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6JA790047)
- 作品数:7 被引量:92H指数:5
- 相关作者:聂荣王欣兰张志国闫宇光王新兰更多>>
- 相关机构:辽宁大学佳木斯大学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软科学研究计划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政策性农业保险福利绩效研究——基于辽宁省微观数据的证据被引量:40
- 2013年
- 政策性农业保险宏观上有助于农村社会福利保障体系进入良性循环,微观上有助于实现农户自身福利效用最大化。本文利用辽宁省入户调查数据,从微观角度评价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福利意义及经济绩效。研究发现,政策性农业保险对于农户具有显著的平滑消费、规避农业风险的福利效应;政策性农业保险有利于提高农户个体的农业产出水平;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反贫困的福利意义,但是对于低收入的30%农户反贫困效果不明显;同时,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满足农户消费需求的福利效用。
- 聂荣闫宇光王新兰
- 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
- 辽宁省农户参与农业保险意愿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2
- 2011年
- 辽宁省位于中国的东北地区,主要生产粮食和饲料.对辽宁省农户的保险意愿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受教育程度、收入、灾害损失和对保险的了解程度对农户在农业保险意愿上有影响.女性相对于男性,更不愿意参加农业保险;教育程度高和贫穷的农户不愿意参保.以往受灾损失大的农户也不愿意参保,这样,如果政府不能合理的设定保险品种和保险价格可能会出现逆向选择问题.
- 聂荣Holly H.Wang
- 关键词:保险意愿LOGISTIC模型实证研究
- 辽宁省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成因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本文着重研究影响辽宁省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基于因子分析提取的主因子,运用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出以下基本结论:从整体上看,产业结构和城市化因子是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最大影响因素,其次分别为内需拉动因子、资本和技术促进因子、经济外向度因子。但是,由于对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程度最大的因子不尽相同,因而其政策含义也不尽相同。
- 聂荣王欣兰赵海明
- 中国农村贫困脆弱性动态演化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利用1993~2009年CHNS的6轮农村家庭收入调查数据,计算中国农村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并采用统计分析和转移矩阵的方法,分析中国农村家庭贫困脆弱的整体变动趋势及其动态演化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家庭整体脆弱程度呈不断下降趋势;贫困脆弱状态是一种暂时性贫困脆弱状态,并且脱离贫困脆弱与进入贫困脆弱现象并存;脱离贫困脆弱和进入贫困脆弱均呈现状态依赖性,在脆弱线附近群体更容易进入和脱离贫困脆弱;贫困脆弱群体的不同阶层脱离贫困脆弱后,大部分家庭进入非贫困脆弱群体的阶层有所差别,非贫困脆群体的不同阶层进入贫困脆弱后,大部分家庭均进入贫困脆弱群体的较低阶层;同时,分析了中国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动态演化作用机制。
- 聂荣张志国
- 关键词: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
- 中国农村多维贫困测度研究——以辽宁省农村为例被引量:4
- 2016年
- 基于综合贫困量度——R指数,利用2010年辽宁省农村入户调查数据,按照教育、健康、保险、土地、收入5个维度对多维贫困进行测量,同时按照维度、地区对多维贫困指数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辽宁省农村的多维贫困状况远远高于以收入为标准测量的贫困发生率;维度分解表明,健康、保险、教育对多维贫困指数贡献最大;地区的分解表明,康平县多维贫困指数最高.
- 张志国聂荣闫宇光
- 关键词:多维贫困维度影响因素
- 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实证研究——基于辽宁省农村入户调查的证据被引量:22
- 2013年
- 根据农业保险需求理论,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辽宁省农村入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检验。从农户家庭经济条件、家庭务农状况、风险分担措施的采用等全新视角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考虑了农户的个人特质及对农业保险的认知等因素对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是否购买医疗保险、是否购买养老保险、年收入等因素对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有负向影响,而是否享受政府救济、家庭资产、保险认知、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有正向影响。
- 聂荣王欣兰闫宇光
- 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满意度
- 基于加权马尔柯夫链的粮食单产风险预测——以辽宁省为例被引量:9
- 2007年
- 利用随机过程中的马尔柯夫链原理预测粮食单产风险问题。针对粮食年单产量为相依随机变量的特点,提出以规范化的各阶自相关系数为权,运用加权的马尔柯夫链来预测未来粮食年单产量变化状况,并以辽宁省26年统计资料为实例对该方法进行具体应用。
- 聂荣
- 关键词:加权马尔柯夫链风险预警转移概率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