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l01A06)

作品数:2 被引量:99H指数:2
相关作者:杨媛华许林张海燕庞宝森郭素良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朝阳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预后
  • 1篇凝血
  • 1篇肿瘤
  • 1篇阻塞性
  • 1篇阻塞性肺疾病
  • 1篇纤维蛋白
  • 1篇纤维蛋白溶解
  • 1篇慢性
  • 1篇慢性阻塞性
  • 1篇慢性阻塞性肺...
  • 1篇慢性阻塞性肺...
  • 1篇慢性阻塞性肺...
  • 1篇慢性阻塞性肺...
  • 1篇静脉
  • 1篇静脉血
  • 1篇静脉血栓
  • 1篇静脉血栓形成
  • 1篇急性加重

机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朝阳医院

作者

  • 1篇许林
  • 1篇杨媛华
  • 1篇黄秀霞
  • 1篇郭素良
  • 1篇庞宝森
  • 1篇张海燕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23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X因子和组织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并进一步分析AECOPD合并深静脉血栓(DVT)时上述指标的改变。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年3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AECOPD患者56例(AECOPD组),其中合并DVT及未合并DVT者各28例;选取同期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抽取静脉血2.7ml,检测血浆中D-二聚体、x因子及组织因子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AECOPD组中合并与未合并DVT者在性别、年龄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也具有可比性。AECOPD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0.76±0.30)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29±0.11)mg/L,P〈0.01;AECOPD组中合并DVT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0.85±0.29)mg/L,明显高于未合并DVT者(0.67±0.28)mg/L的水平,P〈0.05。AECOPD组血浆组织因子和x因子水平分别为(238±68)mg/L和(1181±337)mg/L,与健康对照组的(124±30)mg/L和(998±260)m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ECOPD组中合并与未合并DVT者比较,组织因子和x因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ECOPD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而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者提示可能合并DVT。
黄秀霞庞宝森杨媛华张海燕郭素良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静脉血栓形成纤维蛋白溶解
肺癌合并肺栓塞危险因素及预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6
2011年
背景与目的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恶性肿瘤常合并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并以肺癌最常见。但是肺癌合并肺栓塞的发生机制和危险因素尚未完全明了。本研究的目的是总结我院54例肺癌合并肺栓塞的临床资料,并探讨其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对1999年4月-2010年1月江苏省肿瘤医院和江苏省老年研究所收治的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单因素分析后,对可能有意义的因素再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肺栓塞相关危险因素,同时应用Log-rank检验分析伴有和不伴有肺栓塞肺癌患者的生存差异。结果本研究纳入54例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和162例不伴有肺栓塞肺癌作对照。单因素分析时选择P<0.20的变量进入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回归模型结果发现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发生肺栓塞风险的OR值为2.64,III期-IV期肺癌合并肺栓塞的OR值为2.25,腺癌合并肺栓塞的OR值为2.12,血红蛋白>140g/L的肺癌患者合并肺栓塞的OR值为2.10,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合并肺栓塞的肺癌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不合并肺栓塞的肺癌患者(P=0.02)。结论化疗、晚期肿瘤、肺腺癌和高血红蛋白是肺癌合并肺栓塞的重要危险因素;合并肺栓塞的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无肺栓塞的肺癌患者。
王峻周卫华许林杨民孟丽娟樊卫飞蒲骁麟杨媛华
关键词:肺肿瘤肺栓塞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