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600906)

作品数:42 被引量:218H指数:10
相关作者:易茂中葛毅成杨琳冉丽萍黄伯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厦门航空有限公司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2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0篇复合材料
  • 40篇复合材
  • 28篇C/C
  • 16篇C/C复合材...
  • 14篇炭复合材料
  • 9篇C/C-CU...
  • 8篇磨损
  • 6篇磨损行为
  • 6篇摩擦磨损性能
  • 5篇涂层
  • 4篇制动
  • 4篇基体炭
  • 3篇有限元
  • 3篇制动过程
  • 3篇烧蚀
  • 3篇微观结构
  • 3篇温度场
  • 3篇摩擦磨损行为
  • 3篇抗氧化性能
  • 2篇熔渗

机构

  • 40篇中南大学
  • 1篇株洲硬质合金...
  • 1篇厦门航空有限...

作者

  • 33篇易茂中
  • 18篇葛毅成
  • 14篇杨琳
  • 13篇冉丽萍
  • 11篇黄伯云
  • 10篇熊翔
  • 10篇徐惠娟
  • 10篇彭可
  • 9篇雷宝灵
  • 5篇张红波
  • 5篇于澍
  • 4篇张传福
  • 3篇李江鸿
  • 3篇王朝胜
  • 3篇郭瑞
  • 2篇肖鹏
  • 2篇毛佩林
  • 2篇岳葆林
  • 2篇易振华
  • 2篇涂欣达

传媒

  • 16篇中国有色金属...
  • 11篇粉末冶金材料...
  • 2篇无机材料学报
  • 2篇材料导报
  • 2篇复合材料学报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新型炭材料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润滑与密封
  • 1篇摩擦学学报(...
  • 1篇功能材料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12
  • 9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7篇2006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相对湿度下C/C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2011年
在MM-1000型摩擦试验机上,对C/C复合材料在不同相对湿度下进行摩擦磨损性能实验,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磨损表面形貌和磨屑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C/C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降低,质量磨损下降,且在高相对湿度下,由于水分的润滑,摩擦因数要比在低相对湿度下的更稳定,两者刹车时间相近,可见在飞机着落实际环境下,短时间内相对湿度高低对刹车性能影响不大。但长时间在高相对湿度下放置后,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受到很大影响,表现为刹车时间比较长,摩擦因数和质量磨损偏低。通过分析摩擦后的材料表面及磨屑形貌,发现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主要磨损机理发生转变,从低相对湿度下的氧化磨损转变为高相对湿度下的剥层磨损。
岳葆林徐惠娟易茂中
关键词:相对湿度
不同频率下C/C复合材料的往复式滑动摩擦特性被引量:1
2011年
制备了两种具有不同基体炭类型的C/C复合材料,测试其与GCr钢在40N时配副时的往复式摩擦行为。结果表明:随滑动频率的增加,两种试样的摩擦因数先增加,均在400r/min时达到最大,之后除在l200r/min时略有反弹外,基本表现出线性下降趋势。在相同频率下,具有光滑层结构热解炭基体材料(SL)的摩擦凶数低于另一种具有粗糙层结构热解炭和树脂炭混合基体(RL/RC)材料的。其中,RL/RC基体材料的摩擦因数在0.183~0.063之间;而SL基体材料的摩擦因数在0.150~0.059之间。随时间的延长,所有试样的摩擦因数均逐渐趋于稳定。Raman检测结果表明,随滑动频率增大,材料摩擦表面的微区石墨化度增加。但SEM形貌表明,随滑动频率增大,材料摩擦表面形貌由光滑变得粗糙,磨粒磨损加剧。
葛毅成易茂中彭可杨琳雷宝灵
关键词:C/C复合材料
Influence of load on sliding tribology of C/C composite with 40Cr steel couple coated by Cr被引量:5
2007年
With the 40Cr steel couple coated by Cr, the sliding tribology behavior of two kinds of C/C composites with different matrix was tested using a M2000 wear tes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load,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composite with resin carbon matrix(RC) decrease quickly from 0.156 under 60 N to 0.123 under 150 N, while those of the composite with rough lamination/smooth lamination /resin carbon (RL/SL/RC) change only between 0.122 and 0.101. The wear volume loss of the two composites increases except for under 100 N. The SEM morphology shows tha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load, the worn surface of the composite with RC becomes more and more integrated while the size of the debris becomes less and less. The Raman spectrum shows that the graphitization on the worn surface of the fibers draws down after 100 N, the graphitization of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fiber and the matrix carbon rises up to 150 N, but the graphitization of the matrix carbon draws down all the while. With the increasing of load, the graphitization on the worn surface of all the worn areas becomes closer and closer, which indicates the worn surface of the different component has the similar friction ability. The composites with RL/SL/RC have better tribological characteristic than the composite with RC.
葛毅成易茂中李丽娅
关键词:摩擦学
不同基体炭结构的炭/炭复合材料在制动过程中的温度场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利用有限元热分析软件仿真了三种不同基体炭结构的炭/炭复合材料在制动过程中瞬态温度场,并通过模拟制动试验进行了验证,对比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表明:三种样品的温度场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在轴向方向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具有树脂炭基体的样品的温度场变化与具有粗糙层热解炭基体的样品类似,但树脂炭基体的样品的最高温度及温度梯度大于粗糙层热解炭基体的样品,而光滑层热解炭基体的样品在刹车过程中的最高温度均低于粗糙层热解炭和树脂炭基体的样品,达到最高温度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前两种样品,且其温度梯度最小.炭/炭复合材料在制动过程中的瞬态温度场分布与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及热传导性能密切相关,制动功率大会导致材料的摩擦表面温升高,达到最高温度的时间缩短;材料的导热性能好会导致热量的传递速度加快,使温度梯度减小.
徐惠娟易茂中熊翔黄伯云雷宝灵
关键词:基体炭温度场制动
载荷、时间、速度对C/C复合材料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0
2006年
在M2000型、MG1000型高温摩擦实验机上,将3种C/C复合材料分别与40Cr镀Cr钢、W18Cr4V钢配副进行滑动摩擦实验。结果表明:在环—块滑动摩擦实验中,随时间延长,试样摩擦系数均趋向平稳,质量磨损量均增长。其中,低密度试样的摩擦系数较高,在0.13~0.18之间波动;在销—盘滑动摩擦实验中,室温下,20N时,具有粗糙层/光滑层/树脂炭试样摩擦系数为0.13、1h质量磨损为1.1mg,40N时分别为0.10和0.9mg,60N时分别0.15和3.9mg为;200℃时,试样的摩擦系数和1h质量磨损均大幅度增加,分别在0.16~0.27和4.1~5.8mg之间;“跑合”期间,随时间延长,试样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均逐渐增大;“跑合”结束后,摩擦系数变小,磨损量趋于稳定;随转速增加,试样的摩擦系数和质量磨损均增加。
葛毅成易茂中
关键词:C/C复合材料
不同刹车压力下C/C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与摩擦面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采用MM-1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对以光滑层、粗糙层为基体炭的2种C/C复合材料在不同刹车压力下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借助微区拉曼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其摩擦表面的石墨化度与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粗糙层为基体炭的C/C复合材料比以光滑层为基体炭的C/C复合材料有更优异的摩擦压力或温度特性。微区拉曼光谱检测证实在摩擦面上粗糙层基体炭相对光滑层基体炭更易变形,所以以粗糙层为基体炭的C/C复合材料的摩擦面在刹车压力达到0.59 MPa时便能形成较厚的摩擦膜,故其摩擦因数能在较高刹车压力下(1.05-1.82 MPa)保持较高的稳定值(0.31),且磨损适当;而光滑层基体炭C/C复合材料需在刹车压力超过0.82 MPa时摩擦面才能形成较薄的摩擦膜,并且由于其导热系数低,高压刹车时摩擦表面氧化严重,所以高压刹车时其摩擦因数衰减大,线性磨损率大,尤其是质量损失急剧升高。
李江鸿熊翔张红波于澍肖鹏黄伯云
关键词:C/C复合材料
C/C-Cu复合材料的载流摩擦磨损行为被引量:8
2009年
采用无压熔渗工艺制备一种新型的具有自润滑耐磨性能的炭纤维整体织物/炭-铜(C/C-Cu)复合材料,在改装的MM-2000型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其载流摩擦磨损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磨损的表面形貌,研究不同载荷和电流强度下复合材料磨损表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C-Cu复合材料的体积磨损率随电流强度和载荷的增大而增大;摩擦因数变化呈单峰曲线,随电流强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载荷为30和70N,摩擦因数的峰值出现在10A;载荷为50N,摩擦因数的峰值出现在5A,这与摩擦面粗糙程度有关;电流引发的摩擦面高温是造成对偶表面熔融的重要原因。
杨琳易茂中冉丽萍
关键词:C/C-CU复合材料熔渗滑动磨损性能
制备工艺对C/C-SiC复合材料滑动摩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分别采用熔渗硅(MSI)、前驱体裂解(PIP)技术制备4种C/C-SiC复合材料。在M2000型实验机上测试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采用MSI制备的2种C/C-SiC摩擦因数高、不稳定,摩擦因数在0.404~0.906之间波动;随载荷增加,MSI-SiC质量分数为40.9%的材料B的摩擦因数变化幅度低于SiC质量分数18.9%的材料A的摩擦因数,但其随时间延长的波动幅度大;随时间延长和载荷增加,采用PIP制备的2种C/C-SiC材料的摩擦因数变化小,在0.08~0.14之间波动;其中,随载荷增加,PIP-SiC质量分数为18.0%的材料C的摩擦因数波动幅度稍大于SiC质量分数为6.0%的材料D的。EDAX分析表明:材料A的部分磨损表面未发现碳元素;而材料C磨损表面的碳硅摩尔比大于1,使其有足够的炭形成自润滑膜,从而降低材料的摩擦因数。SEM形貌表明:MSI技术制备的材料摩擦表面粗糙,未形成完整的摩擦膜,而采用PIP技术制备的材料摩擦表面较完整且致密。
葛毅成易茂中彭可杨芸芸
载流条件下C/C-Cu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被引量:6
2009年
采用真空无压熔渗工艺制备炭纤维整体织物炭/炭-铜(C/C-Cu)复合材料,在改装的QDM150型干式摩擦性能试验机上进行载流条件下的干滑动模拟实验,研究电流及紫铜对偶盘转速对C/C-Cu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磨损表面及磨屑形貌。结果表明:C/C-Cu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随电流增大而减小,质量磨损率随电流增大而增大,接触表面的化学反应使得正极的磨损大于负极;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均随着转速增大而降低。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发现正极生成的磨屑主要以片状剥落层的形式存在,而负极的磨屑细小松散,呈等轴状。
廖亚平易茂中杨琳
关键词:电流强度
C/C-Cu复合材料表面等离子喷涂钨涂层被引量:14
2010年
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C/C-Cu复合材料表面制备W涂层,采用氧乙炔焰进行烧蚀考核,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仪对烧蚀前后涂层的显微组织及相组成进行分析,并与没有W涂层的C/C-Cu复合材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熔蚀后有涂层的C/C-Cu复合材料质量损失仅0.9 mg/s,无涂层C/C-Cu试样的质量损失为5.6 mg/s。C/C-Cu复合材料表面W涂层较致密,与基体结合良好。烧蚀后C/C-Cu表面W涂层主要生成WO3和CuWO4,能谱分析(EDAX)表明有较多的Cu元素存在,但分布不均匀。W涂层在烧蚀后均较粗糙、疏松,存在孔洞和裂纹等缺陷,成为降低性能的重要因素。
葛毅成彭可杨琳冉丽萍易茂中李文军彭芬
关键词:复合材料钨涂层等离子喷涂烧蚀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