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JY002)

作品数:4 被引量:39H指数:3
相关作者:魏楚黄文若沈满洪余冬筠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等式
  • 1篇对数平均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影子
  • 1篇影子价格
  • 1篇省份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碳排放
  • 1篇碳排放强度
  • 1篇碳税
  • 1篇能耗强度
  • 1篇能源
  • 1篇能源结构
  • 1篇气体排放
  • 1篇温室气体
  • 1篇温室气体排放
  • 1篇价格研究
  • 1篇方向性距离函...
  • 1篇产业结构

机构

  • 4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4篇魏楚
  • 3篇黄文若
  • 1篇沈满洪
  • 1篇余冬筠

传媒

  • 1篇世界经济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产业经济研究
  • 1篇鄱阳湖学刊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生产性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需要客观认识我国不同产业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特征及规律,并识别出主要影响因素。为此,选择了农业、工业、建筑、交通、商业、能源六个主要的化石能源消费行业,在估计了各行业1996~2009年化石能源相关的CO2排放量的基础上,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对CO2排放进行分解,重点考察了产业结构调整效应以及在不同产业内的相对贡献。研究结论表明:六大产业排放的温室气体从1996年的28.13亿吨以年均6.5%的速度增加,2009年排放量增至64.1亿吨,占当年全国和全球化石能源相关的CO2排放的83%和21%;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是能源、工业和交通业;产出规模扩张是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调整、部门能源效率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但不足以抵消产出规模效应,能源结构和碳排放系数效应也减缓了温室气体排放,但影响程度很小。农业和能源部门经济比重的下降有效减缓了温室气体排放,未来产业政策的设计应以控制工业经济规模和比重为重点,同时要结合其他行业的能源效率改善和能源结构优化等途径,共同推动温室气体减排。
魏楚余冬筠
关键词:产业结构效应温室气体
中国各省份二氧化碳影子价格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本文利用环境方向性距离函数估计了中国29个省(市、区)1995-2007年间的二氧化碳影子价格与包含环境因素在内的生产率。测算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二氧化碳影子价格与环境生产率值都要显著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二氧化碳影子价格在制定碳税政策方面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充分考虑各地区二氧化碳减排成本及全国减排总成本的基础上,政府部门需根据不同的政策意图来制定相应的减排措施:在以碳排减数量为目标时,考虑到大部分的碳排放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应对高影子价格地区实行较为严格的限制措施;在以最小化碳减排带来的经济损失为目标时,应让低影子价格地区承担更多的减排指标,并由高影子价格地区对其进行补贴;而不同地区间二氧化碳影子价格的差异性,说明"一刀切"的碳税税率无法完全实现其政策意图。
黄文若魏楚
关键词:影子价格方向性距离函数碳税
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与中国的应对策略——基于Divisia分解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利用1991-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比较了世界七大地理板块国家碳排放强度演变趋势的特征,并运用对数均值迪氏分解法将碳排放强度分解为能耗强度、能源碳排放、能源结构等几方面,并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强度在大部分地区呈现出递减趋势,特别是北美洲、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板块的降低趋势明显,碳排放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能耗强度的影响;中国的碳排放强度具有高而降低快的特点,需重点从能耗强度与能源结构方面入手,以实现降低碳排放强度的目标。
黄文若魏楚
关键词:碳排放强度能耗强度能源结构
环境敏感性生产率研究综述被引量:15
2011年
本文旨在归类和评述环境敏感性生产率的前沿研究理论,沿着参数化/非参数化效率前沿这一主线,分别考察了超对数距离函数、二次型方向距离函数、随机前沿函数、数据包络分析、基于冗余的测度等不同的模型表述形式,并比较了不同模型之间的特点和适用环境。此外,根据对现有研究文献的归纳,对研究对象、理论假说、算法实现和研究结论四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并指出未来环境敏感性生产率研究领域需要关注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魏楚黄文若沈满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