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718B04)

作品数:33 被引量:221H指数:11
相关作者:姜庆五周艺彪赵根明彭文祥韦建国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0篇钉螺
  • 15篇血吸虫
  • 15篇吸虫
  • 14篇血吸虫病
  • 14篇吸虫病
  • 14篇虫病
  • 12篇湖北钉螺
  • 5篇多态性
  • 5篇性状
  • 5篇扩增片段长度...
  • 5篇长度多态性
  • 4篇钉螺分布
  • 4篇巢湖
  • 3篇地理信息
  • 3篇地理信息系统
  • 3篇信息系统
  • 3篇性状研究
  • 3篇气温
  • 3篇南水北调
  • 3篇湖沼地区

机构

  • 21篇复旦大学
  • 6篇安徽省血吸虫...
  • 4篇江苏省血吸虫...
  • 3篇池州市贵池区...
  • 1篇南昌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务院
  • 1篇马鞍山市疾病...
  • 1篇淮河水资源保...
  • 1篇安徽省宿松县...
  • 1篇巢湖市居巢区...

作者

  • 21篇周艺彪
  • 21篇姜庆五
  • 15篇赵根明
  • 12篇彭文祥
  • 11篇韦建国
  • 10篇庄建林
  • 9篇张志杰
  • 6篇汪天平
  • 6篇张世清
  • 5篇吕大兵
  • 5篇操治国
  • 4篇黄轶昕
  • 3篇梁幼生
  • 3篇方国仁
  • 3篇朱磊
  • 3篇吴维铎
  • 3篇洪青标
  • 3篇汪峰峰
  • 3篇陈更新
  • 2篇杨坤

传媒

  • 20篇中国血吸虫病...
  • 3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动物分类学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科技导报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0
  • 1篇2008
  • 7篇2007
  • 17篇2006
  • 7篇2005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吸虫病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及应用被引量:19
2005年
目的利用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技术开发江苏省血吸虫病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在江苏省血吸虫病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ESRI公司的ArcIMS软件开发主动式江苏省血吸虫病WebGIS。结果江苏省血吸虫病WebGIS已初步开发完成,并在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内部局域网试运行,实现了江苏省血吸虫病管理控制中相关的各类地理数据、属性数据、专业库、资料库数据的统一管理,提供各种查询、显示、分析、统计以及图形输出等功能。结论利用WebGIS技术开发血吸虫病GIS是可行的,为建立江苏省血吸虫病管理决策系统提供了基础。
杨坤梁幼生杨国静黄轶昕洪青标朱荫昌
关键词:血吸虫病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鄱阳湖区圩垸内外植被与钉螺分布关系研究被引量:24
2006年
目的探讨鄱阳湖区圩垸内外植被和钉螺分布的关系。方法对余干县、南昌县和进贤县的4个洲垸型村庄及相邻洲滩的高、中、低3个高程地带、圩垸内的耕作带和非耕作带,以分层系统抽样方法调查植被种类、高度、盖度、频度,并同步调查钉螺分布和感染情况,分析不同地带的植被优势群丛与钉螺分布的关系。结果圩垸内外植被差异明显,垸内植被种类多杂,分布无明显规律,未查见钉螺;垸外洲滩植被发达,覆盖面积大,呈不规则环带状或片状分布,群丛分布明显;钉螺主要分布在15~17m高程地带,与植被类型关系密切,植物优势群丛苔草或南荻盖度与钉螺密度成二次曲线关系。结论鄱阳湖区洲滩植被与钉螺分布受共同的环境因素影响,表现出两者分布上密切关联性,圩垸建成后垸内钉螺逐渐消失,可能与这些生态因素变化的综合作用有关。
李召军陈红根刘跃民曾小军林丹丹万文豪
关键词:植被钉螺鄱阳湖
湖北钉螺遗传多样性及其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5年
周艺彪姜庆五赵根明
关键词:湖北钉螺分子系统学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血吸虫病钉螺面积
25个湖北钉螺种群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的遗传变异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探讨湖北钉螺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及其程度。方法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中国大陆10省的25个种群钉螺基因组DNA样品池进行扩增,分析钉螺各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并对钉螺种群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5个钉螺种群间的相似系数GSDICE在0.694-0.831之间,Nei无偏遗传一致性在0.635-0.799之间,遗传距离D在0.169-0.306之间,Nei无偏遗传距离在0.225-0.452之间,光壳钉螺种群间的遗传变异程度明显高于肋壳钉螺种群间的遗传变异程度(P<0.01)。25个钉螺种群被聚成3类,A类包括来自福建福清和广西宜州的光壳钉螺种群;B类包括来自四川西昌、普格、丹棱、蒲江、广汉和云南大理的光壳钉螺种群;C类则由其他来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17个钉螺种群组成。结论在中国分布的湖北钉螺已发生较大的遗传变异,基因组水平上的钉螺种群聚类结果和其地理分布基本一致。
周艺彪赵根明韦建国姜庆五
关键词:湖北钉螺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聚类分析
钉螺冷驯化现象的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实验室内研究钉螺的冷驯化现象,比较不同降温速度对钉螺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采集安徽贵池湖滩钉螺,比较经长期、快速冷驯化处理的钉螺与未经冷驯化处理的钉螺死亡率差异。比较不同的降温速度下钉螺死亡率差异。结果经3周的冷适应后,钉螺的耐寒能力提高。不同降温速率组钉螺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从不同温度下直接暴露于同一低温的钉螺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钉螺存在长时间冷驯化现象,但未发现钉螺的快速冷驯化现象。
庄建林彭文祥张志杰周艺彪赵根明姜庆五
关键词:钉螺血吸虫病冷驯化
基于空间分析预测钉螺分布的气温指标研究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探讨钉螺分布与气温的定量关系,为全球气候变暖与南水北调钉螺能否北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多年来的年平均最低气温、1月平均最低气温、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按1km网格匹配气温数据,在GIS支持下,将空间分布的气温数据与中国血吸虫病流行县分布图进行空间统计分析,并比较不同气温与钉螺分布的吻合程度。结果钉螺分布区的累年平均最低气温的95%可信区间为(4.3~18.1℃)、累年1月平均最低气温的为(-4.6~9.2℃)、累年平均气温的为(9.4~21.1℃)、累年1月平均气温的为(0.9~12.4℃)、累年平均最高气温的为(16.2~25.6℃),其中累年1月平均气温与钉螺的分布拟合最好。结论1月平均气温是预测钉螺分布的较好指标。
彭文祥张志杰周艺彪庄建林郑英杰姜庆五
关键词:钉螺气温血吸虫病地理信息系统
湖北钉螺种群内AFLP分子标记遗传变异分析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 探讨湖北钉螺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及其程度。方法 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9省(云南、四川、广西、福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13种群湖北钉螺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分析钉螺种群内的遗传变异。结果 湖北钉螺13种群AFLP扩增片段位点数为403-472,江西星子钉螺种群内遗传多样性较高,多态位点频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93.2%、0.345和0.510,而广西宜州钉螺种群内遗传多样性较低,以上3指标分别为55.8%、0.191和0.287;广西宜州钉螺种群内的相似性较大,相似系数(中位数)为0.904,而江苏丹徒钉螺种群内的相似性较低,相似系数(中位数)为0.748;13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差异显著(P〈0.01)。结论 我国广泛分布的湖北钉螺,种群内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变异。不同地区湖北钉螺种群内遗传变异程度不同,有的相差较大。
周艺彪赵根明韦建国姜庆五
关键词:湖北钉螺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马鞍山市小黄洲村移民建镇后血吸虫病疫情变化分析
2006年
朱应富詹惕郑训文
关键词:血吸虫病疫情变化洪涝灾害退田还湖重流行区
钉螺AFLP分子标记电泳图谱信息数量化数据的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电泳图谱信息数量化数据的分析方法。方法从现场采集的钉螺中筛选出40只阴性钉螺,随机分为两组,用于基因组DNA模板的制备。再用Glyko BandScan软件将钉螺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电泳图谱信息数量化,使用不同的读带标准读带,得到相应的数据集,然后对这些数据集进行遗传学统计分析与描述性总结。结果不同的标准所得到的遗传变异结果均有所差别,但随着读带标准值的增加,反映钉螺种群遗传多样性指标(如:Shannons′信息指数)也增加,当其增加到一定水平时,又开始下降,而基因流和基因一致度则相反。不同读带标准所得的遗传变异结果均呈明显的正态分布(P>0.05)。以总灰度或以总灰度百分比划分读带标准,所得遗传变异结果的平均值均十分接近。两组钉螺平均基因一致度在总灰度百分比数据中为0.956,在总灰度数据中为0.958;两组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在总灰度百分比数据中为0.045,在总灰度数据中为0.043。结论将电泳图谱信息数量化,再以不同的读带标准去处理与分析数据的模式,是一种较为合理且准确的分析方法。
周艺彪姜庆五赵根明韦建国
关键词:钉螺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电泳图谱数据分析
湖北钉螺数量性状研究种群内螺壳形态数量性状变异的空间分布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中国大陆钉螺种群内螺壳形态数量性状变异的空间分布特点。方法采集21个现场螺点的钉螺种群标本,分析形态多样性指数和钉螺种群内个体间的欧氏距离在空间上的分布。结果形态多样性指数和钉螺种群内个体间的欧氏距离均与经度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9(P<0.01)和0.662(P<0.01),而与纬度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当纬度>29°时,这两个指标都随着经度的增加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当经度为117°时达到高峰,以后又迅速下降。结论中国大陆钉螺种群内螺壳形态数量性状变异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特点。
周艺彪姜庆五赵根明韦建国
关键词:湖北钉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