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气象局重点科研课题(2004sdqxz25)
-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 相关作者:薛晓萍张璇周治国张丽娟陈兵林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省气象局南京农业大学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气象局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区域农业生产脆弱性及干旱诊断分析被引量:8
- 2006年
- 以山东区域农业生产作为案例,根据主要作物历年产量波动分析,发现趋势产量年际间变化较为平稳,而气象产量年际间变化幅度较大,说明山东农业生产存在着气候脆弱性。通过对比分析光、温生产潜力和光、温、水生产潜力及气象因子对产量的直接、间接通径系数,得出气象产量主要受降水因索的制约,水分是气候资源组合中的薄弱环节,也是山东农业的主要限制因索。历年作物生长期内降水达不到需水要求的概率为20%~35%。各作物不同生育时段的受旱概率相差较大,最低为7%,高的达50%~85%,这些结果为区域农业生产的减灾防灾提供了依据。
- 薛晓萍张承旺张丽娟张璇周治国
- 关键词:脆弱性气象产量干旱
- 区域农业水分供应脆弱性分析及定量损失评估被引量:5
- 2007年
- 采用积分湿度指数方法,建立了区域农业水分供应脆弱性分析模型,并以山东省为案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春、夏、秋季还是年平均的积分湿度指数值,均呈从东南到西北递减的趋势,说明自然降水对农业需水的满足程度沿该方向递减。对山东省而言,农业用水的满足程度在季节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夏季降水在农业满足程度方面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差。由于气候因子的年变异较大,积分湿度指数的年变异亦大;根据作物产量的形成为一动态过程,作物整个生育期内的每一个生长阶段都对其最终产量有一定的贡献,利用积分回归模式对作物全生育期中每一旬降水因子与产量的定量关系进行模拟分析,得到了主要农作物全生育期内每旬降水对最终产量的贡献系数。根据每旬降水对产量的贡献系数和作物受旱指标,建立了作物旱灾损失评估模型。
- 薛晓萍张璇刘荣花陈兵林周治国
- 关键词: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