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SZ0170)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王贝宇刘浩宋跃明马立泰解慧琪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力重建
  • 1篇动态稳定
  • 1篇动态稳定性
  • 1篇生物力学
  • 1篇生物力学研究
  • 1篇稳定性
  • 1篇后柱
  • 1篇关节
  • 1篇关节突

机构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1篇石锐
  • 1篇洪瑛
  • 1篇解慧琪
  • 1篇马立泰
  • 1篇宋跃明
  • 1篇刘浩
  • 1篇王贝宇

传媒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生物衍生肌腱双侧关节突交叉固定动力重建颈椎后柱动态稳定性的体外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对于颈椎后柱不稳定进行动态稳定性重建研究鲜有报道。探讨采用冻干处理的生物衍生肌腱动力重建颈椎后柱动态稳定性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收集死亡捐献者残肢掌长屈肌腱及掌伸肌腱制备生物衍生肌腱。20个新鲜成年山羊颈椎标本(C1~7),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标本。A组为完整标本组,B组为损伤模型组,C组为后柱钉棒固定组,D组为肌腱动力重建组。B、C、D组通过破坏颈椎后方韧带复合体制作屈曲分离型损伤模型,C组用侧块螺钉经后路固定,D组用生物衍生肌腱行侧块经关节突交叉固定。用脊柱三维运动测量系统测算各组标本C3、C4节段前屈、后伸、侧屈、旋转的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结果前屈运动:C组ROM明显小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ROM较A、D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伸、侧屈、旋转运动:C组ROM明显小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鲜成年山羊颈椎标本行生物衍生肌腱侧块经关节突交叉固定,能够限制颈椎过度前屈,完全保留后伸运动,不限制侧屈和旋转运动,重建屈曲分离型损伤下颈椎的动态稳定性。
王贝宇刘浩侯伟光解慧琪宋跃明洪瑛石锐马立泰
关键词:生物力学动态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