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4B15)

作品数:150 被引量:812H指数:14
相关作者:翁伯琦王义祥刘波蓝江林雷锦桂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9篇农业科学
  • 35篇经济管理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生物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8篇农业
  • 23篇生态
  • 20篇土壤
  • 20篇微生物
  • 19篇发酵床
  • 16篇循环农业
  • 16篇生物发酵
  • 16篇生物发酵床
  • 16篇微生物发酵
  • 16篇微生物发酵床
  • 14篇蘑菇
  • 14篇氨基酸
  • 10篇生态农业
  • 10篇水土
  • 9篇垫料
  • 9篇双孢蘑菇
  • 9篇现代农业
  • 8篇有机碳
  • 8篇水土流失
  • 7篇栽培

机构

  • 145篇福建省农业科...
  • 29篇福建农林大学
  • 7篇福州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莆田市农业科...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北京五岳华夏...
  • 1篇福建省精密仪...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厦门市江平生...
  • 1篇罗源县农业科...

作者

  • 87篇翁伯琦
  • 34篇王义祥
  • 25篇刘波
  • 21篇蓝江林
  • 20篇雷锦桂
  • 19篇张伟利
  • 15篇刘朋虎
  • 15篇江枝和
  • 12篇赵雅静
  • 11篇罗旭辉
  • 11篇史怀
  • 10篇叶菁
  • 10篇罗涛
  • 10篇王煌平
  • 9篇黄勤楼
  • 9篇张青
  • 9篇栗方亮
  • 8篇廖剑华
  • 8篇仇秀丽
  • 8篇钟珍梅

传媒

  • 43篇福建农业学报
  • 7篇台湾农业探索
  • 7篇农学学报
  • 6篇农业环境科学...
  • 5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农业科技管理
  • 4篇热带作物学报
  • 4篇福建农林大学...
  • 4篇亚热带资源与...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中国食用菌
  • 3篇山地农业生物...
  • 3篇核农学报
  • 3篇热带农业科学
  • 3篇海峡科学
  • 3篇中国农学会耕...
  • 2篇福建畜牧兽医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农业科研经济...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6篇2017
  • 24篇2016
  • 37篇2015
  • 26篇2014
  • 21篇2013
  • 25篇2012
1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氮肥施用对柑橘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英文)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柑橘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在不同温度下对不同氮肥施用量的影响关系,为构建果园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型提供参数。[方法]采用室内模拟试验,在10、20、30℃3个温度条件下,研究施肥施用对柑橘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结果]3种温度处理下,各施氮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都表现为培养前期快速下降,培养后期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在整个培养过程中,3种温度条件下各施氮处理的土壤CO:累积排放量为1328.25~2219.42mg/kg,100mg/kg(N4)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量最大,CK处理最低,100mg/kg(N4)和80mg/kg(N3)2个高氮处理显著高于低氮50mg/kg(N1)、30mg/kg(N1)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长,不同的土壤施氮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不同,N2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最低,N4处理最高。柑橘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受高施氮量影响较大,低施氮影响不明显。[结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增加,氮肥施用和温度的共同作用可能使柑橘林向大气中排放的CO2增加。
翁伯琦王峰王义祥江福英吴志丹尤志明张文锦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矿化氮肥施用温度
土壤中双氰胺降解及与降解菌的关系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灭菌土培、非灭菌土培、田间蔬菜种植、添加外源降解菌土培试验研究了土壤中双氰胺(DCD)降解及与降解菌的关系。结果显示,不论是单施DCD、尿素配施DCD,还是碳酸氢铵配施DCD的土壤,灭菌处理的土壤中DCD半衰期分别比不灭菌处理的长13.56、5.79、14.51d。降解菌生长期间,降解菌总量(x)与DCD降解呈显著正相关,拟合的线性方程为y=3.1841x-2.5452,r=0.9752。外源DCD降解真菌可在灭菌土壤中定殖并有效降解DCD,培养15d后,U+DCD+DCD降解菌处理土壤中DCD降解真菌的数量增加至36.40×105cfu,且DCD含量极显著降低。这些结果表明土壤中DCD降解与降解菌关系极为密切,添加外源真菌加速了土壤中DCD降解。
罗涛王煌平张晓玲张青蔡开地翁伯琦
关键词:双氰胺尿素碳酸氢铵降解菌降解
鸡粪菌渣好氧堆肥过程中氨氧化古菌及氨氧化细菌群落的动态变化被引量:8
2016年
以amoA基因为标记,通过Real-Time 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法对鸡粪菌渣好氧堆肥过程中的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和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进行了丰度及群落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堆制初期、好氧发酵高温期及后熟期,AOB的amoA基因丰度均占主导优势,是AOA的38-992倍。进入好氧发酵高温期,AOA amoA基因丰度下降至发酵前的0.9%,AOB下降至17.6%,后熟期AOA与AOB的amoA基因丰度与好氧发酵高温期相当。在上述3个阶段AOA与AOB各自存在一个绝对优势菌群,分别为Cluster 3和Nitrosomonas europaea,其中Cluster 3克隆子数目分别占整个克隆文库的70.73%、54.28%、72.45%,Nitrosomonas europaea克隆子数目分别占整个克隆文库的78.44%、93.20%、94.27%。堆肥3个阶段AOA的多样性指数变化不大,Shannon-Wiener值维持在1.53-1.60,但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演替,随着堆肥温度升高,堆肥前期的一些菌群(Cluster 4、Cluster 5、Cluster 6)逐渐消失,新的菌群Cluster 1出现并成为堆肥中后期的第二大优势菌群。AOB无论是多样性指数还是群落组成,都发生剧烈的变化。AOB在堆肥前期Shannon-Wiener指数值最大(1.47),种群数最多(6个基因簇,分别为Nitrosomonas europaea Cluster,Nitrosomonas halophila Cluster,Nitrosomonas communis Cluster,Nitrosomonas nitrosa Cluster,Nitrosospira briensis Cluster,Nitrosospira multiformis Cluster);进入高温发酵期,Shannon-Wiener下降至0.45,群落结构单一,只有Nitrosomonas europaea Cluster和Nitrosomonas halophila Cluster;进入后熟期,AOB多样性及种群数得到一定程度的回升。
邱珊莲张少平翁伯琦罗涛林霜霜何炎森
关键词:堆肥RFLP氨氧化古菌氨氧化细菌
响应面法优化绣球菌多糖脱色工艺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利用弱酸性离子树脂HZ-830对绣球菌多糖进行脱色,通过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在前期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脱色温度、脱色pH和脱色时间为自变量,脱色率为响应值,将HZ-830树脂对绣球菌多糖的脱色工艺进行优化。优化后确定的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脱色温度(A)=41℃,pH(B)=8,脱色时间(C)=3.5h,平均脱色率为87.73%。
王宏雨张迪廖剑华林衍铨王泽生
关键词:绣球菌多糖脱色响应面法
土壤生态过程研究与野外观测台站建设
2013年
阐述了深化土壤质量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强调了培肥地力实用技术研究与推广的紧迫性与实践意义。结合区域和生产实际,分析了土壤学与合理施肥的研究重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以求为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安全食品生产提供借鉴和参考。
翁伯琦张伟利
关键词:土壤质量培肥地力
Soil Organic Carbon Stocks of Citrus Orchards in Yongchun County Fujian Province China被引量:1
2017年
Studies related to the quantit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C)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can help to fill the knowledge gaps regarding estimation of the amount of C stored in soils at a global scale. Orchards are an important land use type in southern China; the total area(1.15 × 10~7 ha) of orchards in China comprises approximately 20.5% of the area of all orchards worldwide. We assessed soil organic C stocks(SOCS) in citrus orchards in Yongchun County(consisting of 22 towns), Fujian Province,China in 1982 and 2010.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the county, an area featuring extensive citrus farming with a gently sloping landscape and low rates of water erosion, had the highest SOCS. In contrast, the lowest SCOS was observe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county,where steep hills with severe erosion problems are common and citrus orchards are sparsely distributed. From 1982 to 2010, the mean SOCS in citrus orchards increased from 22.1 to 41.7 Mg ha^(-1), which indicated that current management practices such as fertilization,irrigation, and cultivation enhanced soil C stocks. Further in-depth studies on the effects of these practices on C sequestration would be worthwhile and surveys of SOCS throughout Fujian Province are needed, to support efforts to mitigate global C emission.
WANG YixiangWENG BoqiTIAN NaZHONG ZhenmeiWANG Mingkuang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储量柑橘园土地利用类型SOCS
基于生态强省建设理念的现代循环农业发展对策思考
2012年
通过分析生态强省和循环农业的定义和内涵及其两者的内在联系,提出当前在生态强省建设的框架下,加快发展现代循环农业的6个重要举措:即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发展规划;区域统筹协调,实施优化布局;创新技术模式,因地制宜推广;建立标准体系,规范产业发展;创建示范园区,推动转型升级;加大资金投入,引导规模开发。通过实施区域生态经济战略与推广现代循环农业技术,实现节能减排,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利用效率,以利于稳步推进生态强省建设。
叶菁翁伯琦雷锦桂
关键词: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
养猪发酵床垫料微生物类群结构特性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定点取样、平板分离的方法,分析养猪发酵床垫料微生物的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在30个样点5次取样过程中,微生物含量总体为细菌>放线菌>真菌。细菌含量变化幅度最大[(33.72~197.23)×10~5cfu·g^(-1)],真菌含量变化相对较小[(7.87~48.64)×10~3cfu·g^(-1)],而放线菌含量变化稳定[(20.14~33.18)×10~4cfu·g^(-1)]。细菌含量类群Ⅰ(大于70.00×10~5cfu·g^(-1))平均9.2个样点、占总样点的28.67%;类群Ⅲ(小于30.00×10~5 cfu·g^(-1))平均为8.6个样点,占总样点的30.67%;类群Ⅱ[(30.00~70.00)×10~5cfu·g^(-1)]平均为12.2个样点,所占比例最大,为40.67%。真菌类群Ⅰ(大于70.00×10~3cfu·g^(-1))平均仅3.8个样点,所占比例最低,为12.67%;类群Ⅱ[(30.00~70.00)×10~3cfu·g^(-1)]平均为6.4个样点,所占比例为21.33%;类群Ⅲ(小于30.00×10~3cfu·g^(-1))平均19.8个样点,所占比例高达66.00%。放线菌3种类群所占比例与真菌类似,类群Ⅰ(大于70.00×10~4cfu·g^(-1))平均仅1.4个样点,所占比例最低,仅为4.67%;类群Ⅱ[(30.00~70.00)×10~4cfu·g^(-1)]平均8.4个样点,所占比例为28.00%;类群Ⅲ(小于30.00×10~4cfu·g^(-1))平均20.2个样点,所占比例高达67.33%。
蓝江林栗丰刘波史怀黄素芳
关键词:发酵床垫料微生物类群空间结构
微生物发酵床垫料酶活性变化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于福建省福清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栏内采集0~50cm垫料层样品,对微生物发酵床不同方位及不同深度垫料进行酶活性研究,测定其蔗糖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中性与碱性磷酸酶,探讨酶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0~50cm的垂直深度,随着深度的加大,酶活性显著下降,为微生物发酵床作用机理及垫料发酵程度提供理论参考。
叶少文车建美刘波王阶平陈倩倩刘国红陈峥唐建阳
关键词:微生物发酵床垫料蔗糖酶半纤维素酶碱性磷酸酶
发展循环农业与防控水土流失的对策思考——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被引量:4
2013年
福建长汀是南方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经20多年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但是,水土流失初步治理区生态系统仍十分脆弱,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矛盾仍较为突出。本文在分析当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循环农业,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防控水土流失的发展思路,并提出充分利用资源,农牧有效结合,培肥红壤地力,调整种养结构,增量提质保质,维护生态环境,推动持续发展等系列具体对策。
翁伯琦罗旭辉郑开斌应朝阳王义祥
关键词:水土保持循环农业生态经济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