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02427)

作品数:2 被引量:33H指数:2
相关作者:鲁成刘文明李竞房守敏黄勇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多态性分析
  • 1篇野桑蚕
  • 1篇遗传多态
  • 1篇遗传多态性
  • 1篇遗传多态性分...
  • 1篇中国野桑蚕
  • 1篇桑蚕
  • 1篇亲缘
  • 1篇亲缘关系
  • 1篇柞蚕
  • 1篇微卫星
  • 1篇微卫星标记
  • 1篇家蚕
  • 1篇RAPD
  • 1篇RAPD标记
  • 1篇RAPD标记...
  • 1篇SSR标记

机构

  • 1篇西南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2篇鲁成
  • 1篇苗雪霞
  • 1篇向仲怀
  • 1篇秦利
  • 1篇刘彦群
  • 1篇黄勇平
  • 1篇房守敏
  • 1篇李竞
  • 1篇刘文明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蚕业科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利用RAPD标记分析柞蚕品种资源的亲缘关系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从分子水平揭示柞蚕品种资源之间的遗传关系,为柞蚕的育种及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RAPD(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技术,对来自中国6个主要柞蚕产区的66个品种(系)和2个朝鲜的品种的基因组DNA多态性进行分析。根据扩增结果计算单匹配相似系数,用Neighbor-Joining法构建聚类图。结果筛选出的33个随机引物对68个柞蚕品种(系)共扩增出296条DNA带,其中多态性带269条(90.88%)。品种间的成对遗传距离在0.120~0.324之间,主要集中在0.200~0.300之间,有99.05%的品种对的遗传距离小于0.300。聚类分析表明,供试的68个柞蚕品种(系)聚为6个类群,并表现出按目前所在地域(产地)聚类的特性。结论柞蚕品种资源之间的遗传差异较小,并且遗传聚类与其目前的地理分布有密切相关性。
刘彦群鲁成秦利向仲怀
关键词:柞蚕RAPD
SSR标记在中国野桑蚕和家蚕的遗传多态性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20
2005年
采用25个微卫星标记(SSR)对中国5个不同地区的野桑蚕及2个家蚕品种进行了多态性分折,共产生5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多于2个等位基因。表明微卫星标记能反映各品种之间丰富的多态性,品种间的聚类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家蚕和野桑蚕之间的遗传特性。
李竞房守敏刘文明李斌苗雪霞黄勇平鲁成
关键词:家蚕中国野桑蚕微卫星标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