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6020300)

作品数:4 被引量:58H指数:4
相关作者:钟凯文刘旭拢解靓孙彩歌陈志良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遥感
  • 2篇土地利用
  • 2篇珠江三角
  • 2篇珠江三角洲
  • 1篇悬浮泥沙
  • 1篇悬浮泥沙浓度
  • 1篇遥感动态监测
  • 1篇遥感反射率
  • 1篇遥感方法
  • 1篇泥沙
  • 1篇泥沙浓度
  • 1篇西江干流
  • 1篇基于GIS
  • 1篇河道
  • 1篇浮泥
  • 1篇干流
  • 1篇TM
  • 1篇TM影像
  • 1篇LANDSA...

机构

  • 4篇广州地理研究...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环境保护部华...
  • 1篇广东省生态环...

作者

  • 4篇钟凯文
  • 3篇刘旭拢
  • 2篇陈志良
  • 2篇孙彩歌
  • 2篇解靓
  • 1篇刘万侠
  • 1篇黄建明
  • 1篇吴志峰

传媒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热带地理
  • 1篇遥感信息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RS与GIS的伶仃洋两岸土地利用时空演化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以LandsatTM影像为基础,通过遥感解译得到4期土地利用数据。对珠江口伶仃洋两岸土地利用的数量、类型及时空演化特征分析发现:(1)在1990-2005年期间,研究区建设用地快速扩张,15年间净增2256.38km2,年均增长150.43km2/a;耕地净流失量达1457.73km2,年均流失为97.18km2/a;林地年均流失31.70km2/a。(2)从研究区综合动态度看,1990-1995年是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激烈时段;从各市综合动态度看,深圳、珠海与东莞前期变化大,番禺与中山则后期变化较强。(3)研究区各市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差异明显。
刘旭拢钟凯文陈志良吴志峰
基于遥感方法反演珠江三角洲西江干流悬浮泥沙分布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基于定量遥感理论,采用水色光谱仪与传统泥沙测量对珠江同一河段在汛期和非汛期进行水样同步测量的方法,确保建立相关关系数据的同步性;由水色光谱仪测得的光谱值推算出遥感反射率,并等效计算准同步TM图像相应波段的遥感反射率;再由水文测站测出悬浮泥沙浓度,通过对等效算出的TM各个波段遥感反射率和悬浮泥沙浓度这两组数据分别在汛期和非汛期的相关分析,得到8种形式的经验模型。结果表明,在汛期TM3波段光谱值与悬浮泥沙浓度之间的相关系数最高;在非汛期TM3与TM2波段的比值与悬浮泥沙浓度之间的相关系数最高。因此,分别采用相应的模式进行研究区域悬沙浓度反演,效果良好。
钟凯文刘旭拢解靓孙彩歌
关键词:遥感反射率悬浮泥沙浓度
基于GIS的广州市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与变化分析被引量:36
2009年
以1997、2003年广州市的Landsat TM影像为基本数据源,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处理软件的支持下,经过几何纠正、图像裁剪和图像增强处理后,采用最大似然比法结合人工目视解译对影像进行了识别分类,获得了广州市两个时相的土地利用分类数据,并进行了分类精度评价。然后建立了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并利用数值统计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了1997~2003年广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包括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速度、空间转移及其区域差异等。另外,经济发展、人口的增长、城市化建设等因素是广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钟凯文孙彩歌解靓
关键词:遥感
基于TM影像的珠江三角洲河道快速提取方法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快速、准确提取河流水体信息是河道开发和治理的基础。在综合分析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珠江三角洲佛山市境内河网为例,通过对TM影像上水体的遥感信息机理分析,建立多种水体指数模型,并对这些指数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比值指数模型最适合于网河区河流水体的提取。在此基础上,对比值指数模型提取结果进行空间聚类得到网状水系图,并利用形状指数进行修正,将遗漏的细小河流补充进来,最后得到河道水体专题图,精度评价的结果显示其精度可以达到93.7%,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可用性和有效性。特别是应用于河网密布、鱼塘众多,同时人为干扰强烈区域的河道信息提取时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刘旭拢钟凯文陈志良黄建明刘万侠
关键词:LANDSATTM珠江三角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