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1025829)

作品数:28 被引量:214H指数:10
相关作者:吴波赵新宇张金锁冯玮文波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3篇混凝土
  • 10篇混凝
  • 10篇废弃混凝土
  • 9篇钢筋
  • 8篇钢筋混凝
  • 8篇钢筋混凝土
  • 7篇钢管
  • 7篇薄壁
  • 6篇载力
  • 6篇承载力
  • 5篇圆钢管
  • 5篇轴压
  • 5篇静力
  • 4篇涂料
  • 4篇耐火
  • 4篇静力试验
  • 4篇抗震
  • 4篇框剪
  • 4篇框剪结构
  • 4篇剪结构

机构

  • 29篇华南理工大学
  • 9篇西安建筑科技...
  • 3篇重庆大学
  • 3篇江西省电力设...
  • 3篇广东省建筑科...
  • 3篇深圳市建筑设...
  • 1篇广州大学

作者

  • 27篇吴波
  • 10篇赵新宇
  • 4篇冯玮
  • 4篇张金锁
  • 4篇文波
  • 3篇周鹏
  • 3篇杨勇
  • 3篇吕文龙
  • 2篇王明君
  • 2篇黄仕香
  • 2篇王帆
  • 2篇吴耀鹏
  • 1篇王龙
  • 1篇宁晨
  • 1篇段静
  • 1篇熊伟
  • 1篇刘伟
  • 1篇刘丁丁
  • 1篇沈朝勇
  • 1篇计明明

传媒

  • 7篇工程力学
  • 6篇建筑结构学报
  • 4篇土木工程学报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防灾减灾工程...
  • 2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建筑材料学报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13篇2012
  • 5篇201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防火涂料的研制及再生混合组合楼板的耐火性能试验被引量:9
2014年
采用稻壳灰和碱激发偏高岭土基地聚物制备一种新型防火涂料,对比遴选出相对较优的涂料配方,测定其常温导热系数;在ISO834标准升温条件下,开展6块组合楼板的耐火性能试验,考察大尺度废弃混凝土使用、荷载比、防火涂料厚度等因素对组合楼板耐火性能的影响趋势,验证该防火涂料的显著防火效果。研究表明:①该防火涂料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采用钠碱作为激发剂可使该涂料具有更好的隔热性能和内聚粘结强度;②再生混合组合楼板具有与全现浇组合楼板完全相当的耐火性能;③实际荷载比0.19时,无防火保护的再生混合组合楼板也能满足一级耐火要求;④实际荷载比0.5时,再生混合组合楼板下表面仅需涂抹厚度10mm的该防火涂料,即可使其耐火极限远大于1.5h。
吴波段静文波
关键词:稻壳灰地聚物防火涂料废弃混凝土组合楼板耐火性能
表面设置防火涂料高强混凝土的高温爆裂被引量:6
2011年
通过4组28d抗压强度为82.6MPa且外包不同厚度非膨胀型隧道防火涂料的高强混凝土试块的高温试验,研究了其爆裂状况随防火涂料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防火涂料厚度为20mm时,高强混凝土试块均未发生高温爆裂,试块表面所经历的最高温度仅369~405℃;当防火涂料厚度为10mm时,高强混凝土试块均发生了较剧烈的高温爆裂.与其他方法相比,采用非膨胀型隧道防火涂料不仅可有效抑制高强混凝土的高温爆裂,同时施工方便、适应性好.
吴波周鹏
关键词:高强混凝土高温
T形、Y形带内置环肋圆钢管相贯节点承载力计算方法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得到T形、Y形带内置环肋圆钢管相贯节点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对528个节点进行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T形、Y形节点的环肋设置在冠点时,对节点承载力提高率的贡献最小,而设置在距冠点到鞍点距离的0.7~0.8倍时,贡献最大;支管受压时,T形带肋节点承载力提高值随环肋厚度和宽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受支主管直径比和主管径厚比的影响较小;T形、Y形带肋节点承载力提高值之比受支主管直径比和环肋厚度、宽度的影响较小,而随支主管夹角的增大呈近似线性增加;考虑主管应力比以及支管拉力的影响时,可沿用现行规范中无肋节点的相关参数.结合现行规范,提出了T形和Y形节点的承载力计算公式,适用性检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公式的可靠性.
王帆陈志进刘丁丁罗敏宁晨蓝小艺
关键词:圆钢管相贯节点T形节点横向加劲肋承载力
部分柱顶滑移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被引量:4
2011年
从抗倒塌角度出发,提出了部分柱顶滑移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的设想,并建议了具体的设计方法及步骤。通过弹塑性分析,初步比较了该类新型结构与常规框剪结构的经济性及弹塑性地震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柱顶滑移释放部分框架柱的柱顶内力,可在造价略有增加的情况下,使结构具有更好的抗倒塌能力;2)与滑移柱顶相联的摩擦支座的摩擦系数在一定范围内时,该新型结构既具有与常规结构相近的抗侧刚度以确保小震不坏,又能在大震下确保结构的竖向承载能力以实现大震不倒。
吴波吕文龙熊伟
关键词:框剪结构
薄壁圆钢管再生混合中长柱的轴压与偏压试验研究被引量:32
2012年
通过36根薄壁圆钢管再生混合中长柱的轴压与偏压试验,考察废弃混凝土混合比、钢管壁厚、荷载偏心距等因素对试件受压性能的影响。基于新、旧混凝土的组合强度,根据国内外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对试件的受压承载力进行计算对比。试验和分析结果发现:①采用25%或40%的废弃混凝土替换新混凝土后,钢管再生混合中长柱的受压承载力分别比全现浇钢管混凝土中长柱降低5.77%~9.71%和10.65%~15.63%,但前者的初始刚度、屈服性能和延性特征与后者基本相当;②为使钢管再生混合中长柱的计算受压承载力具有与全现浇钢管混凝土中长柱相近的安全性,可对前者计算结果乘以调整系数0.95;③总体来看,设计标准DBJ 13-51-2003和ANSI/AISC 360-05对轴压试件受压承载力的预测结果相对较好,JCJ 01-89对偏压试件受压承载力的预测结果相对较好。研究表明,薄壁圆钢管柱内放置废弃混凝土块体是废弃混凝土循环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
吴波赵新宇张金锁
关键词:薄壁圆钢管废弃混凝土受压承载力
薄壁圆钢管再生混合柱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7
2012年
为研究薄壁圆钢管再生混合柱的抗震性能,完成15根试件在定常轴力和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考察废弃混凝土取代率、钢管壁厚、轴压比等因素对试件抗震性能的影响。基于新、旧混凝土的组合强度,根据国内外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以及基于ABAQUS的纤维梁单元数值模型,对试件的水平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同时还将试件的水平承载力和极限位移实测值与螺旋箍筋钢筋混凝土柱的OpenSEES计算值进行对比。研究表明:①废弃混凝土取代率在0~40%之间变化对试件的初始抗侧刚度、钢管局部屈曲、极限位移、负刚度段行为、刚度退化效应、等效黏滞阻尼系数、滞回曲线形状都影响有限,但再生混合柱的水平承载力总体上比全现浇柱有所降低;②在钢管壁厚仅1.78mm(径厚比168.5)的情况下,轴压比0.4的再生混合柱的极限位移角可达4%,展示了良好的变形能力;③为使薄壁圆钢管再生混合柱的计算水平承载力具有与全现浇钢管混凝土柱相近的安全性,可对前者计算结果乘以调整系数0.95;④横截面积和总用钢量相同时,薄壁圆钢管再生混合柱的水平承载力大多优于螺旋箍筋柱。研究发现,薄壁圆钢管再生混合柱应用于地震区中、低轴压比情况是可行的。
吴波赵新宇张金锁
关键词:薄壁圆钢管废弃混凝土抗震性能纤维梁单元
部分柱顶滑移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开展了部分柱顶滑移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模型(模型B)与传统框剪结构模型(模型A)的地震模拟振动台对比试验,两模型均为三层两跨两开间,平面布置相同,几何相似比1∶10,第二层为结构薄弱层。此外,还进行了摩擦支座的力学性能试验,确定了支座摩擦系数的取值范围。研究发现:1)无润滑油时聚四氟乙烯+不锈钢镜面板摩擦支座的摩擦系数均值约0.070~0.095,有润滑油时该类摩擦支座的摩擦系数均值约0.014~0.018;2)不同峰值地震波作用下,模型B的薄弱层层间最大位移角、最大顶点相对位移、薄弱层最大绝对加速度和顶层最大绝对加速度分别比模型A降低20%~43%、17%~32%、12%~22%和7%~33%;3)模型B各层的最大层间剪力均不同程度小于模型A。因此,部分柱顶滑移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具有比传统框剪结构更优的抗震性能。
吴波吕文龙沈朝勇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振动台试验
基于纤维梁单元的薄壁圆钢管再生混合柱受压承载力随机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首先,基于纤维梁单元的计算框架,在积分点截面引入随机生成和投放废弃混凝土块体的技术,提出了薄壁圆钢管再生混合柱受压承载力的一种随机数值分析方法,并据此编写了相应的纤维梁单元计算程序;然后,通过程序计算结果与已有文献中试验结果的对比初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对比结果表明,是否考虑柱截面内废弃混凝土的不均匀分布对预测薄壁圆钢管再生混合柱的初始刚度影响不大,对预测薄壁圆钢管再生混合柱的受压弱化行为有一定影响,且随着钢管壁厚的减小该影响逐渐增大;最后,运用该方法考察了柱子长径比、钢管壁厚、废弃混凝土取代率,以及新、旧混凝土强度差等参数对薄壁圆钢管再生混合柱受压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废弃混凝土取代率在25%~40%之间变化或新、旧混凝土强度差不大于15 MPa时,废弃混凝土不均匀分布对薄壁圆钢管再生混合柱受压承载力的影响相差不大;偏心距较小时,随着钢管壁厚或长径比减小,废弃混凝土不均匀分布对薄壁圆钢管再生混合柱受压承载力的影响有所增大;随着偏心距增加,废弃混凝土随机分布对薄壁圆钢管再生混合柱受压承载力的影响呈减小趋势。
赵新宇吴波杨勇
关键词:圆钢管废弃混凝土纤维梁单元承载力
防火涂料对高强混凝土高温后氯离子渗透性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通过5组外包不同厚度防火涂料的C80高强混凝土试块的高温后氯离子渗透试验,研究了氯离子渗透性随涂料厚度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当防火涂料厚度≥30mm时,高温后氯离子渗透性基本不变;当防火涂料厚度为20~25mm时,高温后氯离子渗透性低于常温C50混凝土;当防火涂料厚度为15mm时,高温后氯离子渗透性相对较高.综合考虑后认为,厚度20mm的防火涂料可同时发挥抑制高强混凝土高温爆裂和降低高温后高强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的双重作用.
吴波周鹏吴耀鹏
关键词:高强混凝土高温后氯离子渗透性
混凝土空间板柱结构震致落层倒塌的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开展了2个具有薄弱层的3层混凝土空间板柱结构模型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采用加速度峰值逐级加大的El-Centro(NS)波作为输入激励,直至薄弱层发生落层倒塌。量测了倒塌前、倒塌后模型各层的水平加速度响应,以及倒塌碰撞引发的薄弱层及其下层楼板的竖向加速度响应。模型M-2相比于模型M-1额外施加了附加配重。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地震损伤程度的增加,模型的扭转效应有所增大;2)倒塌前模型M-1和模型M-2的基本频率仅比初始值分别降低8.9%和4.7%,采用频率改变幅度进行结构倒塌预警可能是不现实的;3)倒塌碰撞导致模型各层的水平加速度出现短时剧烈波动,波动期间模型M-1和模型M-2各层的绝对加速度最大值介于5g^10g之间,分别为倒塌前各层绝对加速度最大值的5倍~20倍和10倍~50倍;4)倒塌碰撞引发的楼板竖向加速度高达30g^40g。
吴波王明君赵新宇
关键词:板柱结构薄弱层振动台试验地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