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KZ200910005001)

作品数:4 被引量:64H指数:3
相关作者:王云新王大勇赵洁李艳张亦卓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全息
  • 3篇数字全息
  • 3篇相衬成像
  • 3篇成像
  • 1篇对焦
  • 1篇指纹
  • 1篇指纹采集
  • 1篇三维成像
  • 1篇生物样品
  • 1篇体细胞
  • 1篇全息术
  • 1篇自动对焦
  • 1篇微光学
  • 1篇微光学元件
  • 1篇细胞
  • 1篇活体
  • 1篇活体细胞
  • 1篇共面
  • 1篇光学
  • 1篇光学元件

机构

  • 4篇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赵洁
  • 4篇王大勇
  • 4篇王云新
  • 3篇李艳
  • 2篇张亦卓
  • 1篇崔华坤
  • 1篇孟璞辉
  • 1篇刘长庚
  • 1篇万玉红
  • 1篇罗婷

传媒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物理学报
  • 1篇中国激光
  • 1篇光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指纹采集的数字全息成像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提出了一种非接触无损测量的指纹采集数字全息方法。构建了一套反射式离轴菲涅耳数字全息系统,研究了重构指纹振幅和相位图像的方法,并对引入的相位畸变用最小二乘曲面拟合法予以校正。实验中,对刑侦现场容易遗留犯罪嫌疑人潜在无色指纹的多种样品进行了指纹采集,同时得到了清晰的振幅像和相位图像。相位图像的获取增强了指纹信息量,充分表明了数字全息指纹采集方法运用于警用领域指纹采集的可行性,特别是对于无色指纹及其他弱强度信息的指纹更有实用意义。
罗婷王大勇张亦卓王云新赵洁孟璞辉
关键词:数字全息指纹采集相衬成像
基于数字全息显微成像的微光学元件三维面形检测被引量:30
2011年
针对微光学元件的三维面形检测,提出了利用数字全息显微(DHM)方法实现全视场、非接触式和非破坏性的快速三维定量相衬成像。首先构建了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装置,通过对获取的全息图进行单次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实现数值再现,然后采用两步相位相减法校正相位畸变,利用最小二乘法获得解包裹相位图,进而给出测试样本的面形信息。实验中,对微透镜阵列进行了形貌检测,得到其口径和浮雕深度分别为1.595mm和2.424μm,这与采用白光干涉仪获得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显微术应用于微光学元件面形成像是可行和有效的。
王云新王大勇赵洁李艳万玉红
关键词:全息术相衬成像三维成像微光学元件
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术中非共面误差的自动补偿算法被引量:1
2011年
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术对活细胞进行显微相衬成像测量时,由于细胞处于运动状态导致记录物体与参考点源难以共面,从而引入成像误差.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可靠的基于位相分布的自动对焦再现算法,只需通过一幅全息图,即可确定出记录距离的优化数值解,并结合一次位相线性拟合,成功补偿掉非共面误差.将这种算法应用到活体宫颈癌细胞的相衬成像实验中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实验结果,表明了这种自动补偿非共面误差算法的可行性.
崔华坤王大勇王云新刘长庚赵洁李艳
关键词:数字全息自动对焦
数字全息显微术应用于生物样品相衬成像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3
2010年
构建了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实验系统,实现了对一组生物样品特别是活体细胞的高保真度定量相衬成像。系统的简单性在于其数值再现过程只需直接对全息图进行一次快速傅里叶变换,而对由此引入到相位像中的畸变,则采用两步相减法予以校正。成像物体首先选用家蚊口器和洋葱表皮细胞的生物教学样片,进而使用无标记的活体宫颈癌细胞。实验中,不仅观察到了静态生物样品清晰的形态,而且观察到活体细胞形态的动态变化,充分表明了数字全息显微术应用于生物样品相衬成像的有效性。
赵洁王大勇李艳王云新张亦卓
关键词:全息数字全息相衬成像生物样品活体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