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10A405)

作品数:46 被引量:476H指数:14
相关作者:王志勇薛良义刘贤德王军苏永全更多>>
相关机构:集美大学宁波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生物学
  • 26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8篇黄鱼
  • 38篇大黄鱼
  • 10篇微卫星
  • 7篇微卫星标记
  • 6篇基因
  • 5篇生长抑制素
  • 5篇肌肉生长
  • 5篇肌肉生长抑制...
  • 4篇养殖
  • 4篇克隆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性状
  • 3篇鱼类
  • 3篇微卫星分析
  • 3篇免疫
  • 3篇弧菌
  • 3篇肌肉生长抑制...
  • 3篇哈维氏弧菌
  • 2篇单链

机构

  • 22篇集美大学
  • 16篇宁波大学
  • 11篇厦门大学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南大学
  • 1篇浙江海洋学院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 1篇福建省淡水水...
  • 1篇象山港湾水产...

作者

  • 17篇王志勇
  • 13篇薛良义
  • 10篇刘贤德
  • 10篇王军
  • 10篇苏永全
  • 9篇蔡明夷
  • 5篇姚翠鸾
  • 5篇徐斌
  • 5篇徐晓津
  • 5篇李明云
  • 4篇林利民
  • 4篇毛勇
  • 4篇王秋荣
  • 3篇张之文
  • 3篇梁利群
  • 3篇谢仰杰
  • 3篇李婷
  • 3篇刘颖
  • 3篇孙升
  • 3篇常玉梅

传媒

  • 7篇水产学报
  • 5篇海洋科学
  • 5篇厦门大学学报...
  • 4篇宁波大学学报...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水产科学
  • 2篇海洋学报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集美大学学报...
  • 2篇台湾海峡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遗传
  • 1篇Zoolog...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海洋通报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水产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 5篇2011
  • 17篇2010
  • 11篇2009
  • 9篇2008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鱼类脂蛋白脂肪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周旋姚翠鸾王志勇
关键词:脂蛋白脂肪酶养殖鱼类海洋浮游生物养殖过程脂肪含量配合饵料
养殖大黄鱼一个繁育群体亲本亲缘关系剖析被引量:2
2009年
该文利用23个微卫星标记对103尾大黄鱼繁育亲本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和亲缘关系重建分析,并构建繁育体系指导大黄鱼配组。遗传多样性检测显示,103尾亲鱼在23个座位共获得等位基因数134个,平均5.82个,总平均观察杂合度0.5993,表明该繁育群体尚保持一定水平的遗传多样性。采用似然率和组合优化法统计模型重建的同胞关系不尽相同,但结果均证实了这些繁育亲本亲缘关系十分相近。配组比对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配组方案一致性高达85%,最终选择组合优化法的分组方案指导大黄鱼配组繁育。
常玉梅徐万土池炳杰高国强韩启霞何薇孙效文梁利群
关键词:大黄鱼微卫星标记亲缘关系近交
大黄鱼同质雌核发育的诱导及微卫星标记分析被引量:12
2009年
为了解大黄鱼同质雌核发育的诱导条件及其效果,用紫外线照射灭活大黄鱼精子的遗传物质,静水压休克抑制第一次卵裂,培育出2个同质雌核发育家系(GF1和GF2),并借助微卫星标记进行鉴定,研究了10个母本中杂合的位点在2个家系中的传递和分离。结果显示,GF1和GF2孵出的仔鱼中分别有40.0%和17.1%形态正常个体,GF1检测8个位点30个个体均表现出雌核发育双单倍体(GDH)的特征,有20种基因型;GF2检测4个位点30个个体中,27个为GDH,2个含有父本基因,余下1个个体扩增条带既不同于母本也不同于父本,遗传本质不明。可见,所采用方法可以诱导出同质雌核发育大黄鱼。10个标记中除了LYC0026和LYC0053标记在GF2中偏离了1∶1(P<0.05),其余标记在GDH中的分离均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预期比值。研究还发现LYC0002和LYC0014的分离模式完全相同。首次报道了大黄鱼同质雌核发育的人工诱导及微卫星标记在GDH中的传递与分离,为大黄鱼纯系培育及利用GDH与纯系进行基因组作图分析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吴清明蔡明夷刘贤德刘颖陈庆凯姚翠鸾王志勇
关键词:大黄鱼微卫星
大黄鱼微卫星标记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利用51个大黄鱼微卫星标记,以一个F1家系为实验材料,分析了微卫星标记与体长、体高、体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发现51个位点中有9个位点(LYC0401,LYC0076,LYC0077,LYC0078,KPC43,KPC86,LYC0403,LYC0079,LYC0080)与体长、体高、体质量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5或p<0.01).其中LYC0401,LYC0076,LYC0078,KPC43,LYC0403和LYC0079的各等位基因与3性状的相关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0.05或p<0.01).
叶华刘洋刘贤德王志勇
关键词:大黄鱼微卫星生长性状
不同倍性大黄鱼核仁数目银染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用银染法对不同倍性(单倍体、正常二倍体、正常三倍体、雌核发育二倍体、雌核发育鱼子代三倍体)大黄鱼胚胎、仔鱼或成鱼的不同组织进行细胞核仁数目观察计数。结果表明,大黄鱼各种倍性个体细胞核仁数目与染色体倍性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且核仁数随个体倍性的增加而增加;非诱导雌核发育的大黄鱼细胞核仁众数与染色体组数相等(二倍体为2,三倍体为3),而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大黄鱼及其子代细胞核仁众数却比其相同倍性的非雌核发育鱼少1(雌核发育二倍体为1,雌核发育三倍体为2)。雌核发育鱼核仁数减少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大黄鱼不同发育阶段(胚胎、仔鱼、成鱼)以及同一个体不同组织(鳃、肾、鳍)的细胞核仁数目(众数)相同。因此,借助核仁银染法可以快速、可靠、简便地进行染色体倍性鉴定。而雌核发育鱼核仁数减少的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
翁朝红王志勇蔡明夷谢芳靖陈希李益云
关键词:大黄鱼染色体倍性银染
大黄鱼♀与黄姑鱼♂杂交F_1家系初孵仔鱼的AFLP分析被引量:15
2010年
为了评估大黄鱼♀与黄姑鱼♂杂交F1在良种培育与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潜力,利用AFLP标记研究了双亲基因在2个杂交F1家系(HF1和HF2)初孵仔鱼中的传递和分离方式。8对AFLP选择性扩增引物在两对亲本中分别检出478和446个片段。在HF1中,检出片段包括215条母本特异条带(FSB)、165条父本特异条带(MSB)和98条双亲共有条带(MuB),其中,121条(56.3%)FSB、115条(69.7%)MSB和93条(94.9%)MuB传递给了全部后代,其余片段在后代中发生分离。FSB和MSB分离位点的平均显性表型频率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AFLP标记在HF2的传递与分离和HF1相似,只是分离位点的比例较HF1低,而且检出了2个非亲位点。此外,在HF1和HF2中都出现了较高比例的偏离孟德尔定律的分离位点。这些结果表明,大黄鱼♀×黄姑鱼♂杂交F1初孵仔鱼中同时含有来自双亲的基因;虽然计算结果显示杂交F1在遗传上略偏向于母本,但是父源基因和母源基因没有明显的选择性丢失;母本特异位点多态比例与大黄鱼种内杂交F1相当。研究结果为大黄鱼♀×黄姑鱼♂杂交F1的开发与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刘颖蔡明夷刘贤德王志勇
关键词:大黄鱼黄姑鱼种间杂交
岱衢洋和官井洋大黄鱼自交与杂交子代生长性能及杂交优势分析被引量:15
2010年
2007年3月至2008年8月对象山港海区网箱养殖的岱衢洋、官井洋大黄鱼自交以及正反向杂交子代进行生长特性观察。结果表明:整个实验过程(0~526d),官井洋大黄鱼自交子代(GG)和反交子代(GD)(官井洋♀×岱衢洋♂)大黄鱼较岱衢洋自交子代(DD)和正交子代(DG)(岱衢洋♀×官井洋♂)大黄鱼生长快,到526d实验结束时,GG和GD体重分别达到330.514g和336.694g,而DD和DG则仅为278.975g和243.297g。对其各阶段生长速度分析,发现虽然一龄DD生长较慢,但过冬后DD生长明显加快,体长增长速度超过其他各群子代,体重增长也达到GG和GD增长水平,即有后期增长潜能。对比各群子代肥满度发现,526d时,DD肥满度最低(1.675),GD肥满度(1.779)虽高于DD,但显著小于GG(1.933)。鉴于GD生长速度高于DD,与GG相当,而体型又优于GG,认为GD具有较大的经济养殖和优良品种选育的潜力。拟合各阶段体长体重数据,得出各群体生长曲线公式如下,DD:W=0.0206L2.9427,R2=0.9949;GG:W=0.0139L3.0994,R2=0.9785;DG:W=0.0229L2.9136,R2=0.9905;GD:W=0.0177L3.0079,R2=0.9949,拟合度较好,可通过体长估算体重,应用于实际生产。
李明云胡玉珍苗亮陈炯史雨红薛良义徐万土
关键词:大黄鱼杂交优势
大黄鱼耐低温性状相关微卫星标记的筛选被引量:15
2010年
鱼类的耐低温性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性状。为了初步分析大黄鱼的耐低温性状,文章采用15对荧光微卫星标记,以SSR-PCR方法对大黄鱼低温耐受组和正常对照组F1代共40个个体进行了耐低温性状遗传差异分析。结果显示,标记LYC0002在两组样品中共扩增出5个等位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112bp、110bp、108bp、106bp和104bp),其中LYC0002112bp等位基因在低温耐受组的出现频率达60%,而在正常对照组中的频率为零,表明该等位基因对大黄鱼的温度敏感特性有较明显的偏好性,可能与某种耐低温基因存在一定的连锁关系。此外,对LYC0002106bp、LYC0002108bp、LYC0002110bp和LYC0002112bp4个等位基因分别进行了回收、克隆及测序。序列比对结果显示,LYC0002112bp等位基因含有10个(CA)重复单元,而其他3个等位基因依次缺失1个(CA)重复单元,说明LYC0002在本研究样本中的突变方式为微卫星逐步突变模型(Stepwise mutation model,SMM)。
高国强常玉梅韩启霞池炳杰李明云薛良义梁利群
关键词:大黄鱼耐低温微卫星荧光染料
微卫星分析四个大黄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20
2009年
为保护人工养殖大黄鱼的种质资源,用15对微卫星标记对来自浙江沿海地区的四个大黄鱼养殖群体共171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标记在四个群体中均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共检测到206个等位基因;各基因座观测等位基因数7~23个,平均等位基因数13.73,大小在88~318bp之间。四个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和度(Ho)为0.5981~0.6893,期望杂和度(He)为0.7319~0.7944,多态信息含量(PIC)0.7138~0.7836,表明四个养殖群体在所检测位点均具有较好的多态性。对遗传距离的计算结果表明闵粤东群体与反交群体较近,聚类结果中首先聚到一起。本研究首次选择微卫星标记评估人共选育大黄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采用高精度的377DNA测序仪进行检测,将对大黄鱼的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王文文常玉梅梁利群
关键词:微卫星标记大黄鱼
乳铁蛋白对大黄鱼仔鱼生长、存活和抗应激能力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用不同水平(分别为T1组:0mg/L;T2组:50mg/L;T3组:100mg/L;T4组:150mg/L)乳铁蛋白(lactoferrin,简称LF)强化的卤虫(Artemia franciscana)幼体投喂9~23日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仔鱼。结果表明,摄食LF强化卤虫幼体的大黄鱼仔鱼其生长无明显改善(P〉0.05),但大黄鱼仔鱼的成活率和抗应激能力显著提高,T3(60%)和T4(80%)组的成活率显著高于T1(40%)和T2(30%)组(P〈0.05)。T4组大黄鱼仔鱼的耐干露能力最强,T4组和T3组的抗高盐度(65)应激能力明显的强于T1和T2组(P〈0.05),T4组和T3组之间无明显的差异(P〉0.05)。经4h高温(32℃)曝露后,T1和T2组的仔鱼全部死亡,T4组和T3组的成活率分别为30%和23.3%。即仔鱼的成活率和抗应激能力受卤虫强化LF水平的影响显著,LF强化的有效剂量为不低于100mg/L强化水体。
王秋荣何峰林利民王志勇刘贤德
关键词:抗应激乳铁蛋白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