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60054)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苏雪孙坤吴琼高婷侯云云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紫花地丁
  • 2篇植物
  • 2篇鳞茎
  • 1篇氮转化
  • 1篇药用
  • 1篇药用植物
  • 1篇引种
  • 1篇引种栽培
  • 1篇引种栽培试验
  • 1篇栽培
  • 1篇栽培试验
  • 1篇早春
  • 1篇增温
  • 1篇生长期
  • 1篇生理学变化
  • 1篇生态适应
  • 1篇生态学
  • 1篇生态意义
  • 1篇生物量
  • 1篇受性

机构

  • 9篇西北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苏雪
  • 6篇孙坤
  • 4篇吴琼
  • 3篇高婷
  • 2篇张世虎
  • 2篇郝楠
  • 2篇侯云云
  • 2篇秦晶晶
  • 1篇江龙龙
  • 1篇贾凌云
  • 1篇陈纹
  • 1篇张爱梅
  • 1篇王瑞雪
  • 1篇王亚莉

传媒

  • 2篇北方园艺
  • 2篇广西植物
  • 2篇草业科学
  • 1篇土壤学报
  • 1篇中兽医医药杂...
  • 1篇植物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美国西部不同地区Grayia spinosa核DNA ITS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藜科植物Grayia spinosa是美国西部地区的特有种,多生长在干旱盐碱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该研究测定了采自美国西部犹他州G.spinosa的nrDNA ITS序列,与Gen Bank中已提交的G.spinosa的所有ITS序列以及G.spinosa的四个近缘种作为外类群进行比较,分析了美国西部不同地区G.spinosa ITS序列的一级结构与其RNA二级结构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所有G.spinosa样品的nrDNA ITS序列长度在611~623 bp之间,GC含量在60.35%~61.0%之间,序列间共存在22个变异位点,5个为简约信息位点。各样品间的遗传距离在0.001 8~0.008 9之间,不同样品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不显著。邻接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所有G.spinosa聚为一大支,与外类群形成明显分支。此外,利用RNAfold在线软件预测了G.spinosa ITS序列的RNA二级结构,将8个G.spinosa样品的RNA二级结构根据构型差异大体上分为四类,分别记为type A,B,C和D四类,主要变异出现在ITS1和ITS2区。所不同的是在G.spinosa ITS的一级结构分析中GSNE1与GSWA8体现出更近的亲缘关系,但二者的RNA二级结构差异明显,同时GSNE2、GSUT3、GSUT4、GSCA5、GSCA6、GSCO7在ITS序列一级结构分析中也体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但是他们的RNA二级结构差异明显。这可能与ITS序列的RNA二级结构在进化中体现出更大的保守性有关。
成彩霞苏雪高婷周璇
关键词:藜科
青藏高原东缘块茎堇菜鳞茎分配的个体大小依赖性被引量:2
2016年
块茎堇菜(Viola tuberifera)为青藏高原特有两型闭锁花植物,属多年生草本,具独特的混和交配系统,既可通过早春开放花异花受精和夏季地上地下闭锁花自花受精有性繁殖,还可通过秋季新鳞茎无性繁殖产生后代。高山环境下,异花受精常因花粉限制而无法正常进行,自花受精和克隆繁殖成为保障植物种群正常繁衍的不二之选,而克隆繁殖更能在植株资源消耗最小的情况下保障子代的存活。该文以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的混合繁育植物块茎堇菜为研究对象,探索其生长期内鳞茎分配的个体大小依赖性,以及植株如何权衡鳞茎的资源分配以适应个体大小的变化。结果表明:块茎堇菜生活史阶段的鳞茎分配具有个体大小依赖性,鳞茎分配与个体大小呈极显著负幂指数相关关系(P<0.01),个体越大,鳞茎分配越小;反之,个体越小,鳞茎分配越高。即块茎堇菜对鳞茎的资源投入受个体大小的制约,通过鳞茎分配比例的高低响应植株自身资源状况的变化,保障在高寒环境下植物种群的生存和繁衍。该研究结果为高山植物克隆繁殖的生活史进化提供了依据。
郝楠苏雪吴琼常立博张世虎孙坤
关键词:繁殖生态学生长期无性繁殖
早春观赏植物维西堇菜引种栽培试验被引量:2
2013年
基于北方城市地被植物资源较为缺乏的现状,从平凉崆峒山引种维西堇菜,栽培于兰州达家台苗圃基地,待翌年返青后观察并统计其物候期、观赏性状及繁殖特性。结果表明:引种的维西堇菜能够正常生长和开花结实,开花早,花期长,绿期长达200d,且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其种子在20℃时有较高发芽率、发芽势、萌发值和活力指数,且分株繁殖成活率高达91%。因此可作为良好的早春地被植物在北方城市园林绿化中进行推广。
江龙龙苏雪王瑞雪张爱梅孙坤
关键词:引种栽培
紫花地丁二型性种子的萌发特性及其生态意义被引量:8
2016年
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具有开放花(CH)和闭锁花(CL)形成的二型性种子。在对紫花地丁CH种子和CL种子形态观测的基础上,比较了这两种类型种子在不同温度、光照以及贮藏时间下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1)CH种子长、宽以及千粒重显著大于CL种子(P<0.05)。2)CH种子和CL种子最适萌发温度均为20℃,萌发率均在95%以上,在10℃条件下均不萌发,但在高温(30℃)条件下CL种子的萌发率显著高于CH种子(P<0.05),其它温度下,两者萌发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3)CH种子对光照条件敏感,黑暗条件对其萌发具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而CL种子在12h光照和全黑暗条件下萌发差异不显著(P>0.05)。4)CH种子贮藏210d后,萌发率显著降低(P<0.05),而CL种子则在贮藏510d后萌发率才显著下降(P<0.05)。CH种子于春季成熟后即可迅速萌发,CL种子一部分于之后的季节萌发,另一部分成为短暂土壤种子库于次年春季萌发。紫花地丁通过二型性种子更好地适应时空异质性环境,提高了其适合度。
苏雪高婷侯云云吴琼孙坤
关键词:紫花地丁萌发特性生态适应
药用植物紫花地丁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2016年
以药用植物紫花地丁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经过不同灭菌处理等,进行紫花地丁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紫花地丁叶片用70%乙醇处理20 s、0.1%Hg Cl2处理6 min灭菌效果最佳,而叶柄的最佳灭菌条件为70%乙醇40 s+0.2%HgCl_24 min;叶片最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2/3MS+2,4-D 0.2 mg/L+6-BA 0.8 mg/L,叶柄在MS+2,4-D 0.2 mg/L+6-BA 0.6 mg/L培养基上的诱导分化效果最好;MS+2,4-D 0.6 mg/L+6-BA 0.8 mg/L和MS+2,4-D 0.4 mg/L+6-BA 0.6 mg/L分别为叶片、叶柄诱导丛生芽和继代增殖的最佳培养基;最适生根培养基是1/2MS+2,4-D 0.4 mg/L+6-BA 0.2 mg/L+IBA 0.2 mg/L,生根率89%,移栽后,成活率高达95%。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紫花地丁组织培养快繁体系,为其药用价值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吴琼秦晶晶陈纹苏雪
关键词:紫花地丁快速繁殖药用植物
祁连山高寒草甸两型闭锁花植物块茎堇菜的繁殖分配被引量:4
2015年
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区特有的块茎堇菜(Viola tuberifera)是典型的两型闭锁花结实植物,通过开放花、地上、地下闭锁花进行有性繁殖。为探讨其如何通过繁殖资源权衡适应高海拔环境,选择祁连山高寒草甸3个海拔梯度下块茎堇菜为对象,研究了其闭锁花盛花期的繁殖分配特征。结果发现,1)块茎堇菜营养生长和繁殖间、地上和地下闭锁花有性繁殖分配间存在权衡关系,有性和无性繁殖间可能存在权衡;2)块茎堇菜的有性繁殖分配具个体大小依赖性,与个体大小呈负幂指数相关;3)随海拔升高,总生物量显著减小(P<0.05),总有性繁殖分配下降,其中地上闭锁花繁殖分配下降,但地下闭锁花繁殖分配略有上升。繁殖方式也随海拔发生变化,在低海拔(2 800 m)以地上闭锁花为主,高海拔(3 100 m)以地下闭锁花和鳞茎为主。研究结果表明,块茎堇菜可能通过权衡地上和地下闭锁花的资源分配来获得最大的繁殖成效,以适应高海拔环境变化,保障在高寒环境中的生存和繁衍。
郝楠苏雪吴琼常立博张世虎孙坤
关键词:繁殖分配鳞茎海拔生物量
基于数字化标本和种群形态变异特征试论块茎堇菜的分类地位
2018年
块茎堇菜是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一种特有两型闭花植物,目前其分类地位存在诸多争议。据此,本文对块茎堇菜及其近缘类群鳞茎堇菜的主要数字化标本以及同域分布的几个自然种群的叶片形态变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参试数字化标本被分为两个明显不同的集群,一个集群符合块茎堇菜的叶片形态,另一集群则符合鳞茎堇菜;同样,同域分布的6个自然种群也分为两个集群。此外,叶片形态变异分析还显示叶片先端和叶基部形态参数ΔW、AL、BL和LWR在块茎堇菜/鳞茎堇菜同一类群不同种群间或种群内变异幅度较小且较为稳定,然而它们在不同类群间差异却极为显著(P<0.01)。因此,块茎堇菜和鳞茎堇菜理应作为两个不同的类群处理,这也表明叶片形态特征完全可以作为鳞茎堇菜和块茎堇菜的重要分类学依据。
苏雪侯云云高婷高婷王亚莉
早春地被植物紫花地丁对低温耐受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以紫花地丁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了紫花地丁在不同温度(16、10、4℃)处理下的生理指标的变化,探讨了紫花地丁对早春低温环境的耐受性,为紫花地丁在城市早春绿化中的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16、10、4℃处理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紫花地丁组培苗丙二醛(MDA)含量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则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表明在低温下膜系统受到了一定的伤害,但组培苗通过提高自身抗氧化能力,减轻了低温环境对自身的伤害。不同温度处理均影响组培苗叶绿素含量,4℃处理下影响更为明显,但紫花地丁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其叶绿素含量。上述温度处理下,Fo较未处理时均无明显变化,Fv/Fm整体均呈下降趋势,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Fv/Fm出现了波动和回升,表明低温对PSⅡ反应中心产生了的一定损害,但这种损害可能是可逆的;qP值较未处理时皆有所下降,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qP值出现起伏波动和回升现象,而qN值较未处理时均有所升高,表明了紫花地丁在低温环境下可通过增强接收电子的能力和增加光合系统的热耗散来减轻低温环境对自身的伤害。上述生理指标变化表明紫花地丁对低温(4-16℃)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常立博贾凌云苏雪秦晶晶孙坤
关键词:紫花地丁组培苗生理学变化耐受性
增温对结皮土壤系统氮转化速率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与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探究增温对结皮土壤系统氮转化速率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与酶活性的影响,从不同水平(功能基因→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揭示结皮土壤系统氮转化特征对增温的响应机制,为进一步认知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藓类结皮在土壤氮循环中的生态功能提供理论依据。以藓类结皮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培养原状土柱的方法,研究了温带荒漠生态系统藓类结皮土壤氮转化速率、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和功能基因对增温的响应。结果表明,增温和土壤类型对土壤净氮转化速率(净氨化速率、净硝化速率和净氮矿化速率)、酶活性(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和脲酶)、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转化功能基因(gdh、hao和amo A)丰度具有显著影响且两者间存在明显交互作用;此外,与对照相比,增温后藓类结皮土壤净氨化速率、净硝化速率和净氮矿化速率分别降低49.5%、63.2%和59.7%;土壤酶活性(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和脲酶)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均显著降低;除gdh基因外,增温显著抑制了藓类结皮土壤ureC、hao和amoA丰度;相同处理下,藓类结皮土壤净氮转化速率、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氮转化功能基因丰度均显著高于无结皮土壤。综上,增温通过降低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和功能基因丰度来抑制土壤氮转化过程,而藓类结皮的退化丧失了对土壤微环境的调节作用,进而加速了该过程。
徐军山苏雪贾志鹏杜梅娜
关键词:增温氮转化土壤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