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0632003)
- 作品数:17 被引量:69H指数:5
- 相关作者:詹希美何蔼李卓雅曲振宇程梅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清远市广州管圆线虫宿主动物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了解清远市广州管圆线虫宿主的感染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不同地理位置,选佛冈、连州和清新3个县进行调查,调查当地鼠类及螺类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情况。结果共检查鼠类387只,感染率9.56%,检出广州管圆线虫成虫总计139条,平均感染度为3.76条/只;共检查福寿螺223只,感染率为2.69%,平均感染度为241.17条/螺;检查褐云玛瑙螺102只,感染率为2.94%,平均感染度为1条/螺。结论清远市鼠类和螺类中普遍存在广州管圆线虫感染,说明清远地区为广州管圆线虫的疫源地。
- 林燕锋杨普贤徐国洪刘晓明林凤娣曲振宇詹希美何蔼
-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宿主动物感染率
- 抗广州管圆线虫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及初步筛选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以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的小鼠脾细胞为源,构建抗广州管圆线虫抗体库,并筛选可用于广州管圆线虫病早期诊断的目的抗体。方法提取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小鼠脾细胞RNA,并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PCR扩增出抗体轻链和重链基因,将轻、重链基因先后连接到表达载体pComb3上,转化大肠杆菌XLI-Blue,构建组合文库。用广州管圆线虫排泄分泌抗原(EsAg)作为筛选抗原,进行富集筛选,用ELISA法鉴定阳性克隆。结果成功构建了小鼠抗广州管圆线虫噬菌体抗体文库,库容为2.32×106,滴度为1.7×1013cfu/ml。筛选到了抗广州管圆线虫排泄分泌抗原特异性抗体克隆5株,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M13抗体进行初步鉴定,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结论构建的抗广州管圆线虫噬菌体抗体库达到了要求,为研制广州管圆线虫金标诊断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 于彦杰詹希美陈婧何蔼杨萧李卓雅
- 关键词:噬菌体抗体库FAB抗体广州管圆线虫
- 广州市某医科院校学生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了解广州某医学院学生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状况。方法分别采用直接涂片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学生的粪便和血清进行检查。结果粪便检查4 438人,华支睾吸虫卵阳性5人,感染率约为0.11%;ELISA法检查415人,血清华支睾吸虫IgG抗体阳性10人,阳性率约为2.41%。结论广州市医科大学生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低于广州市平均水平,但仍需注意高校学生华支睾吸虫感染的防治工作。
- 陈雪瑛卢金英邱志超邹燕群王柔升许健邓英钊祝中一陈代雄
- 关键词:大学生华支睾吸虫
- 广州大学城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调查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捕捉广州大学城褐云玛瑙螺(Achatina fulica)检查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第Ⅲ期幼虫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大学城10所高校生活区和教学区褐云玛瑙螺,人工消化酶消化分离第Ⅲ期幼虫,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度并与广州其他地区进行比较。结果除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理工大学2个校园内未捕捉到褐云玛瑙螺外,其他8所高校均发现有褐云玛瑙螺;广州大学城广州管圆线虫总体感染率为11.8%(76/642),平均感染度为872条/螺,阳性螺中最高15725条,最低17条;中山大学校园内感染率和感染度比其他校园高,分别为22.0%(56/255),1007条/螺。结论广州大学城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低于广州其他地区。
- 黄继山曲振宇王维苏文哲岳盼邓云花苏广校刘森张骁曾胜蓝林彦彤詹希美
-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褐云玛瑙螺广州大学城
- 广州管圆线虫抗原IF的中间纤维蛋白组织来源分析和定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对广州管圆线虫抗原IF进行中间纤维蛋白家族分类和细胞组织定位。方法IPTG诱导重组基因pET-IF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广州管圆线虫抗原IF,用组氨酸亲和层析纯化表达产物,用Western blot方法鉴定抗原IF的中间纤维蛋白类型;小鼠皮下多点注射法制备抗IF抗体血清,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抗原IF在虫体组织和细胞上的定位。结果广州管圆线虫抗原IF在体外成功表达并纯化,其属于中间纤维蛋白家族的角蛋白,定位于广州管圆线虫成虫肠管壁,存在于细胞质中。结论广州管圆线虫抗原IF分布于虫体肠管壁,同时从组织学角度证明广州管圆线虫存在中间纤维结构。
- 孟锦绣何蔼程梅徐贵峰李卓雅余细勇蒋文玲李运雄詹希美
-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抗原中间纤维抗原定位
- BALB/c小鼠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后脑内的动态变化
- 2009年
- 目的观察广州管圆线虫感染BALB/c小鼠后其虫数在小鼠脑内的动态变化,探讨其感染后对人体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以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感染实验BALB/c小鼠,按感染的不同时间分批处死,镜下及肉眼观察脑内虫体数量及分布情况。结果在BALB/c小鼠大、小脑内,广州管圆线虫的分布符合寄生虫感染宿主后先增后减的一般基本变化规律,虫体寄生的部位因感染虫体而受损。引起症状的时间变化与虫体在脑内变化规律基本相符。结论小鼠感染广州管圆线虫以后,出现共济失调,抽搐等症状的时间与虫体在小鼠脑内的变化规律基本相符。为临床研究该病的相关临床症状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 涂芸琥黎聪华徐伟宏张政龙大坚岳盼曲振宇詹希美
-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小鼠
- 广州管圆线虫病在我国的流行分析被引量:7
- 2007年
- 该文按时序综合描述广州管圆线虫病在我国的流行情况以及针对广州管圆线虫的流行病学调查,从中发现我国在应对广州管圆线虫病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广州管圆线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 曲振宇詹希美何蔼
-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病广州管圆线虫流行病学
- 广州管圆线虫中间纤维蛋白的体外表达和初步免疫学鉴定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对广州管圆线虫中间纤维蛋白(intermediate filament,IF)基因进行体外表达、纯化、鉴定和抗原性质分析。方法将IF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pET-IF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表达产物经组氨酸亲和层析纯化,SDS-PAGE鉴定蛋白质分子量,质谱分析氨基酸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蛋白质结构,Western blot鉴定与人、大鼠和小鼠感染血清及人IgG4亚类的抗原反应性。结果SDS-PAGE、质谱分析和Western blot证明本研究获得的纯化蛋白为预期蛋白IF,其分子量为47.8kDa,肽指纹图谱与秀丽杆线虫IF蛋白家族具有高度同源性,并具有典型的IF结构特征,且IF结构的尾部存在抗原决定簇,融合蛋白IF能与大鼠感染血清、小鼠感染血清和患者血清IgG结合,也能与患者IgG4亚类结合。结论体外获得了抗原IF纯化蛋白,研究显示其可用于人类外周血检测并有助于检测现症感染和疗效考核。
- 孟锦绣何蔼程梅徐贵峰李卓雅余细勇蒋文玲李运雄詹希美
-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抗原基因
- 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尿素溶解性抗原分析及其诊断价值的探讨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分析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尿素溶解性抗原,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匀浆后沉渣经尿素溶解,与成虫水溶解性抗原同时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蛋白谱与抗原谱;用ELISA检测不同样本中相应抗体。结果SDS-PAGE结果显示尿素抗原蛋白条带少于水溶解性抗原;尿素抗原与感染大鼠血清、免疫兔血清和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血清在32000Mr处均出现强反应带,尿素抗原的反应带条数较水溶性抗原少。两种抗原包被ELISA检测广州管圆线虫病疑似病人血清和感染大鼠血清的阳性率相同;尿素抗原用于检测血吸虫感染小鼠血清的交叉阳性率明显低于水溶性抗原,检测正常大鼠血清、献血员血清及其他非广州管圆线虫感染血清时,假阳性数较水溶性抗原少。结论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尿素抗原含有32000Mr抗原;广州管圆线虫尿素抗原用于诊断时,与水溶性抗原有同样的敏感性,而特异性高于水溶解性抗原。
- 顾金保刘敏李华吴焜陈晓光
-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免疫诊断
- 肇庆地区淡水鱼感染华支睾吸虫囊蚴情况调查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了解目前肇庆地区常见食用淡水鱼感染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情况。方法从肇庆所辖的四会市和端州区两地采集鲩鱼和鳙鱼样本,用胃蛋白酶消化法检查鱼肉中的华支睾吸虫囊蚴。结果共检查鲩鱼328尾,其华支睾吸虫的平均感染率约为48.78%,阳性鱼平均感染度约为4.66。共检查鳙鱼331尾,其华支睾吸虫的平均感染率约为37.46%,阳性鱼平均感染度约为2.94。结论肇庆地区的淡水鱼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华支睾吸虫感染,其中鲩鱼的感染情况较鳙鱼严重。
- 陈雪瑛卢金英邱志超邹燕群王柔升许健周博巫娟吴健陈崇林赤霞陈代雄
- 关键词:淡水鱼华支睾吸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