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11-1001-03)

作品数:4 被引量:44H指数:3
相关作者:任长虹吉训明张迪朱榆红季泰令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昆明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缺血
  • 3篇灌注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脑缺血
  • 2篇灌注损伤
  • 1篇低灌注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新生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反应
  • 1篇预适应
  • 1篇肢体
  • 1篇缺血预适应
  • 1篇卒中
  • 1篇卒中后
  • 1篇慢性
  • 1篇慢性脑低灌注
  • 1篇免疫
  • 1篇脑低灌注

机构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附...

作者

  • 4篇任长虹
  • 3篇吉训明
  • 1篇王鹏成
  • 1篇季泰令
  • 1篇韩剑虹
  • 1篇朱榆红
  • 1篇张迪
  • 1篇李馨蕊
  • 1篇张安波
  • 1篇李宁
  • 1篇韩荣荣

传媒

  • 3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山东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缺血性卒中后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4年
缺血性卒中占卒中的60%80%,目前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治疗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有效的药物只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由于 rt-PA 的应用受到时间窗的限制,90%以上缺血性卒中发生后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故缺血性卒中发生后,如何减轻缺血损伤及促进缺血区域神经功能恢复成为治疗的研究热点。目前血管新生是缺血性卒中功能恢复期治疗的主要策略之一[1-3]。笔者对血管新生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及促进血管新生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王鹏成任长虹季泰令吉训明
关键词:卒中血管新生
重复肢体远隔缺血适应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重复肢体远隔缺血适应(LRIC)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单次LRIC组、多次LRIC组,后三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法建立大脑低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双侧劲总动脉不予结扎。术后3天时,单次LRIC组进行1次LRIC,具体方法为采用纱布条绑扎双侧下肢完全阻断股动脉血流,绑扎10 min,松开10 min,每次3个循环;多次LRIC组每天进行LRIC 1次,连续6周。LRIC结束后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逃避潜伏期及目标象限时间百分比,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海马CA1区脑血流,电镜观察海马CA1区轴索及血管的超微结构。结果假手术组、多次LRIC组逃避潜伏期均短于模型组和单次LRIC组,目标象限时间百分比均长于模型组和单次LRIC组,组间比较P<0.05或<0.01。假手术组、模型组、单次LRIC组、多次LRIC组海马CA1区相对脑血流分别为100%、(61.3±11.7)%、(59.5±13.1)%、(80.2±14.6)%,假手术组、多次LRIC组均高于模型组和单次LRIC组(P均<0.05)。模型组海马CA1区血管内皮不光滑、基底膜增厚、周围明显水肿,轴索明显断裂、板层分离;多次LRIC组上述改变明显减轻。结论重复LRIC可改善慢性脑血流低灌注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增加海马区血供、抑制海马区微血管损伤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张安波李宁韩荣荣任长虹
关键词:慢性脑低灌注
远隔缺血预适应脑保护的实施方式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4年
缺血性脑血管病虽然从基础到临床的研究十分广泛,但真正意义上实现基础转化到临床者极少。1986年,Murry等[1]提出,预先给予一个器官短暂非致死性的轻度缺血处理后,会对以后致死性的缺血产生耐受,称之为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1993年,Przyklenk等[2]报道了一个器官的短暂缺血会诱导另一器官的缺血耐受,称之为远隔器官缺血预适应(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通过对远隔脏器或组织行短暂、非致死性的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从而使被保护脏器能够耐受之后较长时间IR损伤,这是一种内源性保护机制。在临床操作中, RIPC易于掌握,可控性强,操作简便,临床运用前景广泛。笔者将RIPC的实施方式、对组织器官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李馨蕊任长虹吉训明韩剑虹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炎性反应过程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7
2013年
脑缺血诱导的再灌注损伤是由多种机制参与的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学过程,主要包括自由基过度形成、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细胞内钙超载和炎性反应等多种机制。这些因素之间又互相影响,进一步促进脑缺血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功能破坏。
张迪任长虹吉训明朱榆红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性反应免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