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829)

作品数:15 被引量:47H指数:4
相关作者:赵宇马莉吴亮亮王云林福星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基因
  • 6篇壳聚糖
  • 4篇自体
  • 4篇基因治疗
  • 3篇蛋白
  • 3篇生物相容
  • 3篇生物相容性
  • 3篇缺损
  • 3篇转染
  • 3篇羟基磷灰石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生长
  • 3篇细胞生长因子
  • 3篇纤维细胞
  • 3篇纤维细胞生长...
  • 3篇缓释
  • 3篇碱性成纤维
  • 3篇碱性成纤维细...
  • 3篇碱性成纤维细...
  • 3篇骨缺损

机构

  • 14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5篇赵宇
  • 5篇马莉
  • 4篇葛学武
  • 4篇汪谟贞
  • 4篇林福星
  • 4篇王云
  • 4篇吴亮亮
  • 2篇张彩云
  • 2篇汪新伟
  • 1篇丁浩
  • 1篇孙军
  • 1篇董洲
  • 1篇谢娟
  • 1篇吕洪磊
  • 1篇杨文秀
  • 1篇曾琨
  • 1篇顾玉芳
  • 1篇包丹丹

传媒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组织工程与重...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Chines...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体骨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修复牙槽嵴裂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18年
观察自体髂骨松质骨联合血小板纤维蛋白修复牙槽嵴裂的临床效果。对20例牙槽嵴裂的患者采用自体髂骨松质骨填充牙槽裂隙,其中10例采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复合自体髂骨松质骨填充(实验组);另10例单一自体髂骨松质骨填充(对照组)。术后通过CT三维重建图片,来观察植骨区各个时间点骨吸收的情况以及术后的临床效果。通过CT三维重建,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可明显地观察到对照组比实验组有更明显的骨吸收,术后效果良好者实验组7例(70%),对照组4例(4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髂骨松质骨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相对于单一骨移植对牙槽嵴裂修复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蒋思静荣洁琳汪新伟马莉吴亮亮贾大平赵宇
关键词: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牙槽嵴裂自体髂骨
缓释FGF2基因壳聚糖核壳微球提高颗粒脂肪移植存活率的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构建一种缓释FGF2基因的“核壳”结构的壳聚糖缓释微球,“核”是包埋FGF2基因质粒的巯基烷基化壳聚糖(TACS)、“壳”是羟丁基壳聚糖(HBC)。探讨该壳聚糖核壳微球对颗粒脂肪移植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制备HBC@TACS-pFGF2-EGFP壳核缓释微球,检测该壳核结构包载基因相较于核结构包载基因缓释的释放规律。Western-blot检测该缓释微球体外转染293T细胞后表达FGF2蛋白的情况。取18只新西兰白兔用于颗粒脂肪移植实验。兔左耳作为实验组,移植2 mL脂肪颗粒和HBC@TACS-pFGF2-EGFP,兔右耳作为对照组,移植2 mL脂肪颗粒和HBC@TACS-空载质粒。分别于颗粒脂肪移植术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切取标本,并行大体观察、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移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脂肪移植成活率及新生血管密度。结果 HBC@TACS-pFGF2-EGFP在体外可缓慢释放pFGF2-EGFP基因,而且在转染293T细胞后可成功表达FGF2蛋白。颗粒脂肪移植术后不同时间点取材,发现移植后的脂肪组织体积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小,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组的脂肪移植成活率均大于对照组(P<0.05);HE染色显示,实验组的新生脂肪组织细胞排列较对照组更为规则;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实验组脂肪组织的新生血管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缓释FGF2基因的HBC@TACS-pFGF2-EGFP微球可提高颗粒脂肪移植存活率。
马莉蒋思静贾大平赵宇
关键词:基因治疗颗粒脂肪移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治疗糖尿病兔皮肤溃疡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对糖尿病动物模型皮肤创面的治疗作用及疗效。方法将2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4只)、糖尿病模型组(4只)、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rhEGF)组(4只),PRF组(8只),将糖尿病模型组、rhEGF组、PRF组建立糖尿病动物创面模型,4组动物创面分别予以1%碘伏清创、1%碘伏清创、rhEGF外敷、PRF外敷。观察各组创面面积及容积变化情况,标本予以HE染色观察创面组织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标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计算VEGF平均光密度。结果干预后3、7 d显示,rhEGF组、PRF组创面面积和容积缩小的速度高于空白对照组及糖尿病模型组(P<0.05)。第2、3周末大体病理观察rhEGF组、PRF组创面组织表皮覆盖完全,真皮结构致密,皮肤结构基本恢复正常,有大量毛细血管存在。第2、3周末标本VEGF平均光密度蛋白含量,rhEGF组、PRF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P<0.05)。结论 PRF可显著促进糖尿病兔皮肤创面的愈合。
汪新伟荣洁琳蒋思静马莉贾大平吴亮亮赵宇
关键词:PRF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糖尿病溃疡难治性溃疡
羟丁基壳聚糖-巯基烷基化壳聚糖质粒核壳结构制备及其在体内外缓释基因的研究
2014年
目的 制成以羟丁基壳聚糖(HBC)为壳,以巯基烷基化壳聚糖(TACS)包埋基因质粒为核的核壳结构,探讨其作为缓释基因载体的可行性.方法 TACS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pEGFP)以复凝聚法制成纳米微球作为核结构(TACS/pEGFP),然后与温敏性HBC混合包裹以及冷冻干燥合成羟丁基壳聚糖-巯基烷基化壳聚糖/pEGFP(HBC-TACS/pEGFP)核壳结构;利用动态光散射仪器、透射电镜对核及核壳结构进行表征.凝胶电泳实验检测复合基因纳米粒子对pEGFP的携载以及保护作用.对HEK293T细胞和小鼠的骨骼肌进行体外和体内转染,检测基因复合纳米粒能否作为缓释基因载体.结果 HBC-TACS/pEGFP纳米微球多呈球形,粒径为(317.6±55.9) nm,表面Zeta电位为(2.3 ±1.1) mV,可有效保护pEGFP免受DNase I的降解.在体外转染经流式细胞仪测定,HBC-TACS/pEGFP的基因转染率为(8.00±5.69)%,明显小于TACS/pEGFP[(37.66±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在小鼠体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核壳结构组EGFP荧光蛋白表达量逐渐增加,第45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HBC-TACS/pEGFP的荧光强度强于TACS/pEGFP.结论 HBC-TACS/pEGFP可以作为基因载体并且在体内有缓释基因,延长基因表达的作用.
王云林福星汪谟贞葛学武赵宇
关键词:壳聚糖缓释基因载体转染
影响大鼠自体脂肪组织移植后留存体积的变量因素
2019年
背景:自体颗粒脂肪组织移植后高且不稳定的吸收率限制了其临床运用,除早期建立血供的方法外,寻找新的提升存活率的途径尤为重要。目的:从细胞凋亡角度探究机械剪切及抗凋亡药物依达拉奉对自体脂肪组织移植后体积留存的影响。方法:实验方案经安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取4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A、B、C3组,模拟临床自体脂肪组织移植行大鼠脂肪组织移植。A组为对照组,6只大鼠,移植中给予脂肪组织130次基础剪切次数;B组又细分为B1、B2和B3组,分别给予脂肪组织230,330,及430次机械剪切;C组细分为C1、C2和C3亚组,分别注射给予脂肪0.1%、0.2%及1%浓度依达拉奉1mL处理5min后,再给予脂肪组织130次剪切次数。于脂肪组织移植后即时(术中收获脂肪时留取)及1,4,8周取标本,对标本形态学特征及体积观察记录、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组织学改变、应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比较各组脂肪细胞凋亡比例。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比较:B组移植后即时和1周时标本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增多,移植物吸收速率快;移植后4,8周时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脂肪细胞体积大小不一、排列紊乱,移植物留存体积减少(P<0.05);C1和C2组移植后即时和1周时标本的细胞凋亡比例明显降低,移植后4,8周时脂肪细胞形态较规则、体积较一致、可见较多血管增生、移植物留存体积明显增多(P<0.05);②C3组移植后脂肪吸收率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由此得出结论,自体脂肪组织移植中,机械剪切会减少移植后脂肪组织的留存体积,一定浓度的抗凋亡药物依达拉奉能增加移植后脂肪组织的留存体积。
贾大平马莉吴亮亮赵宇
关键词:脂肪细胞脂肪组织
壳聚糖辐射裂解制备基因载体及其体外转染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高分子量壳聚糖乙酸溶液在钴60伽马射线辐照下,壳聚粕分子链发生辐射裂解吸收剂量在50kGY以内时,壳聚糖分子量随吸收剂量增加而下降.当吸收剂量为30kGy时,分子量下降一个数量级.通过复凝聚法,辐射裂解得到的低分子量壳聚糖可以有效负载顶粒pEGFP,形成稳定、低毒、粒径为200-300nm的壳聚糖/质粒复合纳米粒.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对复合纳米粒在体外Hela细胞中的转染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辐射裂解得到的低分子量壳聚糖为载体的质粒,其转染性能优于以天然高分子量壳聚糖为载体的质粒.载体壳聚糖分子量越低,其负载质粒的转染效果越好.本工作为高效低毒的壳聚糖基基因转染载体的制备提供一个绿色、简单的方法.
林福星曾琨杨文秀汪谟贞荣洁琳谢娟赵宇葛学武
关键词:壳聚糖生物相容性基因转染
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在骨组织工程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骨修复与再生是骨科、整形外科、口腔科等常见的临床问题.目前修复骨缺损的方法有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及人工合成骨修复等。虽然自体骨移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诱导性及骨传导性被认为现有的较理想的骨修复方式.但仍存在供骨来源受限、取骨创伤及植骨后并发症多等缺陷[1]。异体骨移植也具有良好的骨诱导作用,但其易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及潜在传播疾病的危险等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应用[2]。
王云赵宇
关键词: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骨组织工程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生物相容性
高剂量维生素C促进大鼠自体脂肪移植成活被引量:2
2022年
背景:脂肪移植常应用于软组织填充、再造、重建及美容等,但脂肪移植的成活率差异较大,寻找提高脂肪移植成活率的方法成为研究重点。目的:探究自体脂肪移植后给予不同剂量维生素C对脂肪移植成活的影响。方法:2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低剂量维生素C组、高剂量维生素C组、超高剂量维生素C组及对照组,每组5只。取出各组大鼠腹腔肠系膜脂肪,适当处理后取0.8 g颗粒脂肪移植于背部皮下直径1 cm囊袋中,术后连续7 d前3组分别腹腔注射50,150,1000 mg/d的维生素C溶液1 mL,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移植后8周将大鼠安乐死,取出移植物,剥除粘连纤维结缔组织后进行大体观察、称移植物留存质量、苏木精-伊红染色、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结论:①3个维生素C组的脂肪质地较对照组柔软,表面有更多的细小血管,脂肪移植物质量均大于对照组,且以高剂量维生素C组效果最明显(P<0.001);②3个维生素C组均可减少囊泡形成,高剂量维生素C组、超高剂量维生素C组在减轻炎性浸润及纤维化上更显著(P<0.05);③高剂量维生素C组、超高剂量维生素C组的毛细血管密度较大,均高于对照组(P<0.001);④结果表明,高剂量维生素C可以提高大鼠自体脂肪的毛细血管密度及留存质量,减轻炎性浸润及纤维化程度,减少囊泡形成。
项鑫健柳芳吴亮亮贾大平陶越赵政男赵宇
关键词:维生素C自体脂肪移植最适剂量
携载BMP4基因的核壳结构纳米粒子修复兔桡骨临界骨缺损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将改性的壳聚糖包裹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质粒形成核壳结构,以明胶海绵为此纳米粒子载体,探究其对兔桡骨临界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每只兔子的左右前肢按随机法分为负载BMP4质粒核壳结构组(TACS@EG-HBC/p BMP4/G组)、负载BMP4质粒核结构组(TACS/p BMP4/G组)和对照组。在双侧桡骨制备长约18 mm的完全性临界骨缺损,分别植入含有TACS@EG-HBC/p BMP4或TACS/p BMP4的明胶海绵,对照组仅植入单纯的明胶海绵。术后2、4、8、12周取标本做分别处理,检测缺损部位的大体标本、骨密度及骨矿物质含量、X线、HE染色、免疫组化法、生物力学。结果 24只兔子均纳入分析,术后切口未见感染、化脓等症状。大体标本示:TACS@EG-HBC/p BMP4/G组骨缺损完全骨化修复;骨密度及骨矿物质含量显著高于TACS/p BMP4/G组和对照组(P<0.05);X线示:术后12周骨缺损处已完全修复,骨髓腔已再通;HE染色结果显示:新生骨小梁相互连接成板层骨;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MP4棕色蛋白染色明显;生物力学测定结果显示:所形成的新生骨与正常骨组织生物力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ACS@EG-HBC/p BMP4/G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成骨能力。
荣洁琳林福星汪谟贞葛学武赵宇
关键词:壳聚糖基因治疗骨形态发生蛋白4
羟基磷灰石/壳聚糖/聚乳酸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和聚乳酸通过原位生成法和溶液共混法制备三元纳米复合支架材料,将293T细胞接种于该支架材料。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材料的结构及细胞在该支架材料中黏附、生长、增殖等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以及体外物理性能检测。体外实验证实该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丰富的孔隙率、良好的力学性能等优点,对进一步开发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应用与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吕洪磊张彩云顾玉芳王云赵宇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壳聚糖聚乳酸骨组织工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