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873019)

作品数:11 被引量:66H指数:6
相关作者:谢志强杨静林克正程卫月刘帅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调度
  • 4篇调度算法
  • 3篇综合调度
  • 3篇综合调度算法
  • 2篇人脸
  • 2篇人脸识别
  • 2篇数据挖掘
  • 1篇多工序
  • 1篇多关系数据挖...
  • 1篇多核
  • 1篇学习算法
  • 1篇人脸检测
  • 1篇人脸检测算法
  • 1篇散度
  • 1篇特征提取
  • 1篇频繁模式树
  • 1篇频繁项
  • 1篇频繁项目集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机构

  • 11篇哈尔滨理工大...
  • 5篇哈尔滨工程大...

作者

  • 7篇谢志强
  • 5篇杨静
  • 4篇林克正
  • 2篇郑付萍
  • 2篇刘帅
  • 2篇程卫月
  • 1篇周含笑
  • 1篇桂忠艳
  • 1篇林晟
  • 1篇卜雪娜
  • 1篇邵侠
  • 1篇李慧
  • 1篇齐永红
  • 1篇韩英杰
  • 1篇李静天
  • 1篇朱孟杰
  • 1篇王慧鑫
  • 1篇张磊
  • 1篇魏颖
  • 1篇钟岩

传媒

  • 2篇计算机应用研...
  • 2篇计算机科学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模式识别与人...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国防科技大学...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计算机应用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存在设备无关延迟约束的综合柔性调度算法被引量:14
2011年
针对加工和装配综合的柔性调度中忽略工序间存在设备无关延迟约束导致调度结果不精确的问题,提出存在设备无关延迟约束的综合柔性调度算法。该算法通过将设备无关延迟时间转换为设备无关延迟工序,提出存在设备无关延迟约束的综合柔性调度工艺模型;通过将设备无关延迟约束工序转换为顺序约束工序的策略,将存在设备无关延迟约束的柔性加工问题转换为一般柔性加工问题;对一般柔性加工问题采用短用时策略和设备均衡策略确定标准工序的加工设备,将一般柔性加工问题简化为一般综合调度问题并用长路径优先策略调度;对于路径长度相等且在同一设备上加工的标准工序,提出调度前续短路径策略选择调度工序。实例表明,该算法通过考虑设备无关延迟约束时间使综合柔性调度的结果更精确并且能减少产品总的加工时间。
谢志强邵侠杨静
基于调度长路径的复杂产品综合调度算法被引量:6
2010年
针对目前复杂产品加工和装配综合调度算法中考虑纵横双向调度优化时以横向为主,而忽略产品工序内在纵向约束对制造效率产生主要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以关键路径为主的纵横双向调度优化算法——基于调度长路径的复杂产品调度算法。该算法考虑了复杂产品树状工艺结构,根据优先级策略并结合调度长路径和长用时等策略来确定工序的调度次序。采用优先级策略可以兼顾其他分支上的同层工序;采用调度长路径策略是在兼顾其他分支的同时优先考虑了关键路径上工序对总加工时间的影响;采用长用时策略可以优先调度对加工时间影响大的工序。对已定调度次序的工序采用工序尽早加工的原则确定开始加工时间。实例表明,提出的调度策略简便可行且调度结果更优。
谢志强张磊杨静
多关系决策树学习算法的研究与改进被引量:3
2009年
通过对多关系决策树学习算法MRDTL-2进行研究与分析,针对其运行效率较低和不能有效处理丢失属性值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多关系数据挖掘(IMRDTL)算法。在IMRDTL算法中,利用元组ID传播技术来进一步提高MRDTL-2算法的运行效率,同时使用广义朴素贝叶斯分类器来填补丢失的属性值,以进一步提高算法的准确率。
谢志强于旭杨静刘若铎
关键词:多关系数据挖掘决策树
存在多工序同时结束的综合调度算法被引量:1
2013年
针对实际生产中存在多工序同时结束约束条件的复杂产品综合调度问题,提出了存在多工序同时结束的综合调度算法。该算法将具有同时结束约束条件的工序虚拟成一个工序组,在提出虚拟工序组概念的基础上,对虚拟工序组的前、后序标准工序,采用拟关键路径法和首次适应调度算法确定工序的调度顺序和开始加工时间;对虚拟工序组中工序采用预计晚结束优先策略和同时结束策略确定调度顺序和开始加工时间。实例表明,所提出的综合调度算法不仅能在较低的复杂度时解决具有实际意义的工序间存在多工序同时结束约束的复杂产品综合调度问题,而且调度效果更好。
朱天浩谢志强郑付萍
关键词:综合调度算法
基于测地距离的KPCA人脸识别被引量:3
2016年
针对人脸检测数据集中的信息均为高维特征向量且人脸识别易受表情变化影响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测地距离的KPCA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非线性方法提取主成分。先采用KPCA方法把人脸数据映射到高维空间,进而在高维空间中提取人脸的主成分,其中核函数为多项式核函数;然后引入测地距离替换原来的欧氏距离进行相似度量,其能更准确地测量出两像素点间的实际距离,使得人脸识别率受表情变化影响小。该方法不但可以实现降维,而且还能达到有效提取特征的目的。在ORL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识别率明显优于PCA、KPCA等方法的识别率。
林克正魏颖钟岩李慧
关键词:人脸识别特征提取主成分分析核函数测地距离
全局加权稀疏局部保留投影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稀疏保留投影(SPP)算法运行时间较长并且忽略了样本的类间差异信息的问题,在稀疏保留投影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局加权稀疏局部保留投影(GWSLPP)算法。该算法在保持样本的稀疏重构关系的同时,使样本具有很好的鉴别能力,算法通过对样本进行稀疏重构处理;然后对样本进行投影并且最大化样本的类间散度;最后利用得到的投影将样本分类。该算法分别在FERET人脸库和YALE人脸库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全局加权稀疏保留算法在执行时间和识别率综合性能上,优于局部保留投影(LPP)、SPP和FisherFace算法,执行时间只有25 s,识别率能达到95%以上,实验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林克正程卫月刘帅
基于关键路径和任务复制的多核调度算法被引量:9
2014年
针对目前大多数多核处理器任务分配优化算法没有考虑关键路径上节点对任务完成时间的重要影响,导致任务完成总时间延迟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关键路径和任务复制(CPTD)的单任务调度算法。CPTD算法通过复制任务图中fork节点的方式将任务图转化为与之相对应的产品加工树;再在生成的产品加工树中找到关键路径,并采取使关键路径上节点的紧前节点尽早调度的方式,使关键路径上节点尽早开始执行,进而使产品加工树中节点完成时间得以提前,达到缩短任务执行总时间的目的。理论分析表明,CPTD算法能够实现应用程序在多核上充分并行处理,并能缩短任务完成时间。
谢志强韩英杰齐永红杨静
关键词:多核
基于聚类的SIFT人脸检测算法被引量:7
2014年
为解决在人脸识别领域的特征提取问题,提出一种尺度不变特征转换的SIFT算法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算法.在对人脸特征分类时,通过选取最优化的距离阀值,用聚类理论对生成的SIFT特征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得到若干特征类别.去除一些非主要特征类别,排除其他非目标人脸主要特征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SIFT算法比原始算法具有更好的特征匹配效果.
刘帅林克正孙旭东程卫月李静天
关键词:人脸识别SIFT算法聚类分析
基于局部保持投影的鉴别最大间距准则被引量:17
2010年
提出一种基于流形学习的特征提取方法——鉴别最大间距准则.该方法采用线性投影,保留最优的局部和全局信息数据集.试图找到具有最好鉴别能力的原始信息,使类间离散度最大的同时类内离散尽可能的小.该方法在识别率上比其它方法都有较大提高,通过在YALE和JAFFE人脸库上的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林克正王慧鑫卜雪娜林晟
关键词:子空间
基于拟关键路径的二车间综合调度算法被引量:9
2013年
针对如何将复杂产品工序有效地分配到具有相同设备资源的二车间加工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拟关键路径法的二车间综合调度算法。为了让二车间负载平衡并进行充分的并行处理,尽早结束产品加工,该算法按拟关键路径法(ACPM)对工序排序,再采取二车间加工结束时间接近的预调度策略进行调度。为了减少二车间工序的迁移次数,该算法将入度不小于2的工序放入其紧前工序分配较多的车间;将入度小于2且其紧后工序的入度不小于2的工序分配到能让其尽早结束的车间;对于其他唯一紧前紧后工序与其叶子节点所形成的工序串按预调度策略进行整串调度。实例表明,该算法可以在二次复杂度内较优地实现具有相同设备资源的二车间分布式综合调度。
谢志强周含笑桂忠艳郑付萍
关键词:分布式综合调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