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0701302202)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钱立庭马军刘云琴赵于飞张红雁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正电子
  • 2篇正电子发射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瘤
  • 2篇放疗
  • 1篇胆碱
  • 1篇调强
  • 1篇调强放疗
  • 1篇调强放射
  • 1篇调强放射治疗
  • 1篇断层显像
  • 1篇星形
  • 1篇星形胶质
  • 1篇星形胶质细胞
  • 1篇星形胶质细胞...
  • 1篇正电子发射断...
  • 1篇正电子发射断...
  • 1篇正电子发射断...
  • 1篇正电子发射体...
  • 1篇正电子发射体...

机构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钱立庭
  • 2篇张红雁
  • 2篇赵于飞
  • 2篇汪世存
  • 2篇刘云琴
  • 2篇马军
  • 1篇李广虎
  • 1篇展凤麟
  • 1篇谢吉奎
  • 1篇潘博
  • 1篇吴韦炜
  • 1篇倪明
  • 1篇谢强

传媒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国际放射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58例胶质瘤不同分割剂量调强放疗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评价星形胶质细胞瘤的不同分割剂量调强放射治疗(IMRT)疗效和副作用。方法:2001年10月至2006年12月,58例经病理证实的星形胶质细胞瘤接受了IMRT治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其中Ⅱ级32例,Ⅲ级20例,Ⅳ级(胶质母细胞瘤)6例。58例中大分割IMRT治疗32例(包括Ⅳ级3例、Ⅲ级11例、年龄大于40岁的Ⅱ级18例);常规分割IMRT治疗26例。结果:1、3和5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86%、52%和45%,1、3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77%、38%和25%。分层分析显示WHOⅡ级患者大分割组疗效优于常规分割组,两组OS和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和P=0.006);WHOⅢ级患者大分割组的OS和PFS高于常规分割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只有1例患者出现了晚期RTOG 3级神经毒性。结论:与常规分割IMRT相比,大分割IMRT有可能提高星形细胞瘤的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
刘云琴钱立庭张红雁马军赵于飞吴韦炜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瘤调强放射治疗大分割
^11C-胆碱和18F-FDGPET/CT显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11C-胆碱和^18F-FDGPET/CT在脑胶质瘤显像中的意义,以提高PET/CT对脑胶质瘤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21例颅脑占位疑似脑胶质瘤患者行^11C-胆碱及^18F—FDGPET/CT颅脑显像,分析^11C-胆碱和^18F-FDG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21例患者的^18F-FDG和^11C-胆碱SUVmax与患者年龄无显著相关性,^18F-FDG SUVmax与病变的良、恶性也无显著相关性,而^11C-胆碱SUVmax与病变良、恶性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11C-胆碱PET/CT在诊断和鉴别颅内胶质瘤病变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展凤麟汪世存潘博倪明谢吉奎谢强钱立庭
关键词:碳放射性同位素胆碱氟脱氧葡萄糖F18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PET—CT鉴别脑胶质瘤放疗后复发与坏死的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应用蛋氨酸(MET)PET—CT鉴别脑胶质瘤放疗后复发与坏死。方法30例放疗后怀疑复发或坏死的胶质瘤患者接受METPET—CT检查,放疗结束与PET—CT检查间隔时间中位数13.5个月。复发诊断根据病理结果,坏死诊断根据病理结果或临床随访。结果19例METPET—CT检查后考虑复发患者接受手术切除或立体定向活检术,其中18例病理确诊为胶质瘤复发,1例病理确诊为坏死。11例PET—CT诊断为放疗后坏死,经长期随访(〉6个月)后临床症状稳定及MRI或CT影像诊断病灶无增大。PET—CT鉴别脑胶质瘤放疗后复发与坏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100%、91.7%和96.7%。结论METPET—CT可有效鉴别脑胶质瘤放疗后复发与坏死。
刘云琴钱立庭汪世存张红雁马军赵于飞李广虎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