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025)

作品数:34 被引量:132H指数:8
相关作者:徐宏光王弘宋俊兴熊寿良程加峰更多>>
相关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皖南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软骨
  • 15篇椎间盘
  • 15篇骨细胞
  • 14篇软骨细胞
  • 12篇退变
  • 9篇细胞
  • 7篇蛋白
  • 7篇颈椎
  • 6篇椎间盘退变
  • 6篇椎体
  • 4篇信号
  • 4篇体外
  • 4篇终板
  • 4篇自噬
  • 4篇颈椎椎体
  • 4篇基因
  • 3篇信号通路
  • 3篇软骨终板
  • 3篇通路
  • 3篇基因表达

机构

  • 26篇皖南医学院弋...
  • 7篇皖南医学院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皖南医学院第...
  • 1篇芜湖市第二人...
  • 1篇安徽省淮南市...

作者

  • 33篇徐宏光
  • 12篇王弘
  • 11篇宋俊兴
  • 5篇熊寿良
  • 4篇张晓玲
  • 4篇程加峰
  • 4篇赵泉来
  • 4篇章平治
  • 4篇俞云飞
  • 4篇吕坤
  • 3篇张敏
  • 3篇张小海
  • 3篇张巍
  • 3篇彭红心
  • 3篇刘平
  • 3篇王凌挺
  • 3篇贾瑞平
  • 3篇陈学武
  • 3篇胡斌
  • 2篇杨名

传媒

  • 1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0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皖南医学院学...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Chines...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4篇2013
  • 10篇2012
  • 8篇2011
  • 8篇2010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细胞培养方式与力学刺激被引量:7
2010年
细胞培养的影响因素众多,细胞培养的方式以及力学刺激对维持细胞表型和功能稳定起重要作用。力学刺激对细胞形态、功能、代谢、分化、增殖和凋亡有明显影响。不同的力学刺激对细胞可产生不同的效应,与力学刺激的形式、力的大小、持续时间、频率等密切相关。
胡春江徐宏光
关键词:细胞培养
自噬在人颈椎椎体终板软骨细胞退变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探讨自噬在人颈椎椎体终板软骨细胞退变模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2至8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脊柱外科住院接受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手术的颈椎病患者和颈椎骨折或脱位者48例.分为对照组(17例)和颈椎病组(31例).将术中取出的颈椎椎体终板软骨用酶消化法分离终板软骨细胞并培养,建立人颈椎椎体终板软骨细胞退变模型.甲苯胺蓝染色,倒置相差显微镜及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单丹磺酰戊二胺(MDC)染色观察自噬小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自噬标志性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蛋白),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Ⅱ型胶原、蛋白多糖及免疫印迹检测LC3蛋白的表达.结果 成功建立人颈椎椎体终板软骨细胞退变模型.对照组原代终板软骨细胞以多角形为主,增殖速度较快,而颈椎病组原代终板软骨细胞以梭形为主,细胞增殖速度较对照组慢.两组细胞中MDC染色均可见自噬小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均可见LC3蛋白位于胞内和核周.颈椎病组终板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基因(0.628±0.254)及蛋白多糖基因(0.715 ±0.194)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0.845 ±0.186,0.913 ±0.254,均P<0.05).对照组中LC3-Ⅱ/LC3-I较颈椎病组明显上调.结论 自噬在人颈椎终板软骨细胞退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调控终板软骨细胞中自噬的活性可能会改善椎间盘的退变.
熊寿良徐宏光王弘张敏俞云飞张巍涂成东赵泉来吕坤
关键词:椎间盘颈椎软骨细胞基因表达
力学刺激对软骨细胞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2年
软骨细胞作为软骨内唯一的细胞类型,对软骨正常功能及形态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软骨缺损的修复也依赖于软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研究证明,力学刺激参与软骨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及凋亡等过程,并在维持软骨细胞功能和形态结构完整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软骨细胞主要受来自周围的牵张力和压力作用,大量体外培养模型研究中不同类型力学刺激及不同强度、频率、作用时间和作用方式的力学刺激对软骨细胞损伤修复的作用各有不同。该文重点就不同类型力学刺激对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的影响作一综述。
俞云飞徐宏光宋俊兴
关键词:生物力学软骨细胞细胞代谢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椎间盘退变的研究进展
2011年
骨髓中除含有造血干细胞外,还含有另一类由中胚层发育的早期细胞[1],称之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造血干细胞是血细胞和破骨细胞的起源,而间充质干细胞是成骨细胞的起源,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
李梓瑞徐宏光
关键词:干细胞治疗骨髓间充质椎间盘退变间充质干细胞多向分化潜能破骨细胞
自噬在张力诱导终板软骨细胞退变过程中的变化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自噬在张力诱导终板软骨细胞退变过程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取10只清洁级SD大鼠腰椎终板软骨进行细胞培养。对P。代终板软骨细胞分别加载间歇循环张力(10%伸长率,0.5Hz)0h、3h、12h、24h、48h。以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实时PCR与蛋白印迹法检测软骨标志基因Ⅱ型胶原、转录因子SOX.9及蛋白多糖转录因子、Beclin.1和LC3基因表达的变化,以单丹磺酰戊二胺染色观察自噬小体。MTT(3.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染色)法检测3.甲基腺嘌呤(自噬抑制剂)刺激前后的细胞存活率。结果间歇循环张力诱导后0h组与3h组为正常终板软骨细胞形态,呈多角形;12h组略呈不规则形;24h组和48h组呈梭形改变。实时PCR显示24h组和48h组中Ⅱ型胶原、转录因子SOX.9及蛋白多糖的表达量降低;自噬相关基因LC3和Beclin-1表达量呈时间依赖性增加。单丹磺酰戊二胺染色显示24h组和48h组自噬发生率呈时间依赖性增加。MTT结果显示细胞存活率呈降低趋势;添加3-甲基腺嘌呤刺激后细胞活性减弱、存活率降低。结论间歇循环张力刺激下终板软骨细胞表型逐渐丧失;自噬相关基因LC3与Beclin.1表达明显上调,但细胞活性降低;抑制自噬水平可降低细胞存活率,提示自噬参与了间歇循环张力诱导的终板软骨细胞退变过程。
俞云飞徐宏光王弘张巍熊寿良张敏涂成东宋俊兴张晓玲
关键词:椎间盘退行性变自噬
Sox9基因在人颈椎椎体终板软骨细胞退变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2012年
目的:观察Sox9基因在人颈椎椎体终板软骨细胞退变模型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人颈椎终板软骨细胞退变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7~11月在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脊柱外科住院接受前路椎体次全切手术的颈椎病患者和颈椎骨折或脱位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12例)和颈椎病组(18例),建立人颈椎椎体终板软骨细胞退变模型。运用RT-PCR法检测终板软骨细胞退变过程中Sox9、Ⅱ型胶原及蛋白多糖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原代终板软骨细胞大部分呈圆形,而颈椎病组原代终板软骨细胞呈梭形为主;与对照组相比,Sox9基因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t=17.973,P<0.01),受其调控的蛋白多糖及Ⅱ型胶原基因基因mRNA的表达均相应减低(t=15.685、9.264,P值均<0.01);Sox9基因mRNA与蛋白多糖基因及Ⅱ型胶原基因mRNA的表达均存在正相关(r=0.976、0.958,P值均<0.01)。结论:Sox9基因在人颈椎终板软骨细胞退变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调节Sox9基因在人颈椎终板软骨细胞中的表达可能是治疗人颈椎椎间盘退变的一条新途径。
程加峰徐宏光王弘彭红心吕坤
关键词:软骨细胞SOX9蛋白聚糖类
人颈椎椎体终板软骨细胞退变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建立人颈椎椎体终板软骨细胞退变模型,观察人正常颈椎椎体和退变颈椎椎体终板软骨细胞的形态及表征。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49例颈椎骨折、脱位(19例)及颈椎病(30例)患者术中取出的颈椎终板软骨,用酶消化法分别分离培养人正常颈椎椎体终板软骨细胞(对照组)和退变颈椎椎体终板软骨细胞(颈椎病组);用倒置显微镜和HE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甲苯蓝染色及反转录-PCR(RT—PCR)法对终板软骨细胞进行鉴定;RT—PCR法检测终板软骨细胞特征性基因蛋白多糖、Ⅱ型胶原及Ⅰ型胶原的表达。结果人颈椎椎体终板软骨细胞表达特征性蛋白多糖、Ⅱ型胶原及Ⅰ型胶原,其生长情况及细胞表型类似于关节软骨细胞。对照组原代终板软骨细胞以多角形为主,增殖速度较快;而颈椎病组原代终板软骨细胞以梭形为主,细胞增殖速度较慢。颈椎病组原代终板软骨细胞表达的蛋白多糖基因(0.695±0.052)和Ⅱ型胶原基因(0.726±0.035)均低于对照组(0.950±0.032、0.907±0.078,t=7.263、3.681,P=0.002、0.021),Ⅰ型胶原基因则高于对照组(0.795±0.028比0.552±0.070,t=-5.560,P=0.005)。结论成功建立了人颈椎椎体终板软骨细胞退变模型,为椎间盘退变机制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细胞学基础,解决了以前一直以动物细胞模型为研究对象的局限性。
徐宏光彭红心程加峰吕坤
关键词:软骨细胞蛋白聚糖类胶原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在终板软骨细胞体外自然退变模型中的表达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Wnt/β-联蛋白( catenin )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在终板软骨细胞自然退变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分离培养大鼠终板软骨细胞,建立终板软骨细胞体外自然传代退变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 P2代细胞)、自然传代组( P5代细胞)及wnt信号通路抑制组,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HE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检测终板软骨细胞表型改变。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细胞中Ⅱ型胶原、蛋白多糖、SOX-9基因及β-catenin的表达变化;免疫印迹检测β-catenin蛋白表达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β-catenin在细胞内的表达与定位。结果随着自然传代的进行终板软骨细胞表型逐渐丢失;P5代终板软骨细胞较P2代细胞Ⅱ型胶原(P5/P2=0.11,P=0.0039)、蛋白多糖(P5/P2=0.32,P=0.0046)及SOX-9(P5/P2=0.58,P=0.0168)表达明显降低,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β-catenin(P5/P2=1.62,P=0.0082)表达明显增高;抑制wnt 信号通路后β-catenin (XAV-939/P5=0.23,P=0.0017)表达降低,Ⅱ型胶原(XAV-939/P5=2.60,P=0.0180)、蛋白多糖(XAV-939/P5=2.56,P=0.0041)及SOX-9(XAV-939/P5=1.47,P=0.0382)表达增高。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见P5代终板软骨细胞较P2代中β-catenin表达增高且明显入核,抑制wnt信号通路后β-catenin表达明显减少。结论β-catenin基因在终板板软骨细胞体外退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可能保护终板软骨的退变。
郑权徐宏光张晓玲王弘汪景王传东宋俊兴熊寿良赵泉来
关键词:椎间盘软骨细胞信号传递细胞衰老
蛋白激酶C对软骨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0年
蛋白激酶C(PKC)属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广泛分布于机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中,是肌醇磷脂信号通路的中心环节,PKC活化与细胞的多种生物学效应有关。软骨细胞是关节软骨中唯一的细胞,负责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更新并维持其完整,与细胞外基质一起共同维持软骨结构和功能。PKC通过自身信号通路或与其他信号通路共同调节软骨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凋亡、死亡及代谢,并调节细胞外基质合成与降解及软骨中无机焦磷酸盐代谢环路,从而对软骨生长发育及退变产生重要影响。PKC可能成为软骨相关性疾病临床用药的治疗新靶点。该文就近年来PKC对软骨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程加峰徐宏光
关键词:蛋白激酶C信号通路软骨软骨细胞
细胞凋亡与软骨终板钙化的关系被引量:3
2010年
软骨终板钙化是一自然退变过程,异常应力、营养通道障碍、炎性细胞因子和细胞凋亡等因素均可加速其钙化,其中细胞凋亡起着主要作用。近年研究证实,细胞凋亡过程实际上是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不可逆性有限水解底物的级联放大反应过程,软骨终板细胞主要经一氧化氮途径和Fas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导致软骨终板营养通道障碍、细胞外基质合成减少和细胞密度降低,并形成恶性循环,加重软骨终板钙化。导致软骨终板细胞凋亡的具体信号转导通路和相关基因,尚待进一步研究。该文就细胞凋亡与软骨终板钙化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彭红心徐宏光
关键词:细胞凋亡凋亡途径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