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08411953900)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作者:张莉钱樱赵维莅陈秋生许彭鹏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预后
  • 3篇预后意义
  • 3篇预后指数
  • 3篇利妥昔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瘤
  • 3篇滤泡性
  • 3篇滤泡性淋巴瘤
  • 3篇国际预后指数
  • 2篇单抗
  • 2篇利妥昔单抗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凋亡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多酚
  • 1篇血淋巴
  • 1篇细胞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陈秋生
  • 4篇赵维莅
  • 4篇钱樱
  • 4篇张莉
  • 3篇许彭鹏
  • 1篇余栋
  • 1篇翁香琴
  • 1篇肖丹
  • 1篇张勇

传媒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肿瘤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滤泡性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2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维持治疗滤泡性淋巴瘤患者中的预后意义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滤泡性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2(FLIPI2)在滤泡性淋巴瘤(FL)中的预后意义,以期寻找更适合维持治疗的人群,为个体化治疗进行更深入的探索。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以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及泼尼松(R-CHOP)化疗方案治疗的140例初治F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40例中122例经过治疗后获得缓解,其中56例接受2个月1次利妥昔单克隆抗体维持(RM),中位维持8次(RM组);66例不接受任何抗淋巴瘤药物治疗(non-RM组)。结果:RM组及non-RM组在年龄、性别、病理分级、Ann Arbor分期、FLIPI及FLIPI2评分等临床及病理特征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RM组和non-RM组的2年无进展生存(PFS)分别为89.7%和77.6%(P=0.043),其2年总生存(OS)分别为100%和98.6%(P=0.131)。无论在整体队列、RM组或non-RM组中,FLIPI2均可将患者分为预后显著差异的3个危险组别(P<0.001)。亚组分析显示,FLIPI2低危及中危患者RM组较non-RM组的PFS显著提升;但在FLIPI2高危组中,RM与non-RM组的2年PFS率分别为55.6%和46.9%(P=0.920)。结论:经一线R-CHOP方案治疗缓解的FL患者,无论是否行RM,FLIPI2均对其预后判别具有重要意义。FLIPI2低危及中危患者均可以从RM治疗中获益,但是高危患者中RM治疗的意义仍值得进一步明确。
许彭鹏钱樱陈秋生李良群张莉赵维莅
关键词:滤泡性淋巴瘤
两种滤泡性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对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滤泡性淋巴瘤的预后意义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 探讨在利妥昔单抗时代,滤泡性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FLIPI)及FLIPI2在中国人群滤泡性淋巴瘤(FL)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以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及泼尼松)样化疗方案为起始治疗的63例初治F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所有患者进行FLIPI及FLIPI2评分.结果 根据FLIPI评分,低危(评分0~1分)31例(49.2%),中危(评分2分)24例(38.1%),高危(评分3~5分)8例(12.7%);根据FLIPI2评分,低危(评分0分)17例(27.0%),中危(评分1~2分)42例(68.3%),高危(评分3~5分)4例(4.8%).FLIPI低危、中危、高危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5%(29/31)、91.7 %(22/24)和75.0%(6/8)(P=0.27),2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85.7%、75.2%和58.8%(Log-rank=1.063,P=0.59);FLIPI2低危、中危、高危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17/17)、90.7%(39/42)和50.0%(2/4)(P=0.01),2年PFS率分别为92.9%,74.0%和33.3%(Log-rank=7.075,P=0.03).结论 对使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样化疗方案治疗的FL患者,FLIPI2比FLIPI在PFS方面更具预后意义.
许彭鹏余栋钱樱陈秋生顾潇张莉赵维莅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
茶多酚诱导人多发性骨髓瘤RPMI 8226细胞的凋亡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茶多酚对人多发性骨髓瘤RPMI 8226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TT法、瑞氏染色法和FCM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对RPMI 822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FCM法检测对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Δcaspase-3片段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ELISA法检测对RPMI 8226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茶多酚浓度129.6和259.1μmol/L处理RPMI 8226细胞1~3d后均能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剂量相关性;统计显示,24h时的半数细胞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值为165.7 μmol/L。茶多酚(129.6 μmol/L)作用24h后,RPMI 8226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茶多酚(129.6和259.1 μmol/L)作用24h后,RPMI 8226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4.6±2.3)%和(43.5±3.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活性Δcaspase-3片段产生,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IL-6分泌水平降低。结论:茶多酚能抑制RPMI 8226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产生活性Δcaspase-3片段,抑制bcl-2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分泌IL-6水平相关。
钱樱张莉陈秋生张勇肖丹翁香琴赵维莅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儿茶素细胞凋亡RPMI
外周血淋巴与单核细胞绝对计数比值在滤泡性淋巴瘤中的预后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背景与目的:在利妥昔单抗时代,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国际预后指数(follicular lymphoma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FLIPI)等传统预后参数在FL中的预后作用存在局限性。该研究旨在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绝对计数比值(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absolute monocyte count,ALC/AMC)在中国人群FL中的意义。方法:对2003年1月—2013年12月以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及泼尼松(R-CHOP)样化疗方案治疗136例初治FL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所有患者的外周血ALC/AMC数据,并进行FLIPI评分。结果:根据FLIPI评分,低危(评分0~1分)61例(44.9%),中危(评分2分)42例(30.9%),高危(评分3~5分)33例(24.2%);FLIPI低危、中危和高危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8.5%、95.2%和78.8%(P=0.090),2年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ivival,PFS)分别为91.4%、74.6%和47.8%(log-rank=23.3,P〈0.001);ALC/AMC≥4.7及〈4.7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1.9%和68.6%(P=0.005),2年PFS分别为96.0%和69.7%(log-rank=13.0,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ALC/AMC≥4.7是独立于FLIPI的预后因素。对FLIPI无法区分的低危及中危患者,可通过ALC/AMC进一步细分为预后不同的两组(log-rank=7.535,P=0.006)。结论:对使用R-CHOP样方案的FL患者,ALC/AMC是简单可行的预后指标,反映患者机体免疫及肿瘤微环境并具有独立于FLIPI的预后意义。对于FLIPI难以区分的低危及中危患者,应当考虑ALC/AMC作为综合判断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指标。
许彭鹏钱樱陈秋生李良群张莉赵维莅
关键词:滤泡性淋巴瘤利妥昔单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