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07-3198)

作品数:3 被引量:45H指数:2
相关作者:刘温文王亚东郭蕊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用药
  • 3篇用药行为
  • 1篇医生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全科医生
  • 1篇零差率
  • 1篇居民用药
  • 1篇差率

机构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王亚东
  • 3篇刘温文
  • 1篇郭蕊

传媒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北京市“药品零差率政策”对社区居民用药行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9
2010年
目的了解"药品零差率"政策对社区居民用药行为的影响,评价政策的长期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1260名"零差率"政策实施前后均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患者对"药品零差率"政策的认知情况、用药行为变化、对政策的满意度、就医行为及医疗费用变化。结果 "药品零差率"政策实施之初在社区居民中具有较高知晓率,但近一年来有下降趋势;政策在提高社区居民就医满意度、转变居民就诊意愿、改变居民就诊流向、吸引患者更换"零差率"药品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些变化的相对比例仍然偏低,与政策预期目标尚有一定差距。结论 "零差率"政策作为基本药物制度的初级阶段,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降低药费、改变患者就医流向的作用。建议更加科学地遴选药品种类,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发挥社区医生的作用,使政策发挥更大的效益。
刘温文郭蕊刘妤许建王亚东
关键词:零差率用药行为
北京市社区居民用药行为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对北京市社区居民日常用药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其中的关键因素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 260名"零差率"政策实施前后均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患者用药行为中日常就诊取药地点意愿及流向变化,换用"零差率"药品的行为以及引起上述行为发生变化的原因等内容。结果 29.7%的社区居民就诊地点由大医院转向社区卫生机构,就诊流向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教育程度、月人均收入以及药品价格。84.4%的居民就诊偏好为社区卫生机构,其主要影响因素是药品价格。在常用药不属于"零差率"药品的社区慢病患者中仅有37.8%的人在政策实施后换用了"零差率",其更换零差率药品的两个主要原因分别是社区医生建议(67.5%)和药品价格降低(60.3%);而未更换"零差率"药品的首要原因是药品种类不全(84.6%)。结论北京市社区卫生政策中各项改革措施,特别是社区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对居民就诊流向变化,就诊意愿以及换用"零差率"药品等日常用药行为均产生一定影响。尽快丰富社区药品种类,进一步降低药品销售价格以及加强社区医生队伍建设,提高人员整体素质是北京市未来社区卫生工作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刘妤许建刘温文王亚东
关键词:用药行为影响因素
全科医生“零差率”药品应用情况及其对居民用药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对北京市社区全科医生"零差率"药品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对社区居民用药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54名具备执业资格的社区全科医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其对合理使用"零差率"药品的知识掌握情况、日常诊疗中的用药习惯、应用"零差率"药品的主动性及作用效果、"零差率"药品的可获得性等内容。结果社区全科医生"零差率"药品应用知识测试的平均分为(67.320±0.826)分,及格率为83.8%;100.0%的全科医生诊疗首选"零差率"药品,92.8%的全科医生诊疗中主动选择"零差率"药品;日常诊疗过程中常用药未含在"零差率"药品范围内的频率为(1.704±0.472);"零差率"药品药房断货的频率为(1.695±0.476);现有"零差率"药品对于日常诊疗需要的满足程度为(2.850±0.951);自"零差率"销售政策施行以来,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可选择的药品种类的变化情况为(2.090±0.844)。结论社区全科医生"零差率"药品应用知识普遍掌握较好,日常诊疗中应用和宣传均有较高的主动性,对居民用药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应在进一步完善"零差率"药品目录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发挥社区全科医生的作用,积极引导广大患者科学合理地使用药品,切实减轻医药负担。
许建刘妤刘温文付小玻王亚东
关键词:全科医生用药行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