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8-0596)

作品数:10 被引量:116H指数:8
相关作者:孟秀祥冯金朝潘世秀王向伟杨萃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马麝
  • 6篇SIFANI...
  • 6篇MOSCHU...
  • 5篇生境
  • 3篇兴隆山自然保...
  • 3篇影响因素
  • 3篇生境特征
  • 3篇圈养
  • 3篇自然保护区
  • 3篇保护区
  • 2篇生境选择
  • 2篇夏季
  • 1篇驯养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多样性
  • 1篇生长型
  • 1篇栖息
  • 1篇栖息地
  • 1篇栖息地特征
  • 1篇情期

机构

  • 10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作者

  • 10篇孟秀祥
  • 5篇冯金朝
  • 4篇潘世秀
  • 2篇冯祚建
  • 2篇马光
  • 2篇杨奇森
  • 2篇王向伟
  • 2篇杨萃
  • 1篇张东晶
  • 1篇贡保草
  • 1篇刘春兰
  • 1篇李红亮
  • 1篇游卫云
  • 1篇徐宏发
  • 1篇惠岑怿
  • 1篇栾晓峰
  • 1篇薛达元
  • 1篇赵昌杰
  • 1篇佟梦
  • 1篇鲁庆彬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Zoolog...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四川动物

年份

  • 1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旅游干扰对青山湖风景区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51
2011年
2007年5月—2008年6月,研究了旅游干扰下浙江青山湖风景区植物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旅游干扰强度的增加,物种重要值主要集中于黄山松等少数种上,且乔灌木的重要值趋于减少,草本的重要值趋于增加,植物总个体数增加.丰富度指数(D)和多样性指数(H)均为:中度干扰>轻度干扰>重度干扰,均匀度指数(J)为:中度干扰>重度干扰>轻度干扰.在同一层次中,不同干扰间相同物种仅有香樟等,相似性指数(Ss)值均<0.500.轻度干扰对针叶林地的危害较大,D、H和J值都最低,平均值分别为1.188、1.056和0.697;重度干扰对阔叶林地和灌草地的危害较大,灌草地的D值(2.013)最低,阔叶林地的H值(1.286)和J值(0.807)最低;中度干扰则促进了植物多样性增加,有助于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本区植物群落各结构要素的生态安全受到一定的威胁,导致夏蜡梅等土著种减少和狗尾草等外来种侵入.
鲁庆彬游卫云赵昌杰王向伟孟秀祥
关键词:旅游干扰物种多样性生长型
甘肃兴隆山圈养雌性马麝(Moschus sifanicus)发情次数、间情期及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分析圈养雌性马麝(Moschus sifanicus)的发情交配时间格局,探查性经历、年龄、来源及繁殖成效等因素对发情交配的周期数、间情期的影响,为麝类成功驯养及异地保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取样法和所有事件记录的行为取样方法,观察马麝的交配行为,准确记录发情交配的启动和结束时刻。【结果】兴隆山麝场圈养雌麝的间情期为(12.23±0.52)d(n=22),平均动情次数为(1.88±0.13)次(n=22)。各年龄及年龄组雌麝的间情期无显著差异(P>0.05),但年龄极显著影响动情次数(P<0.01);首次参配雌麝的动情次数[(3.00±0.32)次,n=9]显著高于具多次交配经历的雌麝[(1.55±0.11)次,n=13]。雌麝的间情期和动情次数与雌麝的来源无关,野外捕获雌麝的间情期[(12.01±0.66)d,n=16]和动情次数[(1.95±0.15)次,n=16]与驯产雌麝[(12.83±0.75)d,n=6;(1.67±0.23)次,n=6]无显著差异。雌麝动情次数和间情期与上年的繁殖成效无直接关系,而与翌年繁殖成效有关,翌年繁殖成功的雌麝的动情次数[(1.71±0.16)次,n=7]和间情期[(10.13±2.24)d,n=3]显著地低于翌年空怀雌麝[动情次数:(2.20±0.18)次,n=7;间情期:(13.00±2.00)d,n=7]低。【结论】圈养雌性马麝的发情交配时间格局受圈群内个体间社会行为及环境因子的影响,雌麝年龄及性经历因素影响雌麝的发情,雌麝的间情期及动情次数与雌麝的来源无关;雌麝动情次数和间情期与上年繁殖成效无直接关系,而翌年繁殖成功雌麝的动情次数和间情期显著低于翌年空怀雌麝。
孟秀祥张东晶王功祁军杨奇森冯祚建
关键词:圈养间情期影响因素
驯养马麝麝香产量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分析圈养雄性马麝(Moschus sifanicus)的麝香生产,确定马麝个体来源、亲本来源、取香时间、年龄及饲养管理模式对其麝香平均产量的影响,为高生产力麝类驯养及发展可持续麝香供给提供参考。【方法】在甘肃兴隆山马麝繁育场进行人工取香,对取香马麝进行个体识别和数据收集,准确记录麝香产量(用吸水纸吸去表面浮液后的麝香重)。【结果】驯养雄麝的年平均麝香产量为((7.90±0.17)g,n=732),产香区间为0.00—34.20 g;雄麝来源影响其平均麝香产量,野捕雄麝的年均麝香产量((8.76±0.27)g,n=272)显著高于驯养繁殖雄麝((7.39±0.22)g,n=460)(P<0.05),但雄麝父母来源对其平均麝香产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繁殖前取香和繁殖后取香的麝香产量也缺乏显著差异(P>0.05);受驯养管理模式的影响,马麝麝香产量的年度间差异显著(P<0.05);个体年龄影响其平均麝香产量(P<0.05),麝香产量的高峰年龄段为1.5—8.5岁。【结论】驯养雄性马麝的麝香产量与个体来源、年龄和饲养管理模式有关,父母来源和取香时间对麝香产量无显著效应(P>0.05)。
李红亮黎勇周密张红勇施哲梅孟秀祥
关键词:驯养影响因素
濒危马麝的有效取香率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圈养雄性马麝(Moschus sifanicus)有效取香率(有成熟麝香生成的雄麝占参与采香雄麝的比例)的变动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在1997-2009年,于甘肃兴隆山马麝繁育场进行人工取香,通过识别参与取香的马麝个体,收集产香数据,计算年度及特定亚群的有效取香率,研究圈养马麝来源(野捕、驯养繁殖)、父母来源、取香时间(繁殖季节前和繁殖季节后)及年龄对有效取香率的影响。【结果】甘肃兴隆山圈养马麝的总体有效取香率为90.30%(n=732);因年度间驯养管理方式的差异,圈养马麝的有效取香率存在显著的年度间差异(P<0.05)。马麝个体来源影响其有效取香率,野捕圈养雄麝的有效取香率(93.75%,n=272)极显著高于驯养繁殖雄麝(88.26%,n=460),但雄麝的父母来源对其有效取香率影响不显著(P>0.05)。繁殖季节前取香的有效取香率(90.43%,n=208)与繁殖后取香的有效取香率(94.83%,n=312)无显著差异(P>0.05)。圈养马麝的年龄显著影响其有效取香率(P<0.05),1.5岁龄雄麝开始分泌麝香,有效取香率为87.5%(n=96);4.5岁龄雄麝几乎都能产香,有效取香率约为100%(n=100);高峰取香年龄段为1.5~8.5岁龄;9.5岁龄雄麝有效取香率为71.43%(n=28)。【结论】驯养雄性马麝的有效取香率与个体来源、年龄和饲养管理有关,父母来源和取香时间对有效取香率无显著影响。
孟庆辉刘春兰潘世成施泽梅张学炎孟秀祥
关键词:马麝圈养麝香
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马麝夏季栖息地特征及生境选择格局被引量:18
2010年
2006—2008年夏季(7—8月),对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马麝(Moschus Sifanicus)的栖息地特征和夏季生境选择格局进行了研究。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了马麝夏季利用生境样地(n=71)和对照性非利用样地(n=264)间的海拔等17个生态变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兴隆山马麝夏季利用生境的郁闭度[(53.87±3.09)%]和乔木均高[(7.57±0.83)m]均显著大于非利用样地[郁闭度:(49.07±1.66)%,乔木均高:(6.33±0.32)m],喜食植物多度[(12.97±1.80)]株也显著大于非利用样地[(9.61±0.67)株]。此外,与非利用样地相比,兴隆山马麝夏季倾向于选择位于中坡位较陡(67.61%)、距离水源较近(<1000m,77.46%)、隐蔽度(88.73%)和避风性均较好(90%)及距人为干扰较远(>1000m,76.06%)的生境;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72.45%,由乔木胸径和乔木郁闭度变量组成的乔木因子是决定马麝夏季生境选择的首要因素,此外,海拔因子,由地表植被盖度和食物多度组成的食物因子,由灌木盖度、乔木密度和灌木均高所组成的灌木因子也是表征兴隆山马麝夏季喜栖生境的重要因子。兴隆山马麝对夏季生境的选择是多维层面进行的生境适宜性的权衡,是对其夏季的食物、隐蔽地、水源和栖息基底等生态需求的综合反映。
佟梦潘世秀王向伟安谈红冯金朝孟秀祥
关键词:夏季生境选择
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濒危马麝(Moschus sifanicus)秋季利用生境特征被引量:16
2011年
于2006~2007年9~10月间采用样线样带法研究了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马麝的秋季生境利用特征,共布设286个空白对照样地和55个利用样地,测量并比较两类样地内的海拔等17个生境变量.结果表明,马麝秋季利用样地的乔木密度(0.90±0.14)和灌木均高(1.92 m±0.53 m)显著低于非利用样地(乔木密度1.35±0.07;灌木均高3.01 m±0.53 m),而且距水源距离(〈1 000 m,76.37%)和人为干扰活动距离(〈1 000 m,76.36%)较近的中下坡位生境(82.82%)(P〈0.05).对喜好生境变量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地理因子(由海拔、水源距离、植被类型和坡向构成)是制约兴隆山马麝秋季栖息地选择的首要因子,此外,郁闭度因子(由郁闭度和坡度构成)、食物因子(由食物多度和乔木胸径构成)和隐蔽因子(由隐蔽度和避风性构成)也是影响兴隆山马麝秋季生境选择的重要因素.由于秋季对食物和水源的强烈选择,兴隆山马麝对生境隐蔽性和距人为干扰距离的选择强度较低,即承受较大强度的人为干扰.
孟秀祥潘世秀惠岑怿张学炎潘世成冯金朝
关键词:秋季兴隆山自然保护区
圈养马麝刻板行为表达频次及影响因素被引量:9
2011年
于2008年6月至2009年1月期间,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记录了甘肃兴隆山马麝驯养场的54头圈养马麝的刻板行为发生频次,按性别、年龄及年龄组、繁殖季节、动物来源和繁殖成效等变量区分样本动物,比较各类别间的刻板行为表达强度。结果表明,圈养马麝在单位取样时间(5 min)内平均表达(0.084±0.025)次刻板行为(n=54)。圈舍活动场面积对马麝刻板行为表达强度的效应不显著,在面积较小圈舍中的马麝刻板行为的表达有较多的趋势。因雌麝的哺乳及育幼等原因,雌麝的刻板行为发生频次((0.07±0.03)次,n=31)显著低于雄麝((0.11±0.04)次,n=23,P<0.05),但雌雄马麝的刻板行为频次均无显著月间差异,呈连续变化趋势,从8月开始,雌麝的刻板行为频次逐月攀升至1月的最大值((0.020±0.012)次),而雄麝的刻板行为频次升至12月即急剧下降。马麝非交配季节的刻板行为频次((0.037±0.017)次,n=47)显著少于交配季节((0.140±0.05)次,n=32)。虽年龄较大的马麝的刻板行为有表达较强的趋势,但年龄及年龄组对马麝的刻板行为频次的效应均不显著。自繁圈养个体的刻板行为发生频次((0.10±0.06)次,n=15)有高于野捕圈养个体((0.07±0.02)次,n=30)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性不活跃雌麝的刻板行为频次((0.17±0.12)次,n=10)显著地多于性活跃雌麝((0.05±0.02)次,n=15,P<0.05),性不活跃雄麝的刻板行为频次((0.10±0.04)次,n=13)高于性活跃雄麝((0.06±0.02)次,n=9),但差异不显著(P>0.05)。
孟秀祥贡保草薛达元冯金朝杨奇森冯祚建
关键词:圈养刻板行为影响因素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马麝春季生境选择被引量:31
2010年
于2006年3月和2007年4月,采用样线样带结合调查法,在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对野生马麝(Moschus Sifanicus)的春季生境选择和栖息地利用格局进行了研究,共布设280个空白对照样地和52个利用样地,对海拔和郁闭度等17个生境变量进行了计测和比较,结果表明,与对照的非利用样地相比,兴隆山马麝春季利用样地的海拔相对较低(2280.94±17.06)m、乔木平均高度较高(9.36±1.21)m、乔木胸径较大(102.44±14.25)cm及地表植被盖度较好(26.67±3.27)%,上述差异均达显著程度(P<0.05);此外,马麝春季趋于利用南坡(44.23%)和西坡(36.54%)的中下坡位(86.54%)的坡度适中(30°—60°,55.77%)的生境,其避风性(63.46%)和隐蔽度(76.92%)均较差,距离水源(<1000m,80.77%)和人为干扰距离(<1000m,76.92%)也较近(P<0.05)。马麝春季生境变量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可以解释76.08%的数据差异,灌木因子(由灌木盖度组成)、乔木因子(由乔郁闭度和乔木密度组成)、食物因子(由坡位、乔木高度、食物多度组成)和隐蔽因子(由植被类型、隐蔽度组成)是影响马麝春季生境选择的重要因素。兴隆山马麝的生境选择是多维度进行的,是对其春季生境的食物可得性、隐蔽性、水资源及栖息基底等生态需求的综合适应。
孟秀祥潘世秀栾晓峰冯金朝
关键词:春季生境选择兴隆山自然保护区
凉山山系林麝夏季利用生境特征被引量:11
2011年
采用样线法对位于四川凉山山系的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的夏季利用生境特征进行了调查,并对利用生境样地(n=44)和非利用样地(n=209)的生境变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大风顶保护区的林麝夏季利用生境的郁闭度(32.4%±1.9%)、灌木盖度(27.1%±2.4%)及竹子盖度(40.8%±3.0%)均显著小于对照样地(郁闭度,50.5%±1.0%;灌木盖度,39.7%±1.2%;竹子盖度,59.1%±1.0%)(P<0.01),其海拔(2762.16m±12.63m)也显著低于非利用样地(2777.80m±11.21m,P<0.05),而对照样地的基底岩石面积(1.5%±0.4%)显著少于利用样地(18.3%±1.6%),此外,凉山林麝夏季喜好利用位于中坡位(72.7%)的45°以上的坡地(36.4%),对平坡有回避趋向。主成分分析表明,对凉山林麝生境选择起重要作用的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74%,第1主成分为植被因子(由竹子高度、植被类型和灌木盖度构成),林麝夏季选择针阔混交林(11.4%)和针叶林(88.6%)中的具有一定灌木盖度(27.1%±2.4%)和竹子高度(1.76m±0.08m)的生境;第2主成分为地形因子(由海拔和坡度构成),林麝夏季选择一定海拔的坡地生境;第3主成分为水热因子(由水源和坡向构成),选择选择距离水源较近的东南坡生境为栖息地;第4主成分为生境基底(由倒木树桩密度和竹子盖度构成),选择具有一定倒木树桩和竹子盖度的生境。
杨萃马光孟秀祥徐宏发
关键词:林麝生境特征夏季凉山山系
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马麝冬季生境喜好初步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本研究于2006~2007年的冬季(11月~12月)在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开展,计测了马麝冬季生境的海拔等17个生态变量方面的特征,并比较了其冬季喜好生境(利用样地,n=91)和非选择生境(非利用样地,n=258)间的生态特征差异。结果表明:兴隆山马麝冬季利用样地的海拔(2038·43m±6·88m)、郁闭度(17·14%±1·62%)、乔木均高(3·12m±0·48m)和乔木胸径(8·97cm±1·54cm)均极显著低于非利用样地(海拔:2363·65m±9·11m;郁闭度:27·34%±1·32%;乔木均高:5·10m±0·36m;乔木胸径:11·45cm±0·70cm);马麝冬季对南坡(53·85%)和东坡(26·37%)的下坡位(90·11%)平坡及缓坡生境的利用率较大(36·27%),距人为影响也较近(<1000m,46·16%)。此外,马麝冬季喜好选择针阔混交林(31·87%)和灌丛(34·07%)、距水源较近(75·82%)、较开阔(59·34%)及避风性较好(81·25%)的生境。对喜好生境构成特征变量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乔木因子"(由郁闭度、乔木均高、乔木胸径和乔木密度构成)、"水源因子"(由人为干扰、距水源距离和海拔构成)、"食物因子"(由植被类型和食物多度构成)、"坡度因子"(坡度)、"开阔度因子"(由坡向和开阔度构成)和"地表因子"(由雪深和地表植被盖度构成)是影响兴隆山马麝冬季生境选择的重要因素,这6个因子提供了70·94%的信息累积贡献率。兴隆山马麝冬季的生境选择综合反映了马麝冬季对喜好温度、食物、水源及反捕隐蔽的生态需求。
杨萃潘世秀安谈红马光冯金朝孟秀祥
关键词:马麝生境特征兴隆山自然保护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