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8-0657)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郑少江郭峻莉郑少萍陈少兴王才春更多>>
- 相关机构:海南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肾透明细胞癌中FGFR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1,FGFR1)在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RC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5例RCCC组织中FGFR1的表达。同时,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20例RCCC组织中FGFR1mR-NA的表达。结果:在RCCC中FGFR1蛋白及FGFR1mRNA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8.9%(31/45)、80.0%(16/2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肾组织(P<0.01)。FGFR1蛋白表达与FGFR1mRNA的表达呈一致性(P<0.05)。FGFR1蛋白表达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和临床TNM分期相关(P<0.05)。结论:FG-FR1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对判断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 郭峻莉罗志飞郑少江
-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
- eFlow成像评价重组蛋白疫苗联合低剂量吉西他滨抗小鼠肿瘤血管生成
- 2010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CDFI)与高频超声结合eFlow成像技术在评价鸡FGFR1重组蛋白联合低剂量吉西他滨抗小鼠肿瘤血管生成疗效中的价值。方法 40只小鼠皮下接种2×106个肿瘤细胞(Meth A模型),7 d后随机分成以下4组(10只/组):cFR蛋白疫苗联合低剂量吉西他滨治疗组(C+G组)、cFR蛋白疫苗单独治疗组(cFR组)、低剂量吉西他滨单独治疗组(G组)、生理盐水非治疗对照组(NS组)。于分组后第4周使用CDFI及高频超声eFlow显像显示小鼠肿瘤内微血管的走行和分布,并计算瘤内的血管和肿瘤的像素比(即血管/肿瘤像素比)。结果①40只小鼠种植肿瘤后均形成皮下明显的肿瘤结节。②eFlow成像较CDFI更能显示肿瘤内分支细小血管,彩色血流溢出少,敏感性更高。③C+G组、cFR组、G组、NS组肿瘤内的血管/肿瘤像素比(%)呈升高趋势,C+G组、cFR组、G组分别与NS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频超声结合eFlow显像技术能够显示肿瘤微小血管生成情况,为评价抗肿瘤血管生成疗效提供了一种实时且无创的、敏感性好的方法。
- 郑少萍翁志宏郑少江郭峻莉王蕾谢明星
- 关键词:肿瘤血管生成吉西他滨
- Ag43/FGFR1嵌合蛋白疫苗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了解Antigen4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型受体(Ag43/FGFR1)重组嵌合蛋白作为疫苗能否诱导小鼠产生抗自身FGFR1抗体。方法利用重组的Ag43/FGFR1嵌合蛋白作为疫苗免疫BALB/c小鼠,分别用Westernblot、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产生的抗体及其亚型和脾脏中分泌抗FGFR1抗体的特异B淋巴细胞情况。结果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发现,Ag43/FGFR1蛋白免疫组可以有效诱导产生抗自身FGFR1抗体,而小鼠FGFR1自身蛋白对照组、Ag43蛋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均未发现抗自身FGFR1抗体。ELISPOT检测发现,与各对照组相比,Ag43/FGFR1蛋白免疫组分泌抗自身FGFR1抗体的B淋巴细胞数目明显增多(均P<0.01)。ELISA检测发现主要抗体亚型IgG1和IgG2b明显升高。结论Ag43/FGFR1重组嵌合蛋白质疫苗免疫小鼠能够诱导产生抗小鼠FGFR1的自身抗体,可以考虑应用于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
- 陈少兴郑少萍郭峻莉王才春黄风迎郑少江
- 关键词:疫苗自身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