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y029)
-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4
- 相关作者:戚拥军钟海燕尹开国冉茂盛张伟立更多>>
- 相关机构:三峡大学重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创业板公司高管减持过程中的盈余管理
- 2015年
- 本文以2012年12月31日以前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为样本,以2010~2013年为事件研究窗口,从盈余管理倾向和盈余管理程度两方面研究了创业板公司高管减持问题,结果表明:高管减持公司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倾向大于未减持公司,并且其减持比例和套现金额越大,公司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就越大;高管减持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同样也是大于未减持公司,并且其减持比例和套现金额越大,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也就越高。该项研究的政策意义包括监管部门需要从制度上降低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的空间、尽快建立高管减持的预披露制度和对投资者加强教育,使创业板的股价逐步回归到合理水平,以从根本上消除高管人员急于套现的问题。
- 戚拥军袁小利尹开国
- 关键词:高管人员盈余管理减持
- 市场化改革、制度变迁与现金持有动态调整
- 2015年
- 本文以沪深证券市场2005-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我国制度变迁的动因,并从产品市场竞争、政府干预和法律制度三个维度研究制度变迁对现金持有动态调整的影响机理和影响结果。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越高,产品市场竞争强度将趋向更加激烈,政府减少对企业干预的幅度将越大,投资者法律保护水平将提高得越快。市场化改革是推动我国制度变迁的经济动因。进一步研究表明,产品市场竞争、政府干预和法律制度的变迁将导致企业加快现金持有的调整速度,提高了现金资源的使用效率。研究结论为理解我国制度变迁的动因及其经济后果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 钟海燕张猛戚拥军
- 关键词:市场化改革现金持有
- 市场化改革与国有企业现金持有动态调整被引量:6
- 2014年
- 本文立足于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制度背景,采用中国国有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市场化改革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国有企业的现金持有动态调整,并从预算软约束和薪酬管制两个角度讨论和检验了国有企业现金持有调整行为朝市场化方向演进的规律。研究发现,市场化改革进程越快,国有企业现金持有的调整速度越快。进一步研究表明,预算软约束和薪酬管制限制了市场化改革这种驱动力量的发挥。这一结果表明,通过市场化改革提高国有企业的资源使用效率是可能的。如果希望市场化改革能够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现金资源的使用效率,政府首先应该解除对国有企业的薪酬管制,硬化国有企业预算约束,破除国有企业在制度层面的障碍,否则,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将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 钟海燕冉茂盛戚拥军
- 关键词:市场化改革国有企业现金持有
- 企业资本运营对策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资本运营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当前我国企业资本运营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成长与壮大。在分析企业资本运营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 张伟立戚拥军
- 关键词:资本运营资本市场
- 管理者过度自信、公司治理与过度投资行为被引量:6
- 2015年
- 本文以2010-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公司过度投资;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的提高不仅不能缓解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反而还会加剧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提高独立董事的比例可以适当缓解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这些经验证据从侧面证实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过度投资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问题,最佳的治理措施是引入独立董事等观点,不能简单对其进行激励和监督。
- 戚拥军冯楚立尹开国
- 关键词:过度自信公司治理过度投资
- 创业板公司高管减持过程中的送转股行为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文章以2013年12月31日以前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为样本,以2010—2014年为事件研究窗口,从送转倾向和送转比例两方面研究了创业板公司高管减持问题,结果表明:高管减持公司的送转倾向大于未减持公司,并且其减持比例和套现金额越大,公司送转的可能性就越大;高管减持公司的送转比例同样也大于未减持公司,并且高管的减持比例和套现金额越大,公司的送转比例就越高。该项研究的政策意义包括监管部门需要对投资者加强教育,使其真正理解送转分配方式的本质和经济含义,不再去热炒所谓的"高送转"概念;同时也应对上市公司利用募集资金转增股本的行为适当加以限制,进而有效抑制创业板公司普遍存在的配合高管人员减持套现的送转行为。
- 戚拥军宋梦佳王思遥
- 关键词:高管人员减持
- 创业板公司高管减持与投资迎合行为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以2012年12月31日以前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为样本,以2010—2013年为事件研究窗口,从投资迎合角度研究创业板公司高管减持问题。结果表明:创业板公司的确存在投资迎合行为。其中,高管减持公司的投资迎合程度大于未减持公司,并且其减持比例和套现金额越大,公司的投资水平就越高。监管部门应尽快建立高管减持的预披露制度,对投资者加强教育,使创业板的股价逐步回归合理水平,以从根本上解决高管人员急于套现的问题。
- 戚拥军张雅晨钟海燕
- 关键词:高管人员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