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2009GJB20012)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振焦映厚陈照波刘旺中黄文虎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主题

  • 3篇振动
  • 3篇自激振动
  • 3篇轮轨
  • 3篇轮轨接触
  • 2篇蠕滑
  • 2篇稳定性
  • 1篇蠕滑率
  • 1篇时域模型
  • 1篇相平面
  • 1篇接触系统

机构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3篇陈照波
  • 3篇焦映厚
  • 3篇王振
  • 1篇黄文虎
  • 1篇刘旺中

传媒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计算力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轮轨横向接触系统的自激振动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为了研究轮轨接触过程中发生的自激振动现象对轮轨曲线啸叫噪声的影响,建立了轮轨横向接触系统的单自由度动力学方程,采用基于De Beer模型的改进的新型摩擦系数模型计算了轮轨接触面上的摩擦力变化,用相平面法分析了动、静摩擦系数以及横向蠕滑率对该自激振动系统的稳定性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不稳定的轮轨自激振动会激发车轮的若干模态产生啸叫噪声;轮轨接触系统的结构阻尼大于因摩擦力变化而引起的等效阻尼,轮轨间横向蠕滑率小于0.002 4可以使该系统保持稳定,抑制啸叫噪声.
王振陈照波焦映厚刘旺中
关键词:自激振动蠕滑率相平面轮轨接触
轮轨横向接触过程时域计算模型的建立与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为研究轮轨横向接触过程稳定性对曲线啸叫噪声的影响,利用改进的新型摩擦系数模型计算了轮轨接触面上的摩擦力变化,在考虑车轮横向、垂向动力学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轮轨横向接触系统时域模型。针对S型辐板辗钢整体车轮分析了横向蠕滑量和车轮阻尼对该系统的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轮轨接触面上动静摩擦力之间的落差引起的粘滞-滑动形式的自激振动是引起曲线啸叫噪声的主要原因,增大车轮模态阻尼使其大于等效阻尼的临界值,或减小轮轨间横向蠕滑量使其小于0.0024可以使系统稳定,轮轨间的垂向刚度和阻尼会使系统不稳定频率与车轮模态频率产生偏移。
王振陈照波焦映厚
关键词:轮轨接触自激振动时域模型稳定性
车轮阻尼及接触点位置对轮轨接触过程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结合S形辐板辗钢整体车轮和60 kg/m钢轨的尺寸与性能要求,利用有限元法和模态试验法建立车轮高频振动模型,并在考虑钢轨断面变形和轨下结构影响的基础上建立钢轨高频振动模型。在改变轮轨接触点位置和车轮模态阻尼比的情况下对轮轨接触系统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节圆数为0的车轮模态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明显;增大横向蠕滑量会使轮轨接触系统容易发生不稳定,并且该蠕滑量在轮缘接触时的影响比在踏面时要大;接触点位置对接触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与轮轨偏向角及接触面摩擦系数的大小有关;增大车轮阻尼能明显减少接触系统不稳定频率的个数,并且在偏向角较大时,阻尼的作用对轮缘接触更明显。
王振陈照波焦映厚黄文虎
关键词:轮轨接触自激振动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