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4AA601061)

作品数:6 被引量:71H指数:4
相关作者:庞洪涛施汉昌胡洪营殷益明席劲瑛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江苏一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有机物
  • 2篇中试
  • 2篇中试研究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溶胞
  • 1篇生物处理
  • 1篇生物处理技术
  • 1篇生物过滤
  • 1篇生物过滤法
  • 1篇生物降解
  • 1篇嗜热
  • 1篇嗜热菌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处理
  • 1篇中试实验
  • 1篇脱氯
  • 1篇脱氯机理
  • 1篇污泥
  • 1篇污泥沉降

机构

  • 6篇清华大学
  • 2篇江苏一环集团...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施汉昌
  • 3篇庞洪涛
  • 2篇胡洪营
  • 2篇殷益明
  • 1篇蒋仲安
  • 1篇王灿
  • 1篇席劲瑛
  • 1篇宋玉栋
  • 1篇李鑫
  • 1篇杨超
  • 1篇刘云

传媒

  • 4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气升式氧化沟污水处理效果的中试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在太湖流域某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研究中试气升式氧化沟的污水处理效果,获取了出水主要指标稳定达标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出水COD<50mg/L的最大容积负荷为0.88kg/(m3·d).NH4+-N污泥负荷不大于0.06kg/(kg·d)时,出水能达到排放标准要求的5mg/L.直沟段DO降低到0.6~1.0mg/L后,进出水TN平均浓度分别为30.7,11.3mg/L,并能保证出水TN<15mg/L稳定运行14d以上.进气量30m3/h时,直段底部最大流速为0.19m/s,中上部流速为0.03m/s,此时沟底没有出现污泥沉降,出水各项指标稳定达标.生产型气升式氧化沟的占地面积将比传统氧化沟至少减少25%.
庞洪涛施汉昌施慧明殷益明
关键词:污水处理中试实验
生物过滤法处理挥发性有机物气体研究进展被引量:34
2006年
生物过滤法是一种高效、廉价的废气处理技术。介绍了近年来生物过滤法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气体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生物过滤法处理VOCs气体的性能、影响因素和运行模拟等内容。
席劲瑛胡洪营
关键词:生物过滤废气处理
嗜热溶胞土芽孢杆菌(Geobacillus sp.)SY-9的基本特性被引量:1
2007年
从污泥堆肥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溶胞能力的嗜热菌SY-9,经形态及16SrDNA测序初步鉴定为土芽孢杆菌属(Gebacillus sp.).对其生长、产酶及溶胞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Y-9最适生长pH值为7-9,最适生长温度约60℃,60℃的世代时间为34min.SY-9培养上清液具有溶胞能力,上清液经过热处理后溶胞能力明显下降,说明溶胞能力主要来自酶的作用.SY-9间歇培养过程中,培养上清液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溶胞活性在SY-9进入稳定生长期后逐渐升高,达到最大值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SY-9培养上清液对受试的5株革兰氏阴性菌(3株大肠杆菌及2株假单胞菌)及部分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红球菌、球形节杆菌及溶壁微球菌)都具有溶胞能力.
宋玉栋胡洪营李鑫
关键词:嗜热菌溶胞胞外酶
氯代有机物生物降解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08年
综述了氯代有机物的降解机理、降解影响的因素和目前国内外研究较为活跃的几种生物降解新技术:化学、物理与生物联合处理技术、利用共代谢降解氯代有机物、基因工程菌技术、细胞固定化技术和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值得关注的几个方向。
刘云蒋仲安王灿
关键词:氯代有机物脱氯机理生物处理技术
新型气升式氧化沟流体力学特性的数值模拟被引量:4
2008年
以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FLUENT软件为工具,选用雷诺应力模型对小试气升式氧化沟的三维流场进行模拟研究,比较了进气量分别为0.25,0.5,0.75m3/h以及污泥浓度分别为2.5,5.0g/L时的流速和流态.结果表明,气升式氧化沟的流态从整体上看是完全混合的,但其底部由于流速较大又具有推流特性;进气量对液相流速影响明显,对整体流态并无影响,污泥浓度对流速和流态影响都很小;将模拟结果与实际测试数据对比,表明该模拟结果可靠,可用于小试反应器的流体力学特性研究.
庞洪涛施汉昌施慧明
关键词:流体力学特性数值模拟
气升式氧化沟流动特性的中试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在清水实验中研究了中试气升式氧化沟单侧廊道流速分布及进气量对升流区和直段流速的影响.中试装置容积54m3,当进气量按42,79,170m3/h增大时,升流区水平方向流速略有增加,沿水深方向流速增幅较大;直段流速随气量的增加变化不大;进气量大于79m3/h后直段流速几乎没有变化,底部平均流速约为0.25m/s.通过测试不同进气量下的污泥浓度确定了保证流动的最小流速.进气量为20m3/h时,沟内最大流速仅有0.07m/s,此时仍未出现污泥沉降.结合后续的污水处理效果研究,实际工程中可将沟底流速大于0.15m/s作为防止污泥沉降的流速要求.
庞洪涛施汉昌施慧明杨超殷益明
关键词:流动特性中试污泥沉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