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GSZ12004)

作品数:10 被引量:79H指数:5
相关作者:高卫华杨兰杨小玲祝翔贾梦梦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民宗委民族文化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民族
  • 5篇文化
  • 2篇新媒介
  • 2篇中华民族
  • 2篇少数民族
  • 2篇少数民族文化
  • 2篇媒介
  • 2篇媒体
  • 2篇民族文化
  • 2篇传统文化
  • 1篇大众
  • 1篇大众传媒
  • 1篇电影
  • 1篇断层
  • 1篇新媒介语境
  • 1篇新闻
  • 1篇叙事
  • 1篇叙事框架
  • 1篇叙事研究
  • 1篇叙事意象

机构

  • 10篇中南民族大学

作者

  • 7篇高卫华
  • 2篇杨兰
  • 2篇杨小玲
  • 1篇陈晨
  • 1篇祝翔
  • 1篇陶喜红
  • 1篇贾梦梦

传媒

  • 3篇当代传播
  • 2篇新闻爱好者
  • 2篇中南民族大学...
  • 2篇现代传播(中...
  • 1篇理论月刊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网络典型报道传播民族传统美德的文化建设功能——以湖北网络典型报道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网络典型报道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技巧上实现了"草蛇灰线不露痕迹"之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传播而不是简单的说教。网络舆论生成多围绕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新闻故事展开,形成议题和意见集合,最终汇聚成网络舆论。在传播效果上通过不同网站系统性的综合报道,加之逐步形成多媒体立体聚焦的态势,超越了单一报道的局限性,强化了传播效果。信息接受视角上契合受众群体的需要,传达了社会对典型的认可,发挥了网络媒介的文化建设作用。
高卫华陶喜红
关键词:网络新闻传统美德文化建设
新媒介语境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世界传播策略被引量:12
2013年
好莱坞利用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拍摄的商业大片,并非单纯"借助"中国元素传播中国文化,而是透过新媒介技术进行中西文化的"融合"传播,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符码纳入西方故事表述模式,淡化显性的文化渗透,解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内涵,改变中国人对民族文化的传统认同,实现经济盈利与意识形态影响的双重传播目的。新媒介提供了新的传播平台,传播技术与传播理念落后必然导致话语权被动。因此,中华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的世界传播不能停滞在固定时空内,新媒介背景下的传播创新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
高卫华
关键词:新媒介
大众传媒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符号化结构功能——以《恩施日报》报道“恩施女儿会”为例被引量:8
2012年
民族地区大众传媒在传播少数民族文化和建构少数民族形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选择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存的土家族原始民俗"恩施女儿会"为个案,分析大众传媒通过集纳并提炼分散繁杂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符号,整合并实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意义重构,主导性解读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形象等符号化传播过程,实现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功能。同时就目前民族地区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高卫华杨兰
关键词:主流媒体少数民族民族形象
新媒介背景下民族地区手机传播功能研究——以湖北恩施市与鹤峰县实地调研为个案被引量:4
2013年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与鹤峰县的实地调查显示,民族地区的媒体使用率与信息化程度偏低,网络化程度与城市居民差异较大。但手机媒体的上网功能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并在当地的政治传播与文化传播方面显现出功能拓展空间。管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手机媒体的应用趋势,并通过其新兴功能的实现,有效功能的强化,以及媒介观念的引导,实现手机媒体对少数民族受众生活方式与价值认同的积极影响。
高卫华杨兰陈晨
关键词:民族地区手机媒体
镜像与自我:商业大片时代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女性形象解读被引量:8
2015年
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受到商业大片的强烈冲击,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面临如何在市场夹缝中生存的考验。本文聚焦于近五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运用拉康镜像理论,从模糊的女性自我、女性面具下的镜像、女性的真实存在三种类型,分析影片中少数民族女性的生存现状与符号意义,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与民族文化传播提供借鉴。
高卫华梁春晴
关键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女性形象镜像
近30年湘西影视叙事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影视作品是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影视叙事学将影片视为富有含义的表述体。改革开放以来,湘西少数民族影视的主要叙事意象包括"剿匪"背景下的革命意象、湘西多元化的小人物意象、独特地域下的自然人文意象等;叙事框架主要包括"剿匪"框架下的主流化叙事、先见性印象下的群体化叙事、小人物命运的悲剧化叙事、群体猎奇心态下的神秘化叙事以及现代性矛盾心理下的他者化叙事。在对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少数民族文化影视传播的理性思考。
高卫华贾梦梦
关键词:叙事意象叙事框架少数民族文化
社会流动与利益共同体整合——《荀子》教化传播思想基础及其内在理路被引量:1
2013年
战国末期,掀起新一轮土地兼并和势力扩张,兼并与反兼并中更凸显"人"作为社会资源的重要。荀子关注对"人"的吸引以及人心凝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教化传播作为解决政治问题的重要策略得到进一步深入论述,强调利益共同体整合,对教化传播作用于人的态度、行为作出了阐述,提出了社会教化传播控制论。这是一个具有系统性的思想,包括传播关系、传播导向、传播话语权等。儒家的传播关系论基于传者本位,却导出对传者的约束和纠偏机制,具有本土历史、文化心理和环境特点。
杨小玲
关键词:社会流动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三个传播断层反思被引量:22
2012年
五四新文化运动由学者发出"打倒孔家店"的断言,十年"文化大革命"来自政治层面隐喻式的对"孔老二"的贬斥,体制转型期我国公众对西方信息理想化误读带来的对传统文化的疏离,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传播的结构性断裂。西方文化全球化背景下,这三个传播断层对传统文化的逐次剥离,导致公众文化价值取向的困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需要对此进行理性反思。
高卫华
关键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文化传播断层
“风草”传播模式说及其政教合一传播思想——《论语》传播学再解读被引量:4
2014年
"风草"传播模式说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儒家对中国古代政教合一传播思想的思考与简要概括,孔子之后儒家思想的两个重要发展者孟子、荀子都对政教合一传播观作出了进一步的推论,形成具有中国本土思想文化特色与历史内涵的传播论。《论语》主张政治主流意识传播与社会教化传播融合,包括传播路径合一、传播角色合一等,其"身教"观高度重视传播者的作用。
杨小玲
关键词:儒家政教合一孔子
数字化时代中国女书的保护与传承被引量:14
2014年
中国女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性专用文字,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目前正面临着传承危机与困境。数字化技术的出现,既对女书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也给女书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型工具和渠道,对女书文化的延续和当地旅游经济的开发有着重要意义。对于这种少数民族濒危文化遗产,女书的数字化传承尤其紧迫。数字技术不仅为女书保存提供了多样化方式,也为女书应用提供了层出不穷的创新形式,为女书传播提供了多元化平台。
祝翔
关键词:数字化传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