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1793)

作品数:13 被引量:155H指数:7
相关作者:王黎沈志祥赵维莅赵冰冰顾潇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新昌县人民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细胞
  • 8篇淋巴
  • 6篇白血
  • 6篇白血病
  • 5篇髓系
  • 5篇淋巴瘤
  • 5篇老年
  • 5篇急性
  • 4篇预后
  • 4篇髓系白血病
  • 4篇急性髓系
  • 4篇急性髓系白血...
  • 3篇老年急性
  • 3篇化疗
  • 2篇地西他滨
  • 2篇肿瘤
  • 2篇细胞淋巴瘤
  • 2篇联合化疗
  • 2篇联合化疗方案
  • 2篇淋巴细胞

机构

  • 11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新昌县人民医...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上海市徐汇区...
  • 1篇昆山市第三人...

作者

  • 11篇王黎
  • 8篇沈志祥
  • 6篇赵维莅
  • 4篇赵冰冰
  • 2篇吴丽莉
  • 2篇陈瑜
  • 2篇刘振宇
  • 2篇李良群
  • 2篇王艳煜
  • 2篇刘家琪
  • 2篇顾潇
  • 2篇许彭鹏
  • 2篇闫子勋
  • 1篇朱正
  • 1篇程澍
  • 1篇赵夏
  • 1篇施若非
  • 1篇李军民
  • 1篇罗必华
  • 1篇陈秋生

传媒

  • 5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中医学报
  • 1篇Fronti...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非遗传学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非遗传学预后因素。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2007至2011年收治的年龄大于55岁的老年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疾病分型、临床状态、白细胞计数(WBC)水平、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白蛋白水平和治疗方案等。应用COX回归模型和Log—rank检验对上述因素与生存时间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M3亚型最具有生存优势。为了减少该亚型对预后分析的影响,对非M3型AML患者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P=0.003)、是否缓解(P〈0.01)、临床状态(P〈0.01)、其他器官疾病(P〈0.01)、WBC水平(P:0.022)、LDH水平(P=0.006)、白蛋白水平(P〈0.01)均与患者的生存时间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只有未达缓解(P〈0.01)、临床状态差(ECOG3~4)(P〈0.01)和高WBC水平(P〈0.01)是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年龄≥70岁的患者,生存时间显著缩短。55—69岁的患者,生存时间无显著差异。对于年龄〈70岁的患者,DA/IA方案和CAG方案治疗均优于姑息治疗。对于年龄为70—80岁的患者,仅接受CAG方案的患者生存时间优于姑息治疗。对巩固方案对患者生存影响的研究显示,年龄〈70岁并获得缓解的患者,中剂量阿糖胞苷巩固治疗未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结论老年AML患者与年轻患者不同,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治疗,中剂量阿糖胞苷巩固治疗可能不能改善老年患者的预后。
赵冰冰朱正许彭鹏李军民沈志祥赵维莅王黎
关键词:预后
老年T/NK细胞淋巴瘤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T/NK细胞淋巴瘤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2年来收治的62例老年T/NK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AnnArbor分期、临床状态、结外累及、骨髓浸润状况、LDH水平等指标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通过IPI或PIT分层系统对T/NK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不同危险度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根据IPI评分分组,低危组(IPI=1)、低中危组(IPI=2)、高中危组(IPI=3)、高危组(IPI=4~5)患者分别有7、22、13、20例,其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85.7%、59.1%、0、5.0%;中位总生存(OS)期分别为90.0、63.9、10.1和5.0个月,IPI为1~2分的患者中位OS期明显长于IPI为3~5分的患者(P〈0.01),但IPI=1分和IPI=2分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47)。应用PIT评分系统,PIT为1分、2分、3—4分的患者分别有18、18、26例,其CR率分别为61.1%、44.4%、3.8%;中位OS期分别为90.0、46.9和5.0个月,三组患者生存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B症状(P=0.025)、LDH水平升高(P=0.004)、骨髓浸润(P=0.023)和结外浸润(P:0.033)与患者OS期短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LDH水平升高(P=0.007)和骨髓浸润(P=0.016)是2个独立的预后指标,而且这两个因素正是PIT分层的重要指标。结论在老年T/NK细胞淋巴瘤患者中,PIT比IPI具有更好的预后指示作用。
王勇钱樱吴丽莉赵冰冰许彭鹏赵维莅王黎
关键词:老年人NK细胞淋巴瘤预后
强化化疗方案治疗成年人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非特指型)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CTX)+长春新碱(VCR)+阿霉素(ADM)+地塞米松(Dex)强化化疗方案(hyper CVAD)治疗非特指型成年人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B-LBL/ ALL)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影响患者生存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治疗的51例初治为B-LBL/ALL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骨髓内B淋巴母细胞所占比例,将其分为A组(n=6,骨髓内B淋巴母细胞<25%,采取hyper CVAD化疗方案治疗);B组[n=45,骨髓内B淋巴母细胞≥25%,采取VCR+ Dex+ CTX+泼尼松(Pred) (VDCP)/VCR+ Dex+ CTX+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Pred(VDCLP)联合hyper CVAD化疗方案治疗].对51例患者再按照巩固治疗方案是否应用门冬酰胺酶(ASP),进一步分为应用ASP亚组(n=27)与未用ASP亚组(n=24).对ASP过敏、肝功能异常或不愿意使用ASP者,则纳入未用ASP亚组,否则,则纳入应用ASP亚组.对两组及两亚组患者的疗效及总生存(OS)率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两组及两亚组患者年龄、性别、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制定的体能状态评分、起病时合并B症状、白细胞(WBC)计数>30×109/L率及乳酸脱氢酶(LDH)升高率等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A组6例患者经hyper CVAD方案化疗后,完全缓解(CR)率为83.3%(5/6);对B组45例患者应用VDCP/VDCLP联合hyper CVAD方案化疗后,CR率为95.6%(43/45).随访至终点时,本组51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0个月,1年和3年OS率分别为80.7%和63.5%.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WBC计数>30×109 /L[OR=7.117,95 %CI(1.543~32.837);P=0.012],ECOG评分为3~4分[OR=20.638,95%CI(4.108~103.668);P=0.000 1],治疗未获CR[O
赵冰冰熊红赵夏吴丽莉赵维莅王黎
关键词:淋巴母细胞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门冬酰胺酶成年人
21例原发乳腺淋巴瘤患者疗效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淋巴瘤(PBL)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至2013年所收治的21例PB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层分析,比较手术、预防性腰穿鞘注、利妥昔单抗应用对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影响。结果21例患者中6例行乳腺肿块穿刺活检术,2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其余均行单纯乳腺肿块切除术后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17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各1例。所有患者中仅1例肿块直径〉7cm(MALT淋巴瘤患者),其余均〈5cm。治疗后完全缓解(CR)19例,部分缓解和疾病进展各1例。中位随访14(6~75)个月,21例患者中l例死亡,3年总生存(OS)率为92.3%。化疗+手术组(15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时间较单纯化疗组(6例)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个月对22个月,P=0.05),但两组患者的CR率和OS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0例CD20阳性患者中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者17例,与未接受的3例比较,CR率和PFS、OS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尸值均〉0.05)。8例患者接受预防性腰穿鞘注治疗,与13例未接受者比较,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1)。结论PBL以DLBCL多见,治疗效果较好,手术治疗仅为明确诊断,并不延长患者OS时间。PBL患者行预防性腰穿鞘注治疗不降低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发生率。
罗必华黄建清闫子勋赵维莅王黎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手术预后
自然杀伤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012年
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淋巴瘤是一类NK细胞恶性增殖的克隆性疾病。NK细胞是人体内一类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毒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其可攻击自体的异常细胞,如感染了细菌、病毒的细胞和异常突变的肿瘤细胞等,是人体的一道天然免疫屏障。
沈志祥王黎
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淋巴瘤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特点和治疗策略被引量:38
2013年
在世界范围内,每10万人中约有4人发生急性白血病[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约占白血病总发病人数的70%[1]。老年人造血系统以粒系造血为主[2],因此老年AML的发生率显著升高。瑞典对本国1997至2005年登记在册的所有AM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显示AML的发病高峰为80—84岁[3]。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进展,老年AML患者将越来越多。因此老年AML的治疗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同样的化疗方案,老年AML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年轻AML患者差。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曾于1986年公布了AML8的研究结果,在1127例患者中,50岁以下AML患者缓解率约为70%,50~59岁为68%,60~69岁为53%,70—74岁为39%,而75岁及以上患者缓解率只有22%[4]。
王黎沈志祥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老年人AML急性白血病发病人数
非霍奇金淋巴瘤microRNA34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microRNA34a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和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行microRNA34a的实时定量检测,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microRNA34a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呈显著低表达,尤其是在中高危及高危患者中其表达更低。多因素分析显示,microRNA34a的表达情况是患者治疗后能否缓解的一个独立预测因素。结论:microRNA34a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低表达,且其表达情况可作为一个预示患者对常规化疗方案是否有反应的指标。
闫子勋姜晓星施若非沈志祥赵维莅王黎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
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和传统治疗方案治疗老年MDS/MPD转化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6
2014年
目的:对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和传统治疗方案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或骨髓增殖性疾病(MPD)转化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MDS/MPD转化的老年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应用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11例和传统治疗方案17例(其中"3+7"标准方案8例、CAG方案6例及支持治疗3例),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地西他滨联合预激组中完全缓解(CR)7例(63.6%),未缓解(NR)4例(36.4%),总有效率(ORR)为63.6%;传统治疗组中CR 4例(23.5%),分别为"3+7"标准方案2例、CAG方案2例,NR 13例(76.5%),ORR为23.5%。地西他滨联合预激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骨髓原始细胞数对于缓解与否无差异(P>0.05)。2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肺部感染、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和心力衰竭,经过输血和抗感染等支持治疗均可以耐受,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2013年9月,地西他滨联合预激组和传统治疗组的中位生存分别是15个月和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治疗老年转化性AML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作为老年转化性AML的首选方案。
郝杰程澍王艳煜刘振宇顾潇刘家琪李良群段云祎陈瑜陈钰沈志祥王黎
关键词:地西他滨老年
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不良遗传学预后因素和治疗进展
2013年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myeloid leukemia,AML)多发于老年人群中。据美国统计,在≥65岁的人群中,AML的发生率为17.6人/10万人,而年龄小于65岁的人群中,AML的发生率约为1.8人/10万人。
王黎沈志祥
关键词: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老年人群发生率AML
生血汤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观察生血汤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方式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生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中医证候积分及感染率、抗生素使用时间,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有效率、感染率、抗生素使用时间分别为95.00%、25.00%、(7.50±1.56)d,均优于对照组的78.33%、51.67%、(12.56±1.83)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第10天、第20天,研究组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较对照组均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血汤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促进患者造血功能恢复,降低感染率。
赵小强陈艳丽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生血汤化疗白细胞减少症中医药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