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60030)
-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黄义枢潘培忠刘水云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传媒学院厦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明清日记戏曲史料的分布与价值被引量:1
- 2017年
- 现存明清日记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戏曲史料,但并非所有的日记都记录了戏曲信息。战难日记、读书日记中的戏曲史料相对较少,而日常生活日记中常常富含大量戏曲史料,各种日记对戏曲史料记载的详略程度有所不同。日记中的戏曲史料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有些史料已经为戏曲史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日记文本的阅读不易,前人所引只占现存日记史料的极少部分,事实上还有大量的日记戏曲史料亟待挖掘并加以研究。丰富的日记体戏曲史料将为戏曲研究的各个维度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
- 黄义枢
- 关键词:戏曲史料
- 明清剧目钩沉
- 2016年
- 明清时期曲目数量蔚为大观,前辈学者对明清曲家曲目曾作了较为全面的著录,为后来戏曲研究者提供诸多便捷。然因古代文献的浩繁和演剧史料分布的相对零散,致使相当部分的剧作并未进入研究者们的视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古典戏剧研究的深入进行。近年来,我们留意于明清戏剧演出史料的钩索,发现了一些流行于当时而现今亡佚无闻的剧目。今将其钩沉披露,以备研究者参考。
- 黄义枢刘水云
- 关键词:亡佚钩沉
- 《黄损》本事来源及其戏曲演绎被引量:1
- 2012年
- 《黄损》所叙黄损与裴玉娥的爱情故事,系捏合《灯下闲谈》吕用之强占刘损妻事及《丽情集》等所录薛琼琼与崔怀宝事,且易刘损为黄损。冯梦龙之后,戏曲家们将这个故事改编成明清传奇,搬上戏曲舞台,出现了王元寿《玉马坠》、刘方《天马媒》、路术淳《玉马佩》及张坚《玉狮坠》等作品。通过对这个故事演变的梳理,可以管窥中国古代小说史与戏曲史上许多优秀作品的形成历程。
- 潘培忠
- 清代曲论家于振与他的《订正宫调二十二则》
- 2017年
- 《曲谱大成》是《九宫大成》的重要参考。《曲谱大成》现存三种稿本,首都图书馆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残稿本卷首均有总论,总论思想被《九宫大成》吸收甚多。前人均未晓此文的作者。事实上,该总论絶大部分内容亦见于乾隆初年金坛于振的《清涟文钞》中,题为《订正宫调二十二则》,是总论的定稿,内容上与稿本相比做了一些改动。于振曲论部分内容沿袭前人,部分内容亦有所发明。鉴于于振与《曲谱大成》的密切联系,考察于振的生平并结合相关证据,可推测《曲谱大成》是乾隆初年官修曲谱,应是《九宫大成》工程的前期成果。
- 黄义枢
- 试论明代作家林章的两部文人剧
- 2013年
- 明代作家林章性格豪宕,一生坎坷却又充满传奇色彩。在人生的两次低谷中,林章写就了戏曲作品《观灯记》与《青虬记》。前者是落第文士的"寄兴宣情",后者则表达了"蒙冤在狱"的困厄之感。这两部文人剧共同描摹了一幅明中叶文人士子群像,在剧作的构思结撰、戏曲语言等方面都非常有特点,充分展现了作者的才情与气节。
- 潘培忠
- 关键词:文人剧
- 王际华日记的戏曲史料价值被引量:1
- 2017年
- 王际华日记是清中叶记载戏曲史料较为丰富的日记之一。该日记记载了乾隆年间的重华宫演剧、乾隆六旬《九九大庆》的剧目,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该日记记载的清乾隆中期的北京的几个重要的职业戏班的活动,如保和班、裕庆班、雅芳班等,有助于了解这一时期的北京剧坛。此外,日记记载的戏曲消费信息亦是了解北京剧坛情况的重要线索。
- 黃义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