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新型环保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AE201035)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庞绍平孙瑜杨子润林玲茅奕舒更多>>
相关机构:盐城工学院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新型环保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篇显微组织
  • 2篇磨损
  • 2篇合金
  • 1篇氧化物
  • 1篇室温
  • 1篇镁合金
  • 1篇镁基
  • 1篇镁基复合材料
  • 1篇磨损行为
  • 1篇耐磨
  • 1篇耐磨性
  • 1篇金属
  • 1篇金属基
  • 1篇金属基复合
  • 1篇金属基复合材...
  • 1篇环境温度
  • 1篇共晶
  • 1篇过共晶
  • 1篇过共晶AL-...
  • 1篇合金化

机构

  • 5篇盐城工学院
  • 3篇江苏大学

作者

  • 5篇杨子润
  • 5篇孙瑜
  • 5篇庞绍平
  • 2篇茅奕舒
  • 2篇林玲
  • 1篇王树奇
  • 1篇宋娟

传媒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兵器材料科学...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环境温度对AZ91D和AM60B镁合金磨损行为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研究AZ91D和AM60B两种镁合金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磨损行为。结果表明,两种镁合金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随着载荷的增大,磨损率的变化规律相似,都出现从轻微磨损到严重磨损的磨损转变,且临界转变载荷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提前。在200℃低载荷时,出现超低磨损率的现象,归因于厚的机械混合层的形成。足够的基体强度能有效的发挥机械混合层的作用,但是摩擦热和高温会使基体软化,且变形过程中β相会被打碎形成细小的颗粒,使基体强度降低。低温下,严重磨损是机械混合层和基体共同剥落的结果,高温时是磨损表面严重塑性变形和塑性屈服。
杨子润孙瑜庞绍平林玲
关键词:镁合金磨损环境温度
Mg-Al-TiO_2体系反应烧结新型镁基复合材料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Mg-Al-TiO2体系,通过反应烧结制备了原位生成的Al3Ti、MgO和Al2O3颗粒混合增强的新型镁基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的烧结工艺对复合材料物相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Mg,Al和TiO2混合粉末反应烧结可以获得致密的Al3Ti、MgO和Al2O3颗粒混合增强的复合材料。Al3Ti、MgO和Al2O3颗粒均原位生成,Al3Ti颗粒粒度约为5μm,均匀分布在基体中;MgO和Al2O3颗粒粒度为纳米级,但是团聚分布。最佳的工艺为反应温度850℃,保温45min;若温度偏低,反应不完全,温度偏高,大量偏析和团聚出现。
杨子润茅奕舒庞绍平孙瑜林玲
关键词:金属基复合材料
摩擦氧化物在钢的高温磨损中的形成和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销盘式磨损试验机对3Cr3Mo2V铸钢和3Cr13钢在环境温度200℃和400℃进行干滑动磨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摩擦氧化物对高温磨损行为和磨损机制有显著的影响,而摩擦氧化物的减磨作用取决于其数量和基体状况,并与钢的成份和显微组织密切相关.3Cr3Mo2V铸钢在200℃形成少量摩擦氧化物,对于回火屈氏体和回火马氏体可以完全阻止金属-金属粘着,为氧化轻微磨损;对于回火索氏体,由于基体硬度低导致大量塑性变形,加速氧化物剥落,为氧化磨损;3Cr13钢中高的铬含量阻碍摩擦氧化物的形成,200℃为粘着磨损,400℃由于基体的热软化,为氧化磨损.回火屈氏体磨损量最低,回火索氏体最高.
杨子润王树奇孙瑜庞绍平
关键词:显微组织高温
显微组织对4Cr5MoSiV1钢室温和高温耐磨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销盘式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对不同显微组织的4Cr5MoSiV1钢在25℃和400℃下进行了干磨损试验,研究了显微组织对其耐磨性的影响,并探讨了磨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4Cr5MoSiV1钢在室温下主要为粘着磨损,其耐磨性不仅取决于材料的硬度,还与其断裂抗力有关;400℃时的磨损为氧化磨损,但已超越了Quinn型氧化轻微磨损,其耐磨性取决于材料的硬度、韧性以及热稳定性。室温耐磨组织应具有高的硬度和一定的断裂抗力,而高温耐磨组织应具有高的硬度和热稳定性及一定的韧性。
杨子润孙瑜茅奕舒庞绍平
关键词:4CR5MOSIV1钢耐磨性显微组织
变质及合金化对过共晶Al-20%Si合金组织及磨损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对过共晶Al-20%Si合金进行变质和合金化处理,并在不同环境温度下进行摩擦磨损测试。结果表明,经过Cu-P中间合金变质后的初晶Si相和共晶Si相明显细化和钝化,再添加1.5%Zr(质量分数)后初晶Si相的粒径更小,为20-40μm,且趋于球形。共晶Si相呈纤维状或短棒状,长度明显变短(≤50μm)。以上3种合金随环境温度的升高都出现了从轻微磨损到严重磨损的转变,且转变载荷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室温下3种合金的磨损曲线差异不大,但在较高的环境温度下,经变质和合金化处理后,发生磨损转变的载荷明显减小,细化的初晶和共晶Si相提高了合金的性能,特别是高温耐磨性能。这归因于细化的Si相避免了应力集中和磨损过程中的直接破碎化,在高温磨损阶段磨损表面易形成机械混合层,阻碍合金与对磨副的直接接触,降低磨损率。
杨子润庞绍平孙瑜宋娟
关键词:过共晶AL-SI合金变质处理合金化磨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