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226702)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于文华黎红胜陈志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篇数据压缩
  • 1篇同步采集
  • 1篇钻井
  • 1篇钻井技术
  • 1篇系统设计
  • 1篇井下
  • 1篇参数优化
  • 1篇大容量
  • 1篇大容量存储

机构

  • 2篇中国石油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1篇陈志学
  • 1篇黎红胜
  • 1篇于文华

传媒

  • 1篇钻采工艺
  • 1篇测控技术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虚拟强度指数法钻井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1
2012年
针对影响钻井速度的各种不同钻井参数,提出了利用虚拟强度指数法对钻井参数进行优化的新方法。通过建立虚拟强度指数优化的数学模型,利用现场录井对实际钻井参数时时采集的数据,经过专用软件计算得出虚拟强度指数法曲线,钻井操作人员根据该曲线变化情况及时对钻井参数进行优化和调整,确保钻头一直处于最佳破岩状态。虚拟强度指数法消除了人为的影响因素,使参数优化结果更为准确。经过现场多口井的试验应用,虚拟强度指数法能有效分析判断井下钻头的工作状况,根据钻井速度的变化来调整钻井参数,提高了钻头破岩效率,实现了提高钻井速度的目的。
陈志学黎红胜黎红胜于文华于文华程荣超蒋芸
关键词:参数优化钻井技术
井下三轴振动信号同步采集与大容量存储系统设计被引量:5
2012年
随钻三轴振动信号同步采集和大容量数据实时存储一直是钻井工程中的难点。设计一种基于AD7980级联的三轴振动信号同步采集电路,以M25P64作为基本存储器,采用SPI总线硬件扩容与软件压缩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井下大容量数据存储。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能够满足在井下200 h不间断情况下三轴振动信号同步采集和数据存储实际需要。
曾强艾维平贾衡天朱平阳
关键词:同步采集大容量存储数据压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