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23210)

作品数:19 被引量:126H指数:7
相关作者:亓贝尔刘博王硕陈雪清董瑞娟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9篇植入
  • 9篇耳蜗
  • 8篇人工耳
  • 8篇人工耳蜗
  • 8篇耳蜗植入
  • 6篇语后聋
  • 5篇言语
  • 5篇耳聋
  • 4篇婴幼
  • 4篇婴幼儿
  • 3篇言语识别
  • 3篇音乐
  • 3篇植入物
  • 3篇听觉
  • 3篇耳蜗植入物
  • 3篇测听
  • 3篇成年
  • 2篇心理健康
  • 2篇植入术
  • 2篇植入者

机构

  • 19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北京市耳鼻咽...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军区机...

作者

  • 19篇亓贝尔
  • 18篇刘博
  • 11篇王硕
  • 10篇陈雪清
  • 9篇董瑞娟
  • 5篇李靖
  • 4篇刘海红
  • 4篇高文斌
  • 4篇刘莎
  • 4篇周芸
  • 4篇孔颖
  • 4篇吴燕君
  • 4篇莫玲燕
  • 3篇李玉玲
  • 3篇张华
  • 3篇李晓芳
  • 2篇程佳佳
  • 1篇雷畅
  • 1篇张宁
  • 1篇傅新星

传媒

  • 8篇临床耳鼻咽喉...
  • 4篇中华耳鼻咽喉...
  • 3篇中国耳鼻咽喉...
  • 2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中国听力语言...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时域精细结构信息对汉语人工耳蜗使用者言语识别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增加时域精细结构(temporal fine structure)信息的人工耳蜗编码策略对汉语普通话人工耳蜗使用者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12名母语为汉语普通话的Med-EL C40+人工耳蜗使用者进行为期6周的跟踪性研究,比较从连续间隔采样编码策略(continuous interleaved sampler,CIs)改为精细结构编码策略(fine structure processing,FSP)后,人工耳蜗使用者噪声下汉语普通话声调识别测试(Tone Identification in Noise Test)和汉语普通话版噪声下言语测试(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 Test)成绩的变化趋势.结果 人工耳蜗使用者由CIS编码策略改为FSP编码策略后,其即刻声调测试成绩与日常使用CIS编码策略所得成绩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声版t=0.791,P=0.446;女声版t=0.679,P=0.511);但是普通话噪声下言语测试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平均下降1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65,P=0.001).持续使用FSP编码策略6周后,受试者声调识别成绩较更换前有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声版平均提高11.6%,t=3.023,P=0.018;女声版平均提高10.9%,t=3.883,P=0.003);普通话噪声下言语测试成绩与更换前日常使用CIS编码策略所得成绩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75,P=0.173).结论 在人工耳蜗言语提取方案中增加对时域细微结构线索的提取,有利于改善耳蜗植入者对声调的感知能力和对言语整体性的理解,进而有助于提高人工耳蜗植入者的生活质量.
亓贝尔刘博董瑞娟Andreas Krenmayr陈雪清王硕
关键词:听觉丧失耳蜗植入物
听力障碍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耳聋(或称听力障碍)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听力残疾人口高达3.6亿,占世界总人口的5.3%;2006年第2次全国残疾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共有听力残疾(含多重)人口2 780万,其中单纯听力残疾人2 004万、每年还将新增耳聋新生儿2.3万。听力障碍者由于无法获得有效的听觉信息,因此无法正常参与社会生活;此外,听力障碍不同于视力障碍、肢体障碍,具有不易觉察的特点,致使听力障碍者在日常交往出现困难时难以得到谅解或获得帮助,从而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和社会适应性不良,进而诱发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出现。
亓贝尔刘博高文斌
关键词:耳聋听力障碍心理
重度到极重度语后聋成年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评价重度到极重度语后聋成年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探讨该群体可能广泛存在的心理症状。方法采用自陈测试的评估方法,利用90项症状清单(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焦虑自评量(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 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ersonal repor t of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PRCA-24)对52例重度到极重度语后聋成年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价。结果SCL-90测评结果显示语后聋患者存在多种心理症状,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八个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 <0.01)。 SAS和SDS测评结果显示语后聋患者普遍存在负性情绪体验,其中46.15%(24/52)的报告存在焦虑体验,34.61%(18/52)的测试报告存在抑郁体验。PRCA-24测评结果显示语后聋患者存在明显交流恐惧(P <0.01),检出中度以上交流恐惧45例(86.54%),并且随着交流人数的增加交流恐惧程度明显加剧,公众交流场合最易导致耳聋者产生恐惧情绪。结论语后聋成年患者普遍存在"人际敏感、焦虑、抑郁、交流恐惧"等多种心理症状,听力障碍对耳聋者身心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关心和维护耳聋群体的心理健康,减少或避免心理危机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亓贝尔李晓芳高文斌刘博
关键词:成年人心理现象和过程
日常生活助听满意度问卷中文版复测信度评估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助听满意度问卷(SADL)中文版复测信度评估,为助听器效果评估提供一种简便可行的综合性评估方法。方法:采用跨文化翻译法将SADL问卷翻译为中文版,对30例18~87岁配戴助听器的患者进行中文版SADL问卷评估,间隔2周后对同一批患者使用同一问卷进行再次评估。结果:4个子维度及问卷总评分的复测信度系数均大于0.70(均P<0.01),说明问卷的复测信度较好。与SADL源问卷的设计者Cox和Alexander 1999年建立的标准值比,本研究除个人形象外,余各子维度及量表总平均分均高于1999年的标准值(P<0.01)。结论:本试验初步完成了中文版SADL问卷的编译及复测信度评估;为了满足临床及科研对调查工具可信度和有效度的要求,下一步仍需对中文版SADL问卷进行效度评估。
李玉玲张华张建一雷畅马佳刘海红王硕亓贝尔
音乐评估系统MuSIC的正常值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分析听力正常人音乐感知数据,为获得我国听力正常人的音乐感知正常值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听力正常受试者39例,男18例,女21例。应用人工耳蜗音乐评估软件评价听力正常受试者的音乐感知能力。结果:39例听力正常受试者对弦乐器的音调辨差阈值中位数为2.5个半音,对长笛的音调辨差阈值中位数为0.5个半音,平均节奏辨别率为(86.1±11.2)%,平均旋律辨别率为(76.5±11.1)%,平均和弦辨别率为(75.6±11.4)%,乐器识别平均正确率为(89.9±13.0)%,乐器数辨别平均正确率(74.1±20.7)%。结论:该软件初步可以用于我国人音乐评估,需要进一步补充适合我国文化特色的音乐测试材料。
董瑞娟王硕周芸亓贝尔陈雪清刘博
关键词:耳蜗植入音乐音高
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音乐音调感知能力的评价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语后聋成人人工耳蜗使用者感知音乐音调的能力。方法使用慕尼黑音乐经验问卷(Munich music questionnaire,MUMU)评估12例听力正常受试者(听力正常组,男5例,女7例)与12例人工耳蜗使用者(人工耳蜗组,男5例,女7例)的年龄与音乐经验的匹配程度。使用Fitzgerald等开发的人工耳蜗音乐评估软件(MuSIC)中的音调辨差阈值测试、旋律辨别与和弦辨别测试评估人工耳蜗使用者的音乐音调感知能力。结果听力正常组与人工耳蜗组的年龄与音乐经验相匹配。人工耳蜗组F3调的音调辨差阈值平均为16.2个1/4音,C4调的音调辨差阈值平均为6.2个1/4音,均显著高于听力正常组(P<0.05)。人工耳蜗组的旋律辨别测试平均正确率为69.8%,和弦辨别测试的平均正确率为72.4%,与听力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耳蜗组耳蜗植入前助听器使用时间与其植入后聆听音乐的经验均与其音调辨差阈值显著相关(P<0.05)。结论语后聋成人人工耳蜗使用者的音调辨差阈值显著高于听力正常人,但个体差异较大,其音乐音调感知能力与人工耳蜗植入前助听器佩戴时间以及植入后聆听音乐的经验相关。
王硕董瑞娟李靖周芸亓贝尔陈雪清莫玲燕刘博
关键词:语后聋人工耳蜗音乐感知音调
成年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效果的综合评估
2013年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耳聋患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利用人工耳蜗(cochlearimplant,CI)实现安静环境下的言语识别,他们更加关注在日常生活环境中CI设备对其言语交流、社会交往和生活质量的改善。CI使用者的心声决定专业人员必须更加全面地关注该群体的术后效果,因此如何选取评估方法、评估材料从而有效评估CI设备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以更接近日常生活实用效果、更加体现社会学意义的角度对现有评估内容和工具进行综述。
亓贝尔刘博
关键词:术后效果人工耳蜗植入者成年耳聋患者言语识别
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者言语识别与生活质量评价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对语后聋成年人工耳蜗植入者的言语识别能力和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12例植入手术半年以上的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者,男性5例,女性7例。应用噪声下普通话言语测试系统(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 Test,MHINT)评估植入者在安静条件下和噪声条件下的言语识识别能力,其噪声条件下测试以每一个体在安静条件下所得言语识别率的50%为标准,获得该标准下的信噪比;应用Nijmegen人工耳蜗植入量表(Nijmegen Cochlear Implantation Questionnaire,NCIQ)评价植入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结果所有植入者术后言语识别率和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①安静条件下平均言语识别率为63.5±26.6%;②噪声条件下的平均信噪比为10.3±3.7dB;③NCIQ总分及基本声音感知、高级声音感知、言语功能、自信心、活动能力和交流能力等六个子维度得分均有改善(P<0.05);④NCIQ总分及各子维度得分与言语测试结果间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语后聋成年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其自我主观评价明显优于言语识别能力评价。
董瑞娟刘博王硕周芸亓贝尔陈雪清李靖
关键词:耳蜗植入物言语测试
耳聋程度对选配助听器婴幼儿听觉能力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耳聋程度对婴幼儿患者听觉能力发育的影响,为患儿的听力康复提供基本资料。方法:共有32例选配助听器的语前聋婴幼儿参与本次试验。选配年龄为3~34个月,平均16个月。根据耳聋程度将患儿分为3组。A组听力损失为中度(41~60dB HL),B组听力损失为重度(61~80dB HL),C组听力损失为极重度(>81dB HL)。使用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T-MAIS)对患儿的听觉能力进行评估。评估分别在选配前及选配后1、3、6、9、12个月时进行。结果:3组患儿的听觉能力得分均随助听器使用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提高(P<0.05)。A组患者在选配后3个月与选配前及选配后1个月时听觉能力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在选配后6个月与选配前及选配后1、3个月时听觉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在选配后9个月与选配前及选配后1、3、6个月时听觉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儿在选配前和选配后1、3、6、9、12个月时听觉能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患儿在选配后3、6、9、12个月时听觉能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患儿在选配后1、3、6、9、12个月时听觉能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聋婴幼儿在选配助听器后,听觉能力随助听器使用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提高。耳聋程度对选配助听器婴幼儿听觉能力的发育存在显著影响。
陈雪清李靖吴燕君张华刘海红王硕孔颖刘莎刘博莫玲燕亓贝尔
关键词:婴幼儿听力损失助听器选配
言语噪声下汉语普通话声调测试系统的编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基于汉语普通话的语音学特点,编写叠加有言语背景噪声并符合成人心理物理学特征的声调识别测试材料,以期实现模拟真实语言环境下对声调识别能力的客观评价方案.方法 确立符合言语测听和语音学要求,兼顾简短、常用、有意义的编写原则.参考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科学选取日常生活中常用的80个音节且四个声调均有对应实际含义的320个实词(80个音节×四声),构成声调识别测试材料词库.由两位专业播音员在本底噪声<30 dB(A)的专业录音工作室中,使用Electro Voice RE-20麦克风连接Huilian RMC-200型记录系统分别录制男声版和女声版的音频素材.采用Cool Edit Pro 2.0声音处理软件而对实词的音频素材进行强度处理、降低背景噪声并加入2 ms的静音间隔形成基础音频材料,并进一步行数字化处理.以听力正常人为受试者,根据其主观感受对基础音频材料的响度进行调整.结果 以16名听力正常人为受试者对320个实词进行主观响度调整,去除变异度过大的32个测试项,最终确立288个测试实词(即72个音节×四声),录制男、女声普通话声调识别测试材料各一套.以录制本组测试材料播音员的长时平均语谱为目标,采用FIR滤波器对高斯白噪声进行滤波,调整竞争噪声的均方根幅度,提取具有言语特异性的掩蔽噪声.在言语识别测试平台的控制下,可根据测试要求对噪声强度进行调整,实现固定信噪比条件下的汉语普通话声调识别测试.结论 成功编制具有言语特异性掩蔽噪声的汉语普通话声调识别测试材料,可为声调识别能力的研究提供评价工具.
刘博亓贝尔Andreas Krenmayr陈雪清王硕Reinhold SchatzerClemens Zierhofer韩德民
关键词:语音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