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8340)

作品数:10 被引量:87H指数:6
相关作者:刘玉姝李国强孙建运杨晓杰陆烨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钢管
  • 4篇钢管柱
  • 3篇连接节点
  • 3篇梁柱连接
  • 3篇梁柱连接节点
  • 3篇螺栓
  • 2篇单板
  • 2篇滞回
  • 2篇滞回性能
  • 2篇受力
  • 2篇受力性能
  • 2篇套筒
  • 2篇屈曲
  • 2篇屈曲约束
  • 2篇屈曲约束支撑
  • 2篇静力
  • 2篇静力试验
  • 2篇矩形钢管
  • 2篇矩形钢管柱
  • 2篇简支

机构

  • 9篇同济大学
  • 4篇中国建筑股份...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台湾大学

作者

  • 9篇李国强
  • 9篇刘玉姝
  • 4篇杨晓杰
  • 4篇陆烨
  • 4篇孙建运
  • 3篇张龙
  • 3篇郭小康
  • 2篇刘康
  • 2篇孙飞飞
  • 1篇陈琛
  • 1篇蔡克铨
  • 1篇郭彦林
  • 1篇陈可鹏
  • 1篇王鹏

传媒

  • 4篇建筑钢结构进...
  • 3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工程抗震与加...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方钢管柱内套筒柱-柱螺栓拼接节点受力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对于方钢管柱-柱螺栓拼接节点,以内套筒作为连接件,以高强螺栓、单向螺栓和对穿螺栓作为紧固件。为研究节点在轴心和偏心压力作用下的受力特性、承载能力和破坏方式,对3组共8个拼接节点分别进行了静力破坏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轴压作用下,螺栓群共同分担外部荷载;在偏压作用下,节点的受弯能力可视为螺栓群和扛-撬作用贡献的线性叠加。基于此提出了节点设计公式。总体上,这两种节点形式安全可靠,但因存在螺栓滑移,适用于承受静力荷载和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连接。
刘康李国强李国强孙建运刘玉姝陆烨
关键词:静力试验受力性能
方钢管柱对穿螺栓柱-柱拼接节点轴压承载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7
2014年
小尺寸闭口截面柱的螺栓拼接技术国内外研究较少,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以内套筒作为连接件,以高强度螺栓和对穿螺栓作为紧固件的拼接节点形式。通过轴压破坏试验分析节点的受力特性、承载力和破坏方式,提出节点强度设计建议。结果表明,节点连接安全可靠,但由于存在螺栓滑移,适用于承受静力荷载和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连接中。
刘康杨晓杰刘玉姝李国强孙建运
关键词:滑移
FEMA P695-Quantification of Building Seismic Performance Factors简介被引量:11
2013年
目前,各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结构在"大震"下倒塌概率的评估尚不完善。FEMA P695以美国现行规范为基础,提出了一套用于标定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关键设计参数的方法,用以保证结构在"大震"下的倒塌概率不超过某一可接受的值。介绍了美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理论基础,说明了FEMA P695中关键参数的定义与美国现行抗震规范中设计参数的关系,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内容、方法流程、关键细节、理论思路等,为了解美国抗震规范的发展方向及水平提供了参考。
郭小康郭小康李国强刘玉姝
关键词:抗震设计规范
双曲面斜交网格筒相贯节点受力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双曲面斜交网格筒由两方向斜柱交叉编织构成,在一个方向斜柱全长贯通(称为主斜柱),另一个方向斜柱在节点处断开(称为次斜柱),二者相交处采用相贯焊接连接。以中国动漫博物馆工程双曲面斜交网格筒柱为研究对象,基于节点破坏不先于双曲面斜交网格筒破坏的设计原则,设计制作相贯节点模型,对双曲面斜交网格筒中采用的圆管相贯节点的破坏模式和承载力进行试验研究,对比分析未加强节点和主管内设置一字形加劲板加强节点的承载性能,结果表明,设置一字形加劲板对节点承载力有加强作用,但制作工艺复杂,综合经济效益不佳。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圆管相关节点试件模型对试验进行模拟分析,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分别建立圆管相贯节点和双曲面斜交网格筒的有限元模型,研究次主斜柱的壁厚比对圆管相贯节点承载性能和双曲面斜交网格筒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置次主斜柱壁厚比(0.46~0.70),可以避免次斜柱的屈服破坏和节点的过早破坏。
章友浩朱博莉郭彦林李霆王海山
关键词:圆管相贯节点受力性能
矩形钢管柱与H形梁端板对拉螺栓连接滞回性能研究被引量:23
2013年
钢结构梁柱节点有多种形式,国内外学者研究多侧重在H形梁和H形柱的连接上,对于H形梁和矩形钢管柱(RHS柱)的连接研究则很少。由于矩形钢管柱是封闭截面,节点难以采用普通螺栓连接,采用对拉螺栓连接是这种节点的一种构造解决方案。基于理论模型、结合试验和有限元方法对矩形钢管柱与H形梁端板对拉螺栓连接的滞回性能进行研究,探讨该种连接形式的滞回特性。在试验滞回曲线的基础上,提出了节点的恢复力模型,该模型对钢框架的抗震设计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杨晓杰张龙李国强刘玉姝陆烨孙建运
关键词:梁柱连接节点矩形钢管柱对拉螺栓滞回性能恢复力模型
BRB应用于混凝土框架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与设计建议被引量:14
2013年
BRB钢支撑即屈曲约束支撑,因其具有承受轴向压力不会发生屈曲、受拉与受压承载力相当、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能力和低周疲劳性能良好等优点,在美国、日本及我国台湾等地区的建筑结构中应用较广。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其设计简单,施工方便,但是框架结构的抗侧刚度低,在罕遇地震下容易发生较大的侧移甚至是倒塌,而将BRB应用于混凝土框架结构,组成的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然而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对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的层间位移角限值的规定不尽合理,本文从结构抗震的性能目标出发,对BRB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BRB在混凝土框架结构应用中的设计建议。
李国强王鹏刘玉姝蔡克铨
关键词:BRB混凝土框架层间位移角
屈曲约束支撑等幅疲劳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屈曲约束支撑(BRBs)是一种有效的抗震耗能构件,具有拉压性能相当,滞回曲线饱满稳定,耗能性能优异等优点。本文通过对国产BRB进行疲劳试验分析,从等幅疲劳角度评估了其低周疲劳性能。等幅荷载作用下,BRB构件的疲劳寿命与应变幅满足Manson-Coffin公式,累积塑性变形(CPD)与应变幅也满足类似规律。最后,根据国产BRB的性能,引入结构可靠度理论,得到了具有不同保证率的容许疲劳寿命曲线与容许CPD曲线,为屈曲约束支撑的损伤评估提供了方法与思路。
陈可鹏李国强刘玉姝郭小康孙飞飞
关键词:屈曲约束支撑累积塑性变形结构可靠度
H形梁与H形柱弱轴单板简支连接性能研究
2013年
研究了H形梁和H形柱弱轴单板简支连接的受力性能。为了研究节点连接对于H形柱腹板的影响以及单板在节点受力过程中扭转问题,对H形梁与H形柱腹板的单板简支连接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节点部位H形柱腹板的抗弯和抗冲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给出了提高节点单板抗扭转能力的构造要求。最后将理论计算、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准确性。
陆烨杨晓杰张龙李国强刘玉姝孙建运
关键词:梁柱连接节点单板
H型梁与矩形钢管柱单板简支连接性能
2013年
对H型梁和矩形管柱的单板简支连接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着重研究节点连接对矩形管柱壁的影响.通过建立理论计算模型,提出了该连接节点的设计原则,并通过试验和有限元分析来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探讨该种连接形式的优点和缺点,得到了适合工程设计人员使用的该连接节点的设计公式.
张龙李国强陆烨刘玉姝
关键词:梁柱连接节点矩形钢管柱单板
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锚固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提出了一种用于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屈曲约束支撑连接锚固节点构造形式。通过8个对比试验,分别考察该节点在拉、剪、拉剪复合受力状态下的单调受力性能与滞回性能,分析了各种受力状态下节点的受力特点与破坏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在各种受力状态下,节点屈服前位移均较小,对屈曲约束支撑耗能效率影响并不显著。通过试验结果与规范计算结果的对比发现,现行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单一受力状态下锚固节点承载力的计算比较准确,但对拉剪复合受力状态偏于保守;而采用JGJ 145—2004《混凝土后锚固技术规程》中的锚栓破坏相关方程能较为准确地估算拉剪复合受力状态下锚固节点承载力。另外,由于该锚固节点具有下锚固板,锚筋不会被整体拔出破坏,可取消现行规范中锚筋屈服强度取值小于300 MPa的限制。同时,在构造上应限制锚固板的弯曲变形,确保锚固钢筋共同受力,以使节点承载力在较小的位移下得以充分发挥。
李国强郭小康孙飞飞刘玉姝陈琛
关键词:屈曲约束支撑静力试验静力性能滞回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