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2010GS05134)

作品数:3 被引量:31H指数:3
相关作者:巨天珍王彦王继伟任海峰姚晶晶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市环境保护局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演替
  • 1篇演替过程
  • 1篇遥感
  • 1篇遥感数据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理化
  • 1篇土壤理化性
  • 1篇土壤理化性质
  • 1篇排序
  • 1篇卫星遥感
  • 1篇卫星遥感数据
  • 1篇西秦岭
  • 1篇小陇山
  • 1篇理化性质
  • 1篇环境学
  • 1篇OMI
  • 1篇SO2
  • 1篇次生
  • 1篇次生林

机构

  • 3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兰州市环境保...

作者

  • 3篇巨天珍
  • 2篇任海峰
  • 2篇王彦
  • 2篇王继伟
  • 1篇张斌才
  • 1篇李磊
  • 1篇王蒙
  • 1篇孟凡涛
  • 1篇曹春
  • 1篇姚晶晶
  • 1篇侯芸芸
  • 1篇师贺雄
  • 1篇林郁

传媒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年份

  • 3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群落土壤的理化性质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以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主要林型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容重、孔隙度、密度)和化学性质(有机质、氮、磷、钾)的测定与分析,研究其林下土壤持水能力和土壤肥力状况变化。结果表明,油松林、日本落叶松林、阔叶混交林、锐齿栎林4种林地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有明显差异,除表现在各个林分之间外,在空间垂直分布上也具有明显差异。土壤密度和田间持水量为油松林>日本落叶松林>阔叶混交林>锐齿栎林,土壤孔隙度为油松林<锐齿栎林<日本落叶松林<阔叶混交林,而土壤容重与孔隙度正好相反;土壤pH为油松林>日本落叶松林>锐齿栎林>阔叶混交林,土壤有机质为锐齿栎林>油松林>日本落叶松林>阔叶混交林,土壤速效氮为油松林>日本落叶松林>锐齿栎林>阔叶混交林,土壤速效磷为油松林>日本落叶松林>锐齿栎林>阔叶混交林,土壤速效钾为阔叶混交林>日本落叶松>锐齿栎林>油松林。
侯芸芸曹春任海峰王继伟张宋智巨天珍
关键词:土壤理化性质小陇山
基于OMI卫星遥感数据的兰州市SO_2空间分布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以大气探测卫星Aura上所搭载的臭氧观测仪(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OMI)传感器所得的SO2数据产品为依据,结合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重点解译了甘肃省兰州市区2009—2010年采暖期和非采暖期SO2空间分布情况。从总体上看,研究区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存在的SO2高值区域不同,采暖期SO2高值区主要存在于兰州市中东部,非采暖期主要存在于兰州市西部。与2005年SO2空间分布情况对比发现,中高柱量(DU>0.81)浓度SO2柱量值区的范围明显增加,而最高值区域范围缩小。该技术通过建立数据平台,能够对环境中任意某个点(栅格数据)随时提取进行评价,做到实时远程监测。
巨天珍师贺雄王彦葛建团张斌才林郁李磊
关键词:环境学SO2卫星遥感OMI
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次生林分类、排序及演替被引量:14
2012年
在野外调查基础上,采用TWINSPAN和DCA对小陇山林区次生林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和排序,从植物群系组成、植物群落与环境的生态关系方面,研究小陇山植被群落的分布格局,用以确定该区次生林演替,并给予合理的环境解释。结果表明:采用TWINSPAN数量分类方法,将植被划分为12个群落类型;DCA排序图明显反映出排序轴的生态意义,第一轴基本上突出反映了湿度变化,沿第一轴从左到右,湿度逐渐增大;第二轴主要表现了温度梯度,沿第二轴从下到上,温度逐渐降低;次生林的演替序列为山杨林→山杨+白桦林→锐齿栎混交林及锐齿栎纯林,其自然恢复演替以锐齿栎林为顶极群落。
巨天珍王彦任海峰姚晶晶王蒙孟凡涛王继伟
关键词:次生林演替过程排序西秦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