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60001)
-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艾青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 明星影片公司与早期中国电影放映模式的开拓
- 2015年
- 在外资影院先入为主控制终端市场的殖民性境况下,明星影片公司(1922-1937)成功突围,成为中国电影民族化产业进程中的领军者。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力图回到"历史的现场",勾勒明星公司在上海开辟拓展影院市场的发展脉络,从电影产业史的研究视角探讨明星公司对开拓早期中国电影放映模式产生的意义。
- 艾青
- 明星影片公司跨文化交往混杂性特质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从跨文化视野出发,考察明星影片公司基于现代上海的世界主义语境,表现在语言和空间意义上的对外交往,探析这种跨文化交往与明星影片公司内在混杂性价值理念之间的关系,以及早期电影文化在中国城市现代性过程中显示的历史价值。
- 艾青
- 关键词:跨文化交往混杂性
- 程步高:早期中国电影知识分子的从影生涯被引量:3
- 2015年
- 在过往的中国电影史研究中,程步高通常被定为"进步电影的同路人",除了对其20世纪30年代"向左转"褒奖以外,专论研究很少,且存在某些有失公允的评价。本文将勾勒程步高从早期中国"电影知识分子共同体"踏足电影圈、成长为职业导演的路径,并为其贡献于早期中国电影的纪实性风格正名。
- 艾青
- 关键词:中国电影史知识分子同路人
- 从边缘到中心的“草根”——探析明星影片公司的文化特质被引量:2
- 2014年
- 在过往论述中,明星影片公司通常以其在商业运作和艺术创作上对中国早期电影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而载入史册,本文希望从城市空间的"日常性"现代体验方面挖掘新意,选取明星公司在上海城市文化空间所遭遇的空间交集之一——石库门亭子间为出发点,探析其呈现的带有碎片性的人文内核和价值理念,即一种草根的"文化特质"。站在文化史的维度,明星公司20世纪20年代从电影界边缘到中心的发迹史亦可视作在城市化与现代化过程中兴起的生机勃勃的中国电影文化的提喻,这种同构性使明星公司显示了新的独特的历史价值,而草根的文化特质又进一步成为明星公司企图独霸影坛的内在掣肘。
- 艾青
- 关键词:草根
- 中国早期电影人的“美国经验”与“中国梦”——洪深、孙瑜、张骏祥的跨文化电影创作实践论被引量:6
- 2013年
- 由新式知识分子组成的"海归"队伍是中国早期电影界现代性最强的一股力量,这其中,洪深、孙瑜、张骏祥在不同时期积极吸收西方现代艺术理念,不约而同且各有侧重地将戏剧电影作为"中国梦"的文化想象与建构方式,在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不同转折点上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回顾洪深、孙瑜、张骏祥的电影创作实践是如何跨越"美国经验",而朝着电影的"中国梦"探索前行,可探析这种跨文化实践对中国电影现代性的发生所产生的影响,借此可为今天中国电影的跨文化生产提供历史经验。
- 艾青
- 关键词:中国早期电影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