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09010410196)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徐斌张丹孟焱翟林伍文清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疾病
  • 1篇新生血管
  • 1篇新生血管化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化
  • 1篇炎症
  • 1篇乙酰肝素酶
  • 1篇造影
  • 1篇造影剂
  • 1篇葡糖醛酸糖苷...
  • 1篇颈动脉
  • 1篇颈动脉疾病
  • 1篇颈动脉粥样硬...
  • 1篇肝素酶
  • 1篇病理
  • 1篇病理性
  • 1篇超声
  • 1篇超声造影

机构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徐斌
  • 1篇康更洁
  • 1篇李卫东
  • 1篇刘兴洲
  • 1篇黄光
  • 1篇黄碧波
  • 1篇伍文清
  • 1篇翟林
  • 1篇李娜
  • 1篇孟焱
  • 1篇张丹

传媒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溃疡斑块内超声造影的定量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溃疡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定量特点。方法将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惠者按有无临床缺血症状分为症状组与非症状组,比较两组患者溃疡斑块发生率;对易损斑块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溃疡斑块和非溃疡斑块的造影剂到达时间、达峰时间、斑块内新生血管增强密度和斑块峰值强度/颈动脉管腔峰值强度比值差异。分析两组斑块血流动力学特点及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定量特征。结果入组41例患者,共有48个易损斑块。症状组溃疡斑块发生率为68.2%,无症状组溃疡斑块发生率为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检查显示溃疡斑块组造影剂到达时间、斑块内新生血管增强密度和斑块峰值强度/颈动脉管腔峰值强度比值较非溃疡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1±2.1 7 s Vs 10.32±3.17 s,P<0.05;15.1±6.4 dB Vs 11.3+5.1 dB,P<0.05;0.64±0.17 vs 0.47±0.21,P<0.05)。结论缺血症状组溃疡斑块的发生率较高;溃疡斑块组的新生血管密度高于非溃疡斑块组。
徐斌张丹刘兴洲伍文清孟焱翟林黄光李卫东康更洁黄碧波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新生血管化病理性造影剂
乙酰肝素酶与动脉粥样硬化被引量:5
2013年
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是哺乳动物体内唯一降能解细胞外基质中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的β—D-葡萄糖醛酸内切酶。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表明,HPA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并且与斑块从稳定向不稳定的转化有关。文章就HPA在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过程中促进斑块内炎症反应、与蛋白水解酶协同作用以及参与血液高凝状态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李娜徐斌
关键词:葡糖醛酸糖苷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