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0225032)

作品数:19 被引量:268H指数:10
相关作者:杨宁李显耀曲鲁江徐桂云侯卓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全国畜牧兽医总站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微卫星
  • 6篇基因
  • 4篇甲状腺
  • 3篇地方鸡
  • 3篇多态
  • 3篇应答基因
  • 3篇微卫星标记
  • 3篇激素
  • 3篇甲状腺激素
  • 2篇单链
  • 2篇单链构象
  • 2篇单链构象多态...
  • 2篇地方鸡种
  • 2篇多态性
  • 2篇脂肪性状
  • 2篇最小二乘分析
  • 2篇微卫星标记分...
  • 2篇基因变异
  • 2篇基因组
  • 2篇基因组学

机构

  • 17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全国畜牧兽医...

作者

  • 16篇杨宁
  • 8篇李显耀
  • 7篇徐桂云
  • 7篇曲鲁江
  • 5篇詹凯
  • 4篇侯卓成
  • 3篇姜润深
  • 3篇郑江霞
  • 2篇杜志强
  • 2篇李俊英
  • 2篇吴桂琴
  • 1篇李慧锋
  • 1篇许月英
  • 1篇赵瑞宏
  • 1篇黄银花
  • 1篇杨君
  • 1篇陈宽维
  • 1篇徐桂芳
  • 1篇刘冰
  • 1篇胡晓湘

传媒

  • 5篇遗传
  • 4篇畜牧兽医学报
  • 2篇中国科学(C...
  • 2篇Journa...
  • 2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中国家禽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鸟类性别决定候选基因在性反转鸡胚中的表达被引量:17
2007年
DMRT1、PKCIW和FET1是鸟类性别决定过程中重要的候选基因。以芳香化酶抑制剂处理的鸡胚为实验材料,对这3个基因的表达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性别决定关键时期(E4.5~E10.5),DMRT1在雄性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雌性,并且在ZW性反转鸡胚中表达大幅上升,表明DMRT1的上调表达是与睾丸形成相关的。PKCIW基因在雌性特异表达并在性反转鸡胚表达上升,这可能与其特殊作用模式有关,即使性反转鸡胚PKCIW代偿性的表达升高,却也未能阻止睾丸的形成。此外,FET1为雌性特异表达,但在性反转鸡胚中表达无变化。综上,实验结果支持了DMRT1是鸟类睾丸发育决定因子的假说。
郑江霞杨宁
关键词:DMRT1
鸡OBR基因第20外显子多态性与脂肪性状的相关研究
2006年
对鸡OBR基因的单链构象多态性进行检测,在第20外显子发现了1个新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克隆测序了2种纯合子片段,在第20外显子编码区的860位碱基确认了1个由T变为C的突变,编码的氨基酸由缬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在1个地方鸡杂交群体中检验这一多态位点与脂肪性状的相关,建立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最小二乘分析,对脂肪性状的不同基因型效应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试验群体中AA、AB、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41、0.292和0.067。
李慧锋
关键词:单链构象多态性OBR基因脂肪性状外显子地方鸡最小二乘分析
鸭甲状腺激素应答基因(THRSPα)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为从比较基因组学角度研究鸭、鸡甲状腺激素应答Spot14alpha(THRSPα)基因突变的异同,根据对鸭THRSPα基因克隆和表达的研究结果,采用多样本PCR产物测序方法筛查鸭THRSPα基因编码区和部分内含子区的核苷酸变异,并与已知的鸡THRSPα基因编码区多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鸭THRSPα基因突变频率远高于鸡,编码区平均突变频率为每1 000个碱基有23个碱基发生突变,内含子区平均每1 000个碱基有28个碱基发生突变。编码区16个突变有3个为错义突变,其余均为同义突变。并且THRSPα蛋白靠近亮氨酸拉链结构域N端的第81位天冬氨酸(Asp81),在鸭中错义替换为缬氨酸(Val),在鸡中发生插入或缺失。提示鸭在进化过程中所受选择程度低于鸡,使其THRSPα基因碱基替换频率和分布均匀度均高于鸡,二者在脂肪性状相关的Asp81位点处均发生缺失或突变。
詹凯徐桂云杨宁
关键词:基因变异
采用微卫星DNA标记分析部分地方鸡种保种场的保种效果被引量:32
2004年
采用 2 8对微卫星引物分析了我国两个地方鸡种大骨鸡和北京油鸡不同保种场的保种效果。检测了大骨鸡和北京油鸡共计 12 5个个体的基因型 ,通过计算等位基因数、等位基因频率、遗传杂合度 (H)、多态信息含量 (PIC)、F统计量、Nei氏遗传距离 ,并采用UPGMA聚类法分析了大骨鸡和北京油鸡群体内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 ,比较了两个鸡种不同保种场的保种效果。在所检测的 4个群体中 ,各群体均有较高的多态性 ,其杂合度都超过了 0 5 5 ,各位点等位基因的数目为 2~ 2 2。除LEI10 194和MCW0 0 32外 ,其余 2 6个微卫星位点都处于基因平衡状态。结果表明 ,4个保种场均较好的保存了这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但同一品种保种场间保种群体已经产生了差异。
曲鲁江吴桂琴李显耀杨宁
关键词:保种大骨鸡北京油鸡微卫星
鸡OBR基因第20外显子多态性与脂肪性状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对鸡OBR基因的单链构象多态性进行检测,在第20 外显子发现了一个新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克隆测序了2种纯合子片段,在第20外显子编码区的860位碱基确认了一个由T变为C的突变,编码的氨基酸由缬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在一个地方鸡杂交群体中检验这一多态位点与脂肪性状的相关,建立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最小二乘分析,对脂肪性状的不同基因型效应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试验群体中AA、AB、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41、0.292和0.067。不同基因型对各组杂交肉鸡腹脂率、皮下脂肪厚、肌间脂宽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效应均不显著(P>0.05),说明这一外显子片段上的变异位点并不是导致脂肪性状产生差异的原因。此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鸡OBR基因多态性及其功能提供参考,并为丰富基因图谱的标记提供理论依据。
李慧锋李俊英曲鲁江姜润深张龙超杨宁
关键词:OBR基因脂肪性状单链构象多态性最小二乘分析肌内脂肪含量杂交群体
禽类性别决定与分化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禽类的性别决定机制迄今尚无定论,目前较为公认的有以下几种假说:一是W染色体上携带性别决定基因(类似于哺乳动物的SRY)决定着个体的雌性化发育;二是Z染色体上某些基因的过表达(即不受剂量补偿效应限制)引发了个体的雄性化发育;三是前2种机制共同作用。已知禽类的性别决定候选基因有W染色体上的FET1、ASW和Z染色体上的DMRT1基因。此外,常染色体上的许多基因也参与禽类的性别决定和分化过程,如SOX9,AMH,cFOXL,CYP19A1等。
郑江霞李显耀杨宁
关键词:性别决定性别分化Z染色体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中国地方鸡种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50
2006年
中国幅员辽阔,拥有丰富的鸡种遗传资源.由于中国地方鸡种生产性能相对较低,很难与国内外家禽公司育成的商业品种竞争,现存数目较少,有些已经濒临灭绝.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地方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状况,本研究采集了分布于中国各地的78个地方鸡品种血样,并利用分布于13条染色体上27个微卫星标记进行分析.通过对2740个样本的检测分析发现,在所有27个微卫星座位中,等位基因数从6-51个不等,平均值为18.74。所检测的78个品种的杂合度(H)均在0.5以上,所有品种的平均杂合度值为0.622,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573.与国外的同类研究相比,这一结果表明中国的地方鸡品种具有更加广泛的遗传多样性.在27个微卫星座位中,总群内亚群的固定系数(FST)从0.065(LEI0166)到0.209(MCW0078)不等,平均值为0.106.在检测的位点中,只有LEI0194位点在所有的群体中均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HWE),而其他位点基本上都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由于小群体中的基因漂移及非随机交配,一些保种场保存的地方品种(如狼山鸡)的杂合度相对较低,而保种区的品种由于保种群群体较大,杂合度也就相对较高.中国地方鸡品种的高杂合度与其表型多样性是一致的.通过Nei氏遗传距离和邻接法将中国地方鸡种进行聚类,结果表明,中国地方鸡品种可以分为六大类,分类结果与品种的地理分布基本一致.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中国地方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将对中国地方鸡品种的利用和保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曲鲁江李显耀徐桂芳陈宽维杨红杰张龙超吴桂琴侯卓成徐桂云杨宁
关键词:微卫星标记
鸭甲状腺激素应答基因(THRSPα)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为从比较基因组学角度研究鸭、鸡甲状腺激素应答Spot14 alpha(THRSPα)基因突变的异同,根据作者对鸭THRSPα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研究结果,采用多样本PCR产物测序方法筛查鸭THRSPα基因编码区和部分内含子区...
詹凯徐桂云杨宁
关键词:基因变异
文献传递
微卫星PCR产物变性与非变性PAGE-银染检测方法的比较被引量:48
2004年
用鸡的微卫星引物对6个中国地方鸡种的两个微卫星位点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在变性与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上进行电泳,经银染,表明微卫星产物在二者上的电泳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中,表现为有较多的非特异带,而在变性胶中微卫星扩增产物条带清晰,易于鉴定。
曲鲁江李显耀杜志强张龙超杨宁
关键词:微卫星PAGEPCR银染
不同品种鸡肌纤维的发育规律及杂种优势研究被引量:23
2006年
选用北京油鸡、隐性白鸡及杂交鸡(北京油鸡♂×隐性白鸡♀)为试验材料,相同条件下饲养14周,自出生起每2周采集1次腿肌和胸肌的肌肉样本,做常规石蜡切片,测定肌纤维的直径和密度。结果表明:随着鸡的生长,肌纤维直径越来越粗,密度越来越小,直径和密度负相关极显著(P<0.000 1);并且不同品种肌纤维的生长速度差异较大。14周龄时,北京油鸡的腿肌肌纤维直径为42.89μm,杂交鸡是49.29μm,隐性白鸡的达56.93μm;而14周龄的腿肌肌纤维密度,北京油鸡达581.80根/mm2,杂交鸡是447.53根/mm2,隐性白鸡为349.87根/mm2;4周龄到14周龄,北京油鸡和隐性白鸡肌纤维直径差异极显著(P<0.01)。同一周龄同一品种的鸡,腿肌肌纤维直径大于胸肌,密度则小于胸肌;6周龄的隐性白鸡,腿肌和胸肌肌纤维直径分别是27.96μm和24.61μm,密度分别是1 557.50根/mm2和1 809.30根/mm2。在杂种优势率上,肌纤维直径和密度没有随周龄而呈现递增或递减的规律性变化,且波动比较大;总体来看,杂交后代没表现出杂种优势,而偏向其隐性白鸡母本,表现出一定的母体效应。
刘冰杨君杨宁
关键词:北京油鸡隐性白鸡肌纤维发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