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SZS201205)

作品数:12 被引量:81H指数:7
相关作者:毛成洁刘春风李洁郭莎莎李玲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东南大学常熟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苏州市“科教兴卫工程”青年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1篇帕金森
  • 11篇帕金森病
  • 4篇帕金森病患者
  • 4篇病患
  • 3篇睡眠
  • 2篇眼球运动
  • 2篇运动症状
  • 2篇震颤
  • 2篇症状
  • 2篇疼痛
  • 2篇快速眼球运动
  • 2篇感器
  • 2篇传感
  • 2篇传感器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学
  • 1篇多道睡眠描记...
  • 1篇多系统萎缩
  • 1篇嗅觉
  • 1篇嗅觉功能

机构

  • 12篇苏州大学附属...
  • 2篇东南大学
  • 2篇常熟市中医院

作者

  • 11篇刘春风
  • 11篇毛成洁
  • 4篇李洁
  • 3篇陈怡
  • 3篇李玲
  • 3篇郭莎莎
  • 2篇陈菊萍
  • 2篇陈静
  • 2篇汪丰
  • 2篇沈赟
  • 2篇邹亚
  • 2篇戴艳
  • 2篇姚建新
  • 1篇唐晴
  • 1篇韩菲
  • 1篇黄隽英
  • 1篇季晓燕
  • 1篇熊康平
  • 1篇胡伟东
  • 1篇杨亚萍

传媒

  • 6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2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伴发疼痛的帕金森病患者正中神经感觉阈值及疼痛耐受阈值的变化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评价伴发疼痛的帕金森病患者正中神经感觉阈值、痛觉耐受阈值变化,以此探讨外周神经在帕金森病相关性疼痛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检测64例帕金森病患者及30名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人依次以2 000、250、5 Hz的频率测试时双手正中神经的感觉阈值及疼痛耐受阈值.并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Hoehn-Yahr(H-Y)分级、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结果 帕金森病组右手正中神经2 000、250、5 Hz的感觉阈值较健康对照组升高(315.3±58.7与290.1±38.6,t=-2.137,P=0.035;112.3±29.3与100.7±12.6,t=-2.701,P =0.008;80.7±29.2与71.1±15.1,t=-2.102,P=0.038).双手正中神经在2 000、250、5Hz的痛觉耐受阈值较健康对照组降低(左手:15.6±2.6与16.7±2.3,t=1.933,P=0.056;8.9±2.7与10.0±1.7,t =2.445,P=0.017;12.1±4.1与13.6±1.9,t=2.395,P=0.019;右手:14.6±3.5与16.1±2.4,t =2.383,P =0.020;8.9±2.3与9.7±1.0,t =2.365,P =0.020;11.5±4.5与13.6±4.0,t=2.191,P=0.032).在帕金森病不伴疼痛组、帕金森病伴有疼痛组二组比较中,伴发疼痛的帕金森病患者双手正中神经在2 000、250、5 Hz的痛觉耐受阈值较帕金森病不伴疼痛患者下降更明显(左手:14.7±2.4与16.6±2.6,t=3.041,P=0.003;8.1±2.3与9.9±2.7,t=2.766,P=0.007;10.9±4.7与13.4±3.0,t=2.439,P=0.018;右手:13.5±3.1与15.8±3.6,t =2.647,P=0.010;8.1±2.0与9.8±2.4,t=3.052,P=0.003;10.3±3.9与13.0±4.7,t=2.546,P=0.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不伴发疼痛的帕金森病患者相比,伴发疼痛的帕金森病患者的UPDRSⅢ、H-Y、HAMD分数更高,MoCA分数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存在正中神经感觉受损及痛觉耐受阈值下降,且伴发疼痛患者双手痛觉耐受阈值下降较明显,表明周围神经感觉异常可能也参与了帕
李巳艽毛成洁陈怡张惠钧李洁胡伟东李玲郭莎莎刘春风
关键词:帕金森病疼痛正中神经痛阈感觉阈
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被引量:2
2013年
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一种并非罕见的异态睡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目前较多的研究认为约40%~65%的原发性RBD将发展成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为α-突触核蛋白疾病(包括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及多系统萎缩)。原发性RBD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一些早期临床特征存在重叠。RBD为疾病早期诊断和神经保护治疗提供了帮助。
沈赟刘春风
关键词: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多系统萎缩
基于可穿戴系统的PD病人运动功能评价系统被引量:7
2015年
背景随着我国帕金森患者人数的不断上升,帕金森病的防御和治疗已成为社会各界热切关注的焦点。目的设计一套基于穿戴式的惯性传感器网络系统,来评价帕金森患者的运动功能。方法采用Zig Bee技术组建短距离无线人体传感器网络,使用惯性传感器采集帕金森患者完成特定实验范式动作时的加速度和角速度数据,进而分析计算评估指标,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开发的系统性能稳定,设计的实验范式动作具有很好的代表性,能够满足系统评价患者运动功能的要求。
邹亚汪丰高帅锋乔子晏毛成洁张惠钧
关键词:帕金森病惯性传感器ZIGBEE
帕金森患者步行运动的定量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为了分析PD患者步行运动的变化特征,评价其运动功能,设计了一套基于穿戴式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运动功能评价系统.该系统采集步行过程中的加速度和角速度数据,计算人体上下肢和躯干的时空参数,包括摆臂幅度、频率等5个上肢运动学参数,步长、步速等7个下肢运动学参数以及转弯时间、角度等3个躯干运动学参数,以评价运动的协调性和对称性.针对13例PD患者和15例相同年龄段健康老人的实验结果表明,在行走过程中,PD患者的步长与手臂摆动幅度均小于健康老人,但波动性较大,上肢和下肢的对称性和协调性均较差.据此可知,该方法能反映PD患者步行运动的变化特征,有效评价其运动功能.
汪丰邹亚乔子晏高帅锋刘春风毛成洁
关键词:帕金森病加速度角速度无线传感器网络
原发性震颤患者和帕金森病患者睡眠质量的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研究原发性震颤(ET)患者、帕金森病(P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睡眠障碍发生率及临床特征的差异性.方法 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门诊确诊为ET的患者62例(男29例,女33例)、PD患者62例(男30例,女32例)、健康对照组60名(男28名,女32名)的睡眠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健康对照组PSQI得分为(4.7±2.5)分,ET组PSQI得分为(6.0±4.0)分,PD组得分为(7.8±3.7)分,三组比较(F=9.022,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比较ET、PD两组PSQ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5分者,健康对照组23名(38.3%),ET组有34例(54.8%),PD组有40例(64.5%),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55,P=0.014),ET、PD两组睡眠障碍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06,P=0.272);ESS评分健康对照组得分为(4.4±2.5)分,ET组得分为(6.3±4.8)分,PD组得分为(8.2±4.2)分;三组比较(F=13.924,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SS≥10分者,健康对照组6名(10.0%),ET组有16例(25.8%),PD组有20例(32.3%),三组比较,EDS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047,P=0.011),ET、PD两组ED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26,P=0.429).健康对照组、ET组、PD组三组PSQI各因子比较结果:主观睡眠质量得分为(0.6±0.7)分、(0.8±0.8)分和(1.1±0.7)分,入睡时间得分为(0.6±0.7)分、(0.9±0.9)分和(1.1±1.0)分,睡眠时间得分为(0.6±0.8)分、(0.7±1.0)分和(1.0±0.9)分,睡眠效率得分为(0.6±0.8)分、(0.9±0.9)分和(1.0±1.0)分,睡眠干扰得分为(1.2±0.6)分、(1.2±0.5)分和(1.7±0.7)分,及日间功能得分为(1.2±1.0)分、(1.3±1.0)分和(2.0±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催眠药物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陈菊萍姚建新陈丽缪虹毛成洁刘春风
关键词:原发性震颤帕金森病睡眠障碍
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变化与帕金森病的关系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 研究血清胱抑素C水平变化与帕金森病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经临床确诊为帕金森病的患者115例,检测这115例帕金森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选取同时间段内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110名健康中老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帕金森病组血清胱抑素C平均水平为(1.06±0.20) mg/L,健康对照组为(0.96±0.16) mg/L,组间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63,P<0.05).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提示血清胱抑素C水平只与年龄(r =0.381,P<0.001)、血肌酐(r=0.267,P =0.004)之间呈正相关,与尿素、尿酸、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没有相关性(P>0.05).方差分析提示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较高(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在帕金森病的进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徐金敏陈静毛成洁杨亚萍刘春风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帕金森病
快速眼球运动期下颏肌电与发作性睡病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通过定量分析发作性睡病快速眼球运动(REM)期下颏肌电增高程度,探讨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 对66例发作性睡病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和日间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MSLT),通过定量患者夜间REM期下颏肌电并进行分组:下颏肌电增高则为REM期无肌张力丧失(RSWA)组(n=31),其余为无RSWA组(n=35)。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多导睡眠监测及MSLT数据,对患者进行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等神经心理学评估,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发作性睡病无RSWA组比较,RSWA组ESS得分高[(17.9±4.1)分和(15.4±4.9)分;t=2.236,P=0.029]、平均每次嗜睡发作时间(min)长(38.3±28.4和19.2±11.2; t=2.931, P=0.030)、猝倒型比例高[58.1%(18/31)和28.6%(10/35);χ2=6.281,P=0.012]。多导睡眠参数中,发作性睡病RSWA组较无RSWA组睡眠潜伏期(min)缩短(2.00(0.50,3.50)和3.00(1.75, 9.50),Z=3.007,P=0.003),觉醒总次数(次/晚)多(31.4±14.4和22.9±13.1,t=2.368, P=0.021),微觉醒指数[(13.0±7.2)次/h和(9.2±6.5)次/h,t=2.080, P=0.042]及自发性微觉醒指数增高[(11.9±7.1)次/h和(8.1±5.4)次/h,t=2.500, P=0.015]。两组在睡眠结构上无明显差异。MSLT参数中,发作性睡病RSWA组较无RSWA组平均REM潜伏期(min)缩短(3.5±1.7和5.3±4.5,t=-2.190, P=0.027)。猝倒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时相性下颏肌电值(OR=1.103, 95% CI 1.008~1.207,P=0.033)、紧张性下颏肌电值(OR=1.339,95% CI 1.111~1.615, P=0.002)与猝倒发生相关。结论 发作性睡病伴RSWA组睡眠片段化,日间嗜睡程度更重,猝倒型比例高,发作性睡病时相性下颏肌电值及紧张性下颏肌电值增高,发生猝倒的风险越大。
何培成熊康平黄隽英沈赟李洁毛成洁张金茹王益韩菲刘春风
关键词:发作性睡病电生理学多道睡眠描记术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视网膜及视野改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研究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视网膜形态结构及视野平均缺损(MD)深度改变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系临床确诊的25例早期PD患者(PD组)和33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正常对照组),对PD患者行“关期”统一PD评分量表(UPDRSⅢ)和Hoehn-Yahr(H-Y)分级评估.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两组受检者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及黄斑区视网膜检查,全自动视野计检测MD值.结果 (1)早期PD患者平均RNFL厚度及C11象限RNFL厚度小于正常对照组[(96.2±7.6) μm比(102.6±5.0) μm,P=0.000;(124.4 ±18.4)μm比(135.4±21.8) μm,P=0.047].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组平均黄斑厚度较薄[(277.2±9.6)μm比(285.8±12.6) μm,P=0.006],黄斑体积较小[(10.0±0.3)mm3比(10.3±0.4)mm3,P =0.006].PD组的视野MD值较正常对照组未见加深[(0.43±2.75) dB比(-0.18±1.41)dB,P=0.322].(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D患者平均RNFL厚度、平均黄斑厚度和体积与H-Y分级呈负相关(r=-0.569、-0.501和-0.417,P均<0.05),与病程及UPDRSⅢ得分无相关性.结论 早期PD患者平均RNFL和C11象限RNFL厚度、平均黄斑厚度较正常者明显变薄,黄斑体积减小,其视野MD深度较正常者未见明显加深;PD患者的视网膜厚度及黄斑体积与H-Y分级呈负相关.
李玲季晓燕毛成洁陈怡郭莎莎李巳艽刘春风
关键词:帕金森病
特发性震颤与帕金森病的认知障碍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了解特发性震颤( ET)患者、帕金森病( P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认知障碍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 MoCA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的62例ET患者、61例PD患者和60名健康对照组的认知功能及抑郁进行评估。结果认知障碍在ET患者发生率为38.7%,PD患者发生率为44.3%,健康对照组发生率为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健康对照组、ET组、PD组3组MoCA各因子比较结果:视空间/执行得分为(4.1±1.0)分、(3.8±1.1)分和(3.2±1.6)分,命名得分为(2.9±0.4)分、(2.8±0.6)分和(2.3±0.8)分及延迟回忆得分为(3.9±0.9)分、(2.7±1.3)分和(2.5±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注意力、语言、抽象及定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ET组与PD组MoCA各因子比较结果:两组视空间/执行得分为(3.8±1.1)分和(3.2±1.6)分,命名得分(2.8±0.6)分和(2.3±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命名、注意力、语言、抽象、延迟回忆及定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ET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与血尿酸、教育水平、抑郁评分和TRS评分显著的相关性(r=0.589,P=0.000;r=0.449,P=0.010;r=0.452,P=0.009;r=0.466,P=0.025), PD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与血尿酸、教育水平、抑郁评分和UPDRS-Ⅲ评分显著的相关性( r=0.694, P=0.000;r=0.614, P=0.000; r=0.604, P=0.000; r=0.376, P=0.000)。结论最常见的两个运动障碍疾病ET和PD认知障碍有较高发生率,常见症状多为视空间能力下降、执行力差、延迟回忆能力下降等,ET组视空间/执行能力、命名能力受损较PD是轻度的。认知功能评分与受教育年限、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与抑郁评分、运动障碍评分呈�
陈菊萍姚建新武燕陈赟毛成洁刘春风
关键词: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
便秘与帕金森病中轴症状及相关运动症状的关系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伴便秘的帕金森病(PD)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便秘与运动症状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PD专科门诊就诊的PD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便秘罗马Ⅲ诊断标准判定便秘情况,进行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Ⅲ(UPDRSⅢ)评分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量表)评估。结果158例PD患者,伴便秘患者96例(60.8%),便秘发生于运动症状前的患者41例(42.7%)。伴便秘较不伴便秘的PD患者中轴分、姿势步态分高[(6.8±3.4)分比(4.3±2.5)分,t=-4.887,P=0.000;(3.9±2.4)分比(2.4±1.5)分,t=-4.529,P=0.000],中轴分及姿势步态分分别在UPDRSⅢ总分中所占的比例大(32%±11%比25%±12%,t=-3.485,P=0.001;18%±9%比15%±10%,t=-2.278,P=0.024),中轴症状进展及姿势步态症状进展快(均P〈0.05),其他亚运动症状分及运动症状进展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症状出现前出现便秘的患者与运动症状出现后出现便秘的PD患者比较,中轴分及姿势步态分在UPDRSIII总分中占的比例高(35%±11%比30%±10%,t=2.167,P=0.033;21%±9%比16%±8%,t=2.733,P=0.008),中轴症状及姿势步态症状的进展更快,起病年龄大,病程短(均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示,中轴分是PD发生便秘的影响因素(P=0.000,OR=1.330)。结论伴便秘尤其是在运动症状出现前出现便秘的PD患者中轴症状严重,进展快。中轴症状与PD便秘互为影响因素。
戴艳毛成洁丁猛猛马丽婧傅蕴婷张惠钧李洁刘春风
关键词:帕金森病便秘运动症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