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A2D060)

作品数:14 被引量:44H指数:3
相关作者:李亮李佳明孙国华孟强覃福晓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浙江警察学院中国文化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法律
  • 3篇刑事
  • 3篇违法
  • 3篇法律体系
  • 3篇法学
  • 3篇方法论
  • 2篇刑事诉讼
  • 2篇刑事诉讼法
  • 2篇要件
  • 2篇知识考古
  • 2篇思辨
  • 2篇诉讼
  • 2篇诉讼法
  • 2篇权利
  • 2篇权力
  • 2篇违法性
  • 2篇马克思主义法...
  • 2篇构成要件
  • 2篇法性
  • 2篇法治

机构

  • 9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广西大学
  • 2篇浙江警察学院
  • 2篇中国文化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4篇李佳明
  • 4篇李亮
  • 3篇孙国华
  • 2篇孟强
  • 2篇覃福晓
  • 1篇李佳明

传媒

  • 2篇法学杂志
  • 2篇学术论坛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中州学刊
  • 1篇法制与经济
  • 1篇甘肃政法学院...
  • 1篇理论界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理论月刊
  • 1篇广西政法管理...
  • 1篇犯罪研究
  • 1篇东方法学

年份

  • 4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立法评估之法学方法论基础
2016年
综观法学之发展历史,法学之方法论纷繁复杂、各抒己见。本文试图从法学方法论的历史脉络之中,运用历史之维,发掘和证成立法评估的法学方法论基础;立法评估之方法基础,既不是早期宗教性信仰与自然法的形而上学式思辨迷信,也不是法条主义的逻辑体系迷恋,而是对法律问题进行整体综合把握,从社会经济结构中去发掘法律本源之方法基础。笔者认为,立法评估方法论的理论基础,在于运用了"社科法学"之方法基础,即运用微观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诠释法律之问题,即运用"成本-收益"等分析框架来评估法律规范效果的一套新型社科法学的研究进路和研究思维。
李佳明
关键词:法学方法论法律效果
权力与权利辨析被引量:15
2016年
一般认为权力指的仅仅是公权力,而法治的使命则在于限制公权力、保护私权利。这种观点值得商榷。笔者认为:权利是被认为正当的权力;被关进制度笼子里的应是现实存在的一切权力,而不仅仅是公权力;在这个基础上来认识权力和权利,才能准确、全面地理解"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命题,为更好地贯彻"四个全面"、建设法治中国服务。
孙国华孟强
关键词:权力权利
从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看公检法的刑事司法关系:如何互相制约——基于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条和第五十三条被引量:3
2014年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将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的证明标准"证据充分确实"具体化为三项内容。同时,这一标准同一性地体现于《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条、第一百七十二条和第一百九十五条,即作为侦查机关移送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和人民法院审判的判断标准。这样的法律安排体现了《刑事诉讼法》第七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中公检法刑事诉讼中互相制约关系的新趋向:从重正向制约到重反向制约,重笼统概括制约到重具体规范制约,重实体制约到重程序制约。
李亮
关键词: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公检法
法律体系中行政违法与刑事违法的冲突及解决
2014年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存在各部门法对于违法行为表述相同的情况,这种冲突和重叠给司法实践带来一定的困惑,也说明了违法形式之间的界限不清晰。违法性可分为形式违法性和实质违法性,需要用实质违法性及社会危害性来划分违法形式之间的界限。确定实质违法性以及解决冲突的途径有实质理性的运用、法律解释思路的更新、实践类型的构建等等。
孟强
关键词:违法法律体系法律解释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四个重要问题被引量:6
2014年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进一步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在法制建设方面端正认识,完善制度。地方立法制度、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宪法监督制度和依法执政四个重要问题值得研究、改进,文章对此做了分析。
孙国华李亮
关键词:宪法监督
再访法的概念 一场知识考古学的思辨之旅
2013年
从历史的视角,厘清法律概念演变的历史脉络。通过对比和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法学家对法律概念所作出的诠释,以获得法律概念的科学认识与方法;同时,也试图结合中国法治事业的实践智慧,提出法律概念的科学内涵,即法律是"理"与"力"的结合,"理"是基本的,"力"是必要的,法是"文武之道";法律是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其定义试图跨越西方法学世界自然法学与实证法的鸿沟,以此彰显马克思主义法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及方法论。
李佳明
关键词:方法论知识考古学马克思主义法学
犯罪该如何可能:一场跨越法教义学和社科法学的思辨之旅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试图系统回答刑法学之核心命题,即"犯罪该如何可能"之问题。对该问题之思索,首先,指出了"形式的犯罪定义"容易陷入"制定法主义"的泥潭,其次,道明了"实质的犯罪定义"容易滑向"社会危害性"的深渊,从而形成犯罪定义的历史性难题。最后,笔者试图倡导,我们既需要整合"形式和实质"的思维路径,又需要跨越法教义学和社科法学的思维进路,进而从整体和系统之思维视角来构建科学的犯罪定义,即犯罪本体论及认识论。故此,本文认为,犯罪行为乃是具有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罪责性等三个要素的刑事不法,经由刑事立法赋予刑罚之行为。
苏金基李佳明
关键词:违法性
美国就业权立法保障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以增加公民就业能力为视角的立法透视被引量:1
2013年
就业权保障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民生问题。结构性失业、就业能力弱化性失业等问题,单凭个人的努力无法应对。本文试图穿越历史,透视19世纪美国在面临同样就业困境中所做出的有效的法律制度保障(JOBS、JTPA)。以此来反思我国《就业促进法》等保障性立法的进步与不足,希望能够对我国今后立法技术及立法配套性制度的建构提供参考意见,从而改善我国就业权立法的抽象性和缺乏配套性、具体操作性规定的立法局面。
孙国华李佳明
究竟是哪个国家最先通过了反垄断法?
2013年
加拿大于1889年通过了反垄断法;第二年美国也通过了自己的反垄断法。对这一史实,美国、加拿大的官员和学者都没有异议。但近年来我国的很多教科书出现了不同的表述。由于网络资讯越来越发达,特别是中加两国学者交往日见频繁,我们有必要还原这一段历史的真相,不再提"美国是世界上最先通过反垄断法的国家",而应该根据史实,将这个"第一"还给加拿大。
覃福晓
关键词:反垄断法
借鉴美国做法 完善我国招投标和拍卖领域反腐败制度的思考被引量:1
2016年
我国《拍卖法》和《招标投标法》经常被成功规避。相比之下,美国加大招投标和拍卖领域的违法成本,只要串谋即治重罪,效果明显。根据美国的法律,只要打电话或发邮件商谈到串谋就要判30年以下有期徒刑和100万美元以下罚金,在招投标或拍卖过程中实施操控招投标或拍卖串联牟利再判10年以下有期徒刑和100万美元以下罚金,如果有行贿或受贿情形,再定个行贿罪或受贿罪判处刑罚,然后数罪并罚且上不封顶。在这么高的成本面前,绝大多数可能涉案的官员和公司高管都会失去了操控招投标和拍卖串谋的内在动力。在这方面,可以考虑适当借鉴,在合适的时机,及时把反腐败的主要精力慢慢前移,移到预防受贿犯罪行为上来,而且努力使这种预防措施的预防作用长期可持续,想方设法减少他们违法犯罪的机会,是对纳税人的血汗钱的珍惜,更是对干部的保护。
覃福晓
关键词:拍卖串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