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090)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杨新宇杨树源郇林春张奇张建宁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小鼠
  • 4篇海马
  • 3篇细胞
  • 3篇成年
  • 3篇齿状回
  • 3篇HES1
  • 2篇免疫
  • 2篇脑损伤
  • 2篇海马组织
  • 2篇成年小鼠
  • 2篇创伤
  • 2篇创伤性
  • 1篇凋亡
  • 1篇学习记忆
  • 1篇隐源性
  • 1篇印迹
  • 1篇印迹法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免疫测定
  • 1篇源性

机构

  • 9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天津市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长治医学院附...
  • 1篇哈励逊国际和...

作者

  • 9篇杨新宇
  • 5篇杨树源
  • 4篇张奇
  • 4篇张建宁
  • 4篇康晓魁
  • 4篇张振
  • 4篇李佳
  • 4篇郇林春
  • 3篇赵旺淼
  • 3篇颜荣
  • 3篇赵杰
  • 3篇张琳
  • 3篇王海宁
  • 1篇李帆
  • 1篇韩玉庆
  • 1篇高南南
  • 1篇任新亮
  • 1篇赵岩
  • 1篇岳树源
  • 1篇杨树原

传媒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Hes1在成年小鼠脑中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在胚胎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Hes1的表达调控对保持神经干细胞的数量、调控其分化至关重要。此外,成年个体内处于静止期的纤维母细胞重新获得分裂增殖的能力需要Hes1表达的上调。这表明Hes1在成体中也与某些潜在干细胞的增殖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Hes1在成体神经干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成体神经细胞生成的关系也就被提上日程。但Hes1在成年个体神经系统的表达至今未明。目的:观察和分析小鼠脑中不同部位Hes1的表达及Hes1阳性细胞的细胞类型。方法:12只成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染组和双染组,每组6只。单染组直接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Hes1在小鼠脑中各部位的表达。双染组小鼠以200mg/kg Brdu的剂量每天腹腔注射1次,连续注射3d,第4天取材,采用双标记物染色观察分析海马区Hes1阳性细胞的细胞类型。结果与结论:在所有观察的解剖部位中,Hes1表达于所有存在神经细胞的部位,Brdu阳性细胞几乎全部表达Hes1,NeuN阳性细胞全部表达Hes1,而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则完全不表达Hes1。由此可知,Hes1表达于神经细胞和神经干细胞中,胶质细胞不表达Hes1。
郇林春杨新宇赵旺淼赵岩赵杰张奇杨树源
关键词:海马HES1神经干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小鼠
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的成年神经细胞再生被引量:2
2010年
背景:创伤性颅脑损伤能够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研究表明,成年哺乳动物脑内存在持续的内源性神经细胞再生,这可能有助于脑损伤的修复。目的:综述脑损伤后成年海马、脑室下区和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再生研究的一些新进展,以便寻找有效手段促进神经细胞再生,修复神经功能。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中1998-01/2010-03关于脑损伤后成年神经细胞再生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Traumatic brain injury;Neurogenesis;Hippocampus;Subventricular zone;Cerebral cortex"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的神经解剖部位为神经发生区域海马和脑室下区以及非神经发生区域大脑皮质,文章内容与创伤和成年神经细胞再生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213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1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成年个体神经系统存在神经细胞再生,适度的创伤能够刺激海马和脑室下区的神经细胞再生,神经细胞再生有助于海马神经功能的修复,一些促进神经细胞再生的外界因素能够改善神经功能。大脑皮质中可能存在处于静息状态的神经前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能会再次进入细胞周期从而诱发神经细胞再生,可能对于脑损伤修复有潜在意义。
赵旺淼郇林春杨新宇
关键词:创伤性颅脑损伤神经细胞再生脑室下区大脑皮质
Survivin基因敲减对创伤性脑损伤小鼠细胞凋亡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2015年
目的观察腺病毒载体介导的Survivin基因敲减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成年小鼠海马齿状回凋亡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雄性C57BL/6小鼠11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TBI组、阴性对照组和Survivin基因敲减组(敲减组),每组28只。制作小鼠TBI液压打击模型。阴性对照组TBI后立即立体定向注射含有阴性对照RNA的重组腺病毒;敲减组TBI后立即立体定向注射含有shRNA的重组腺病毒。假手术组给予除液压打击外的所有步骤;TBI组单纯接受液压打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敲减后Survivin基因在创伤脑组织中的表达,采用TUNEL免疫荧光检测小鼠海马齿状回细胞凋亡的情况。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Survivin基因敲减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显示TBI后3d,敲减组SurvivinmRNA表达量和蛋白水平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减低(1.21±0.11VS.4.05±0.30;0.34±0.08vs.1.11±0.17)(P均〈0.01);免疫荧光检测显示敲减组Survivin阳性细胞数量(267.45±38.41)低于阴性对照组(896.56±102.23)(P〈0.01);在TBI后3d,敲减组小鼠齿状回TUNEL阳性细胞数量(416.1±29.0)较阴性对照组(250.2±20.8)显著增加(P〈0.01)。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敲减组小鼠逃避潜伏期较阴性对照组长(P〈0.05),象限百分比较阴性对照组低(P〈0.01)。结论腺病毒载体介导的Survivin基因敲减可以促进TBI后成年小鼠海马齿状回的凋亡,同时可以导致小鼠学习和记忆功能降低。
张振王海宁李佳康晓魁蔡新旺高南南杨树源张建宁杨新宇
关键词:脑损伤细胞凋亡记忆功能
Hes1与小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再生
2015年
目的:观察幼年小鼠与成年小鼠海马齿状回中Hes1的表达差异,初步分析其对成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将C57BL/6雄性小鼠分为幼年组(10 d,N组)和成年组(4个月,A组),每组8只。分别对Hes1、Brd U、Doublecortin(DCX)、Neu N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染色并进行相应的细胞计数,初步分析Brd U、Hes1双阳性细胞的细胞类型及表达水平。在显微镜下分离海马齿状回,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es1的蛋白水平,观察对比两组间Hes1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1)Western blot检测中A组中的Hes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Hes1(+)细胞主要分布于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并且大部分Hes1阳性细胞同时表达Brdu;(3)A组Hes1(+)细胞数量明显多于N组,而Brd U(+)细胞明显少于N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s1在幼年小鼠与成年小鼠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中的表达差异,导致了神经细胞增殖水平的不同,表明Hes1的高表达可能抑制了神经再生。
高峰张振康晓魁李佳李帆任新亮张利通靳张宁董文涛杨新宇
关键词:HES1齿状回神经再生
80例脑脓肿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最新的脑脓肿的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1年80例脑脓肿患者临床资料,并且查阅最新的文献资料。结果:80例脑脓肿患者,死亡率是11.25%,年龄2~84岁,最常见的感染人群为青壮年55例(68.75%)。隐源性感染途径34例(42.5%),额叶和顶叶脑脓肿的发病率是33.75%,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53例(72.5%),链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感染分别是9例(42.86%)和5例(23.81%)。26例(32.5%)患者药物保守治疗,进行脓肿穿刺抽吸术的患者为18例(22.5%),26例(32.5%)进行了手术切除,6例(7.5%)例采用联合治疗,4例(5%)在入院后很快死亡。结论:隐源性感染已经成为近些年最常见的感染途径,额叶和顶叶成为脑脓肿的最高发的区域。链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是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对于不适用药物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脓肿穿刺抽吸术是一项安全而有效的选择。
李佳康晓魁王海宁张振颜荣张琳岳树源张建宁杨树源杨新宇
关键词:脑脓肿
成年小鼠脑创伤后海马组织中Hes1的表达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和分析创伤性脑损伤后成年小鼠海马组织中Hes1的表达情况。方法:雄性C57BL/6小鼠6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NC)组33只和创伤性脑创伤(TBI)组33只,通过单侧液压性损伤(FPI)的方法建立小鼠创伤性脑创伤模型。分别在成模后6h、1d、3d和7d通过颈椎脱臼处死小鼠,2组每个时间点各选取小鼠6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海马中Hes1 mRNA的表达;创伤后3d,每组分别选取小鼠6只和3只分别用Western blot法和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Hes1蛋白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均以GAPDH作为内参照。结果:TBI组所有标本中均检测到Hes1的表达。TBI组与相应的NC组海马组织中Hes1 mRNA的表达情况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组创伤后3d海马的蛋白表达量与N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s1蛋白在NC组小鼠伤侧海马组织的细胞中广泛表达,而TBI组创伤后3d Hes1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Hes1可能参与了神经发生过程,并在随后的损伤修复中起重要的作用。
张奇郇林春赵旺淼赵杰杨树源杨新宇
关键词:海马荧光免疫测定
Neurogenin2与小鼠齿状回中神经元的生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幼年及成年小鼠海马齿状回中Neurogenin2(Ngn2)的表达,通过比较新生及成年小鼠神经元生成水平与Ngn2的表达,初步分析其对成年神经元生成的影响。方法:将C57BL/6雄性小鼠分为幼年组(7d)和成年组(4月),每组6只。两组小鼠均接受腹腔注射Bromodeoxyuridine(Brdu)3d,2次/d,于最后一次注射后2h进行灌注、取脑、包埋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对Ngn2、Brdu、Doublecortin(DCX)、NeuN染色并进行细胞计数,初步分析Brdu、Ngn2双阳性细胞的细胞类型及表达水平。结果:(1)Ngn2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并且大部分Ngn2阳性细胞同时表达Brdu;(2)幼年组Ngn2+/Brdu+细胞数量明显多于成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gn2主要表达于分裂状态下的神经前体细胞,其表达与神经再生水平呈正相关。由此可以认为,在神经元生成过程中,Ngn2亦对神经前体细胞向神经元分化起着重要作用。
康晓魁李佳王海宁张振韩玉庆张建宁杨树源杨新宇
关键词:齿状回
重组腺病毒Ad5-mHes1的构建及其在小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构建含小鼠Hes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Ad)并观察其在小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Hes1基因在成年小鼠神经再生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限制酶对pEGFP—miles1质粒和pDC316质粒进行酶切,将获得的miles1目的基因片段和pDC316质粒酶切产物回收,在T4DNA连接酶作用下连接,形成pDC316-mHes1穿梭质粒,并用PCR法及EcoRI+HindⅢ双酶切法对pDC316-miles1进行鉴定。利用AdMax包装系统,穿梭质粒pDC316-mHes1与骨架质粒pBHGlox_E1,3Cre共转染293细胞,同源重组产生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5-mHes1,其报告病毒是包含高强度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腺病毒Ad5-EGFP。向成年C57BL/6小鼠海马中立体定向注射Ad5-miles1及Ad5-EGFP,Western blotting检测注射后7d Hes1蛋白在海马中的表达情况,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在海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用PCR法及EcoR I+HindⅢ双酶切法对pDC316-miles1鉴定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经测序后其序列与miles1 CDS序列一致。注射后7d.Hesl蛋白在PBS注射组和Ad5-mHes1注射组海马组织中均有表达,其Hesl蛋白与GAPDH的比值分别为0.363±0.053和0.705±0.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显微镜下在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层中观察到Ad5-EGFP表达的绿色荧光。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Ad5-miles1表达载体系统,并在C57BL/6成年小鼠海马组织中表达了Hes1基因。
颜荣赵杰张奇张琳郇林春赵旺森杨树原张建宁杨新宇
关键词:重组腺病毒质粒海马齿状回
小干扰RNA在哺乳动物脑组织中的递送
2010年
背景:作为一种能够下调基因表达的新的基因治疗方法,RNA干扰在神经科学疾病的治疗中有很大的潜能。通过引入与内源靶基因具有相同序列的小干扰RNA,可以人为地诱导序列特异性的mRNA降解,达到阻止该基因表达的目的。目的:针对RNA干扰在神经科学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探讨小干扰RNA在哺乳动物脑组织中的递送情况。方法:以"siRNA,delivery,brain"和"siRNA,delivery,vivo"为检索词,计算机检索PubMedhome,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和质量评价,共纳入27篇文章。从小干扰RNA合成、脑组织中的递送及其抑制效率和不良反应3方面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近来RNA干扰研究中,高精度预测小干扰RNA的方法能合成出高特异性的小干扰RNA;小干扰RNA在脑组织中的递送主要采用局部注射的方式,并且在递送载体的帮助下,抑制效率在不断地提高;随着RNA干扰技术研究的深入,其不良反应也逐渐受到人们重视。总之,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RNA干扰在神经科学疾病的治疗中有着很大的潜能,并可能给药物研发带来新的变革。
张奇张琳颜荣杨新宇
关键词:小干扰RNARNA干扰脑组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