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7JC751005)

作品数:12 被引量:40H指数:4
相关作者:熊辉刘丹邓卫望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主题

  • 8篇翻译
  • 6篇诗歌
  • 5篇译诗
  • 4篇新诗
  • 4篇中国新诗
  • 3篇诗歌形式
  • 2篇语境
  • 2篇诗歌翻译
  • 2篇文化语境
  • 2篇误译
  • 2篇翻译标准
  • 2篇翻译风格
  • 2篇翻译活动
  • 2篇翻译思想
  • 1篇多元互补论
  • 1篇新诗文体
  • 1篇演进
  • 1篇意象
  • 1篇意象翻译
  • 1篇意译

机构

  • 12篇西南大学

作者

  • 11篇熊辉
  • 2篇刘丹
  • 2篇邓卫望

传媒

  • 2篇西华大学学报...
  • 1篇兰州学刊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北京社会科学
  • 1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郭沫若学刊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天津外国语学...
  • 1篇重庆文理学院...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8篇2009
  • 3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译介学与中国现代诗学体系的拓展被引量:1
2009年
现代诗学的学科建设讨论已经渐入佳境,也引起外界一定的关注。本来按照我们的设想,准备今年结束这场讨论。但是现在看来,好像欲罢不能。稿件源源不断,参与讨论的学者正在兴头上。本期刊发的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发表了作者的见解。这些见解也许不够成熟,不够全面,然而都有新意,可以引发人们的回顾与前瞻,可以在推进学科建设上给大家留下思考的空间。张德明提出现代诗学要实现从"转益多师"到"自成一体"的转变,强调了现代诗学的民族属性;而曹万生则从现代诗学发端于现代汉语的引入,提出现代诗学与古代诗学的若干异质。向天渊和熊辉分别从"和合学"和"译介学"来打望现代诗学,他们的文章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下期的讨论,我们还会发表一些类似文章。要将讨论深入下去,就要保证学术自由(Academic freedom)。诚如苏格拉底所说,自由地追随一种论点,是建设性的学术活动所必不可少的。批判性思想总是威胁着普遍的流行观念的存在。维护学术自由不只是为了维护学者的权利,更是为了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长远利益。本期杨景龙的《新诗名家与中国古典诗学》,其实也是在呼应现代诗学学科建设讨论,虽然作者本身不见得是这样想的。杨景龙是古代文学专家,由他来梳理新诗名家与古典诗学的关系应该是有一定说服力的。
熊辉
关键词:译介学诗学体系现代诗学比较文学语言研究中国新诗
译诗对冰心诗歌创作和翻译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对冰心诗歌创作的研究本无新意,但从译介学的角度对之加以论证的却不多见。本文在论述泰戈尔对冰心诗歌创作的影响实质上是郑译泰诗的影响的基础上,主要论述了阅读郑译本《飞鸟集》对冰心诗歌形式内容和语言意象的影响,并探讨了阅读译诗建立起来的翻译文学概念对冰心后来翻译思想和翻译实践的影响。
邓卫望熊辉
关键词:意象诗歌翻译
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标准理论的演进被引量:4
2008年
翻译标准理论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历史脉络,但缺少清晰的勾勒与合理的评判。有鉴于此,本文从各时期重要的翻译标准理论入手,勾勒出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理论演变的历史。
刘丹熊辉
关键词:翻译标准翻译思想翻译风格
五四新文化语境与《新青年》的译诗被引量:8
2009年
本文从五四时期的"革命"语境、传播媒介的发展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新青年》译诗热潮兴起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翻译数量、原作国别、诗歌形式、译者队伍等方面论述了《新青年》译诗的特征,并由此突出了译诗与新诗发展的关系。
熊辉
关键词:译诗
论译诗是外国诗歌影响中国新诗的中介被引量:1
2009年
学术界经常讨论外国诗歌对中国新诗文体以及创作的影响,却往往忽略了处于二者之间的译诗的中介作用。本文从两个层面论述了译诗是外国诗歌影响中国新诗的中介:译诗是外国诗歌影响中国新诗文体的中介;译诗是外国诗歌影响中国新诗创作的中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新诗及创作的发展对译诗的促进作用,由此也突出了诗歌翻译与创作的互动关系。
熊辉
关键词:译诗翻译过程新诗文体
外国诗歌的“翻译体”与中国新诗的形式建构被引量:5
2010年
文章主要探讨了外国诗歌的翻译体对中国新诗形式建构产生的影响:翻译体最早实践了中国新诗革命的形式主张,是新诗形式的理想"范本";翻译体是中国新诗自身的一种文体形式,参与并支持了中国新诗的形式建设;作为特例,外国诗歌的"第三种"翻译体影响了众多诗人的创作和形式选择。
刘丹熊辉
关键词:诗歌形式创作语境
简论《小说月报》的译诗被引量:5
2009年
五四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旧的诗学体系在“转型”的文化语境中面临着生存的挑战,新的诗歌观念正在背离传统和借鉴外国的道路上摸索行进;同时,传统诗歌价值体系的解构导致了中国新诗审美取向的多元化,各社团纷纷创办刊物来彰显自己的诗歌理念。
熊辉
关键词:译诗中国新诗传统诗歌诗歌发展文化语境
试论形式之维的诗歌误译被引量:4
2009年
误译是翻译研究的关键词,但以往的相关研究多是围绕语言和意义这两个层面展开的,很少有人论及形式之维的误译。诗歌文体形式的特殊性决定了误译不仅仅指涉语言、意义和文化,还应该包括文体形式。诗歌形式误译的普遍性是由诗歌形式和内容的特殊性以及翻译活动本身的局限性决定的。
熊辉
关键词:误译诗歌形式翻译活动文化语境
论穆旦的诗歌翻译观被引量:1
2009年
穆旦译诗主张在意译基础上直译和意译有机结合,对原诗有意识地进行创造性叛逆,尽量使用本国词汇句法,适当采用欧化句式,注重形式和意象的翻译。在文学翻译上作出了巨大成就,也为我国的翻译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邓卫望
关键词:意译创造性叛逆审美习惯意象翻译
简论创造社的诗歌翻译
2009年
对五四新文化语境中的翻译诗歌展开讨论是译介学关注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创造社创办的刊物为依托,以分析创造社译诗热潮兴起的原因为切入点,从翻译数量和国别、诗歌形式、译诗的"普罗"文学色彩和译者队伍以及译诗思想等方面论述了创造社译诗的特征,并由此突出了译诗与新诗发展的关系。
熊辉
关键词:创造社翻译活动译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