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28024)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刘威威戴天耘戴亚蕾姬果陈春霞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导
  • 1篇信号转导和转...
  • 1篇信号转导和转...
  • 1篇选择素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氧化型
  • 1篇氧化型低密度
  • 1篇氧化型低密度...
  • 1篇氧化型低密度...
  • 1篇真核
  • 1篇真核表达
  • 1篇脂蛋白
  • 1篇转导
  • 1篇转录
  • 1篇转录激活

机构

  • 2篇同济大学

作者

  • 2篇戴亚蕾
  • 2篇戴天耘
  • 2篇刘威威
  • 1篇尹岚
  • 1篇陈春霞
  • 1篇姬果
  • 1篇尹艳林

传媒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白细胞介素10对血管内皮细胞E选择素和血凝素样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0对人血管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E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血凝素样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的影响,探讨白细胞介素10抗动脉粥样硬化可能的机制。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四组进行不同处理24 h:即空白对照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组、白细胞介素10组和白细胞介素10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联合刺激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黏附分子E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变化;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血凝素样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经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24 h后,其表面的黏附分子E选择素表达量显著增加了20%,血凝素样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的表达量也显著增加了25%,而同时加入白细胞介素10联合刺激组E选择素和血凝素样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的表达量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组比较均出现显著下降(分别为20%和40%),回到基线水平。而单独使用白细胞介素10对E选择素及血凝素样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的表达没有影响;本实验未能检测到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结论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能通过下调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抑制单核-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对血管内皮细胞发挥保护作用;同时降低血凝素样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的表达,减少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细胞活化,这些可能是白细胞介素10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姬果尹岚刘威威戴天耘陈春霞戴亚蕾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白细胞介素10细胞间黏附分子1E选择素
SOCS3过表达细胞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建立体外高表达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蛋白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的细胞模型,为进一步研究SOCS3在炎症因子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研究手段。方法通过RT-PCR克隆SOCS3的编码片段,连接至pIRES2-EGFP真核表达质粒,经测序鉴定后,转染至293T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测转染效率,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SOCS3表达情况,同时检测SOCS3高表达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磷酸化的影响。结果经测序证实,pIRES2-EGFP-SOCS3重建质粒中的SOCS3序列完全正确,转染后细胞中可见明显绿色荧光,且SOCS3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显著增加,过表达SOCS3可显著抑制由LPS诱导的STAT3的磷酸化。结论成功构建SOCS3基因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获得高表达具有功能性SOCS3分子。该细胞模型建立为进一步研究SOCS3的调节机制提供了有利工具。
戴天耘尹艳林刘威威戴亚蕾
关键词:基因克隆真核表达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