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2001321)

作品数:137 被引量:803H指数:15
相关作者:张成陈规划杨扬陆敏强蔡常洁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8篇肝移植
  • 32篇术后
  • 32篇细胞
  • 27篇移植术
  • 27篇肝移植术
  • 23篇移植术后
  • 23篇干细胞
  • 23篇肝移植术后
  • 22篇基因
  • 21篇肌营养不良
  • 18篇肌营养不良症
  • 18篇不良症
  • 15篇骨髓
  • 12篇原位
  • 11篇蛋白
  • 11篇原位肝移植
  • 11篇小脑
  • 10篇遗传学
  • 10篇神经元
  • 10篇小脑性

机构

  • 96篇中山大学附属...
  • 21篇中山大学
  • 17篇中山大学附属...
  • 12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广州军区广州...
  • 4篇惠州市中心人...
  • 4篇北京大学第六...
  • 3篇浙江省中医院
  • 3篇广东药学院附...
  • 3篇惠州市人民医...
  • 2篇北京医院
  • 2篇四川大学
  • 2篇浙江医院
  • 2篇广州血液中心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62篇张成
  • 37篇陈规划
  • 35篇陆敏强
  • 35篇杨扬
  • 34篇蔡常洁
  • 26篇卢锡林
  • 23篇姚晓黎
  • 22篇朱晓峰
  • 21篇何晓顺
  • 18篇陈松林
  • 18篇曾缨
  • 17篇冯善伟
  • 16篇柳太云
  • 15篇许赤
  • 15篇李华
  • 15篇黄文
  • 14篇张为西
  • 14篇汪根树
  • 14篇易述红
  • 13篇李洵桦

传媒

  • 10篇中华医学遗传...
  • 8篇中华肝胆外科...
  • 8篇第一军医大学...
  • 8篇中国实用外科...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听力学及言语...
  • 5篇中华神经医学...
  • 4篇北京大学学报...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中国神经精神...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4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中风与神经疾...
  • 3篇肝胆外科杂志
  • 3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中国神经免疫...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25篇2006
  • 33篇2005
  • 38篇2004
  • 24篇2003
  • 2篇2002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逆转化现象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研究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后的逆转化现象。方法从成人骨髓分离、培养和扩增hMSC。用参芪液诱导h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并用免疫组化方法鉴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采用RT-PCR方法检测10个基因(内胚层基因ceruloplasmin;中胚层基因SM22;外胚层基因Amyloidprecursorprotein、syntaxin;生殖系基因protamine;神经元特异性基因NeuroD、NF、NSE、GFAP、Tau)在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动态变化以及逆转化细胞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hMSC经参芪液诱导后,可见神经元样细胞。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表达NSE、NF阳性,GFAP阴性。去除参芪液,观察到神经元样细胞又恢复为hMSC的外形,呈现宽大扁平或长梭形。基因检测显示逆转化的细胞基因表达与未分化hMSC相似。结论参芪液可以促进h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分化过程可以出现逆转化现象。
姚晓黎张成冯善伟冯慧宇刘祖国邓宇斌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神经元
原位肝移植术后动脉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5
2003年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动脉并发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180例次原位肝移植术后动脉并发症的监测、诊断与处理。结果 动脉并发症发生率为 5 .0 % (9/ 180 ) ,其中肝动脉血栓形成 (HAT ) 5例 ,肝动脉狭窄 (HAS) 3例 ,腹腔动脉狭窄 1例。 8例动脉造影证实 ,1例尸检证实。彩色多普勒超声 (CDI)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8.9%和 95 .9% ;术中超声(IOUS)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10 0 % ,96.0 % ,66.7%和 10 0 %。 3例患者接受介入治疗、3例接受再血管化手术、2例分别接受再次肝移植和非手术治疗。 3例治愈 ,6例死亡。结论 CDI是监测动脉并发症的首选方法 ;IOUS有助于术中的早期诊断。HAS和HAT治疗应首选再血管化或再次肝移植 ;介入溶栓的疗效不佳 ;个别患者可尝试非手术治疗。
杨扬陈规划陆敏强蔡常洁何晓顺朱晓峰王国栋
关键词:再血管化
肝移植围手术期门静脉血栓的处理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 探讨肝移植围手术期门静脉血栓的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3年 10月至 2 0 0 4年 6月 14 0例原位肝移植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彩色多普勒、螺旋CT加三维血管成像和间接门脉造影共确诊肝移植术前门静脉血栓 5例。其中螺旋CT加三维血管成像 (CTA)对门静脉血栓的诊断特异性为 10 0 % ,彩色多普勒的诊断特异性为 80 % ,间接门脉造影的诊断特异性为 2 0 %。肝移植术中采用门静脉血栓切除术治疗成功率为10 0 %。结论 肝移植术中门静脉血栓切除术是治疗门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CTA检查能准确判断门静脉血栓的程度。肝移植术后预防性抗凝能有效预防门静脉血栓复发。
陆敏强陈规划杨扬蔡常洁李华许赤易述红汪根树易慧敏
关键词:门静脉血栓肝移植术围手术期血管成像门脉
听神经-听觉通路完整性综合评估法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探讨评估人工耳蜗植入候选者听神经 听觉通路完整性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本小组建立的听神经 听觉通路完整性综合评估法 ,对 2 4例双侧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人工耳蜗植入候选者进行了检查和评估。听神经 听觉通路完整性综合评估法由①临床听力学 ;②放射影像学 ;③外耳道电刺激测听法 ;④日常环境声反应评估法 ;以及⑤言语发育反馈听力评估法等 5个方面的检查构成。结果 :2 4例人工耳蜗植入候选者中 ,有 2 3例符合听神经 听觉通路完整性的标准而施行了人工耳蜗植入术 ,开机调试后全部人工耳蜗植入的患儿听阈皆降低 (≥ 5 0dB) ;另 1例患儿听神经 听觉通路完整性的综合评估结果提示其双侧听神经缺如 ,避免了无意义的人工耳蜗植入。结论 :本小组建立的听神经 听觉通路完整性综合评估法简便可行 ,结论可靠。听神经 听觉通路的完整性应列为人工耳蜗植入候选者适应证的一项必备条件。
孔维佳乐建新熊新高朱立新孔祥泉韩萍马辉段家德戴陈凯程华茂
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综合评估法
肝癌肝移植术后个体化化疗疗效初步分析被引量:20
2004年
目的 探讨肝癌肝移植术后辅助个体化化疗对预防肝癌复发、提高肝癌肝移植疗效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 2 0 0 1年 4月~ 2 0 0 3年 1月 2 1例肝癌肝移植术后依据ATP TCA结果制定并实施个体化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5 2例单纯采用肝移植治疗的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肝癌患者的累计生存率和累计无瘤生存率。结果 个体化化疗组和未作化疗组肝移植术后 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 92 31%、73 85 %和 92 0 6 %、6 3 93% ,两组术后累计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个体化化疗组和未作化疗组患者肝移植术后 6、12、18、2 4个月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90 0 0 %、80 0 0 %、80 0 0 %、6 0 0 0 %和 6 7 31%、5 1 92 %、4 0 0 3%、37 81% ,二组术后累计无瘤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肝移植术后辅助个体化化疗能显著降低肝癌肝移植术后的肿瘤复发率 ,明显延长肝移植术后的无瘤生存时间。根据ATP TCA技术指导制定的肝癌肝移植术后个体化化疗方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陈规划陆敏强蔡常洁杨扬何晓顺朱晓峰
关键词:术后肝移植术肝癌患者个体化化疗疗效TCA
大鼠椭圆囊再生毛细胞前体细胞来源的初步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椭圆囊再生毛细胞前体细胞的可能来源。方法取出生1天的大鼠的椭圆囊,经嗜热菌蛋白酶(thermolysin)处理,消化法进行原代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椭圆囊感觉上皮细胞(utricular sensory epichelial cell,USEC)的形态、生长特征;透射电镜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上皮细胞角蛋白18、波形蛋白等鉴定USEC上皮细胞来源。免疫细胞化学法、RT-PCR技术检测支持细胞标记物p27kiplmRNA及毛细胞的特征性标记物Brn3a、Calretinin及AchRa9、MyosinⅦa mRNA的表达。结果原代培养的USEC呈扁平、多角形、核大而圆的上皮细胞形态,细胞之间连接紧密,形成单层时呈"铺路石样"外观。可见由数百个USEC包绕液体而成的dome(穹窿样)结构,表达细胞角蛋白,不表达波形蛋白,微绒毛丰富,细胞间连接紧密,提示其上皮来源。原代培养的USEC表达支持细胞标记物p27kiplmRNA及毛细胞的特征性标志物Brn3a、Calretinin及AchRa9、MyosinⅦa mRNA,表明培养的USEC可能来源于支持细胞并具有毛细胞的特性。结论原代培养的USEC能产生毛细胞样细胞且表达支持细胞标记物,表明其来源为支持细胞。椭圆囊感觉上皮的支持细胞可能为毛细胞再生的前体细胞之一。
刘俊孔维佳赵荣祥
关键词:椭圆囊感觉上皮毛细胞
利鲁唑降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谷氨酸水平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初步探讨利鲁唑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血浆谷氨酸的改变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毛细管电泳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 ,测定 ALS患者和对照组血浆及脑脊液(CSF)谷氨酸水平 ,以及部分 ALS患者服用利鲁唑后血浆谷氨酸水平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LS患者血浆、CSF谷氨酸水平分别为 (75 .65± 2 0 .44)和 (8.1 1± 2 .71 )μmol/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ALS患者服用利鲁唑后 ,血浆谷氨酸的水平为 (66.1 9± 1 0 .2 7) μmol/L,与服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  ALS患者血浆和 CSF谷氨酸水平较正常为高。 ALS患者在口服利鲁唑后血浆谷氨酸水平有所下降 ,但仍高于正常水平。
姚晓黎张成刘卫彬卢锡林张为西叶俊鹏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谷氨酸利鲁唑
鱼鳞病合并神经系统疾病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探讨鱼鳞病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特征及可能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鱼鳞病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合并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3例,癫3例,Sojgren- Larsson综合征1例,中枢性尿崩症1例。结论 鱼鳞病可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其机制尚不明了,可能与发生学和遗传学有关。
李才明张成黄永青吴婉玲卢锡林
关键词:鱼鳞病神经系统疾病
脱细胞真皮与异体巩膜在眼睑重建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4
2003年
目的 了解脱细胞真皮植入兔眼睑后的组织相容性 ,比较脱细胞真皮与异体巩膜替代睑板后的组织转归。方法  16只新西兰白兔 ,随机平均分成两组 ,在去除右下睑 5mm× 10mm的全层睑板后 ,分别植入脱细胞真皮和异体巩膜 ,观察大体情况和血液中免疫学指标的改变 ,分别于术后 1、4、8、12周取出植片 ,光镜检查组织学的改变 ,取第 4周的植片做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脱细胞真皮植入眼睑后结膜充血水肿消退较快 ,无植入物排斥 ,两组血液中抗体和CD 4、CD 8细胞的改变无明显差异 ,组织学检查显示脱细胞真皮引起的免疫和炎症反应轻微。作为一种生物支架 ,可以引导受体新生血管和胶原纤维的长入。结论 脱细胞真皮在植入兔眼睑后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 ,并可引导新生胶原的生长 。
顾建军陈家祺彭鸿钧黄挺陈龙山周世有何玉良
关键词:脱细胞真皮异体巩膜
紧密连锁的多态性位点在β地中海贫血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英文)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与β珠蛋白基因紧密连锁的多态性位点HumTH01在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geneticdiagnosis,PGD)中的作用。方法对4例已出生重型β地贫患儿的、双方均为β地贫基因携带者的夫妇进行了6个周期的PGD治疗,应用多重巢式PCR同时检测β珠蛋白基因及HumTH01基因,选择健康的胚胎移植入子宫。结果6个周期共活检44个胚胎,获得44个卵裂球,其中41个卵裂球扩增成功,35个胚胎经PCR分析后获得明确诊断,移植了14个胚胎,获得1例临床妊娠。孕17周时经脐带血穿刺,证实为完全正常胚胎,现已出生一正常女婴。单个卵裂球平均扩增效率为89.7%,等位基因脱扣(alleledropout,ADO)率为14.4%。HumTH01基因可以帮助检测出ADO及污染的发生。结论本研究为国内首次报道应用多重巢式PCR同时检测β珠蛋白基因及HumTH01基因对β地贫进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并成功获得临床妊娠。在PGD中同时检测与β珠蛋白基因紧密连锁的多态性位点可以降低PGD中由于ADO及污染造成的误诊的风险。
邓捷庄广伦彭文林周灿权李洁方丛李穗萍陈勇童大跃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Β地中海贫血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