所城市学校和3所农村学校共4 400名儿童行肥胖影响因素问卷调查,按照BMI法判定肥胖,将肥胖儿童和正常儿童设为肥胖组和对照组,对儿童肥胖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比较肥胖危险因素城乡差异。结果:(1)重庆地区学龄儿童总体肥胖率8.23%,城市9.70%,农村5.32%,城市高于农村(P<0.000 1)。(2)肥胖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共13个因素与城市儿童肥胖相关,其中出生体质量,肉食、油炸食品、饮料、零食摄入频率,母亲吸烟及肥胖家族史是危险因素,母乳喂养、蔬菜摄入频率及补充维生素是保护因素;共8个因素与农村儿童肥胖相关,其中出生体质量、油炸食品、奶制品、零食摄入频率,父母BMI是危险因素,母乳喂养是保护因素。(3)城市儿童肉食、油炸食品、奶制品摄入频率高于农村,母亲吸烟比例高于农村,家族肥胖史比例高于农村,母乳喂养率低于农村(P<0.05)。结论:重庆地区儿童肥胖率城市高于农村,引起差异的主要因素为母亲吸烟、母孕期营养、6月龄前喂养方式、儿童青少年生活方式及肥胖家族史。控制儿童肥胖城市重点应倡导母孕期戒烟,加强母乳喂养,控制儿童肉食、油炸食品、含糖饮料、零食摄入;农村儿童肥胖率虽低于城市,但增速大于城市,应改善儿童饮食方式,控制油炸食品、奶制品、零食摄入,预防儿童肥胖。
秦怡玲熊丰赵勇朱岷罗雁红王付丽曾燕吴利平马勤香杨彬张亚妮
关键词:儿童肥胖率影响因素城乡差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