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4DIB2J046)

作品数:8 被引量:38H指数:5
相关作者:陈忆九刘宁国邹冬华金先龙张建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3篇政治法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通事
  • 5篇计算机
  • 5篇交通事故
  • 3篇碰撞
  • 3篇汽车
  • 3篇计算机仿真
  • 3篇仿真
  • 2篇行车
  • 2篇致伤
  • 2篇生物力学
  • 2篇汽车碰撞
  • 2篇自行车
  • 2篇计算机模拟
  • 2篇法医
  • 2篇法医学
  • 1篇道路交通
  • 1篇道路交通事故
  • 1篇行人
  • 1篇行人碰撞
  • 1篇致伤方式

机构

  • 8篇中华人民共和...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8篇邹冬华
  • 8篇刘宁国
  • 8篇陈忆九
  • 5篇金先龙
  • 4篇陈建国
  • 4篇张建华
  • 3篇毛明远
  • 3篇张晓云
  • 1篇申杰
  • 1篇刘军勇

传媒

  • 6篇法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司法鉴定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轿车与自行车碰撞事故仿真研究及骑车者致伤特点分析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研究计算机仿真技术重建自行车骑行状态下交通事故发生过程,并探讨此技术在分析真实事故中骑车者人体致伤方式、特点及损伤程度上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事故人、车痕迹鉴定和模型建立,构建相关碰撞环境并利用高性能计算机及PC-Crash软件对事故进行再现研究。结果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的人、车模型在模拟碰撞过程中,骑车者发生的运动过程、损伤分布及损伤动力学响应结果与法医学尸表检验人体损伤部位、程度基本吻合。结论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重建自行车骑行状态下的事故碰撞过程、分析骑车者致伤方式及提供损伤部位动力学响应参数等,对于交通伤法医学鉴定及深化交通伤机制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邹冬华刘宁国陈建国张建华金先龙张晓云陈忆九
关键词:自行车交通事故计算机仿真
基于固定参数的汽车与行人碰撞计算机模拟实验
2008年
目的选定固定参数进行计算机模拟碰撞实验,分析不同车型、碰撞车速以及碰撞接触位置对事故过程及人体损伤情况的影响。方法基于多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汽车(大客车、小客车、小轿车和货车)和人体模型,并按照不同碰撞车速(20、30、40、50和60km/h)和不同碰撞接触位置(行人正前方、侧方和正后方)进行模拟碰撞,分析碰撞运动过程以及生物力学响应情况(头部、颈部及下肢)。结果碰撞车型和碰撞接触位置一致的情况下碰撞过程相似(碰撞车速≤60km/h),头部加速度、上颈部轴向受力以及下肢轴向受力呈现一定的生物力学响应规律。结论基于多刚体动力学方法的模拟碰撞技术研究可再现事故过程中人体的生物力学响应规律。
毛明远陈忆九刘宁国邹冬华刘军勇金先龙
关键词:生物力学行人交通工具碰撞
交通事故中摩托车司乘人员致伤方式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通过对3例摩托车交通事故中司乘人员的损伤特征及车辆痕迹的检验结果比对,分析事故过程中摩托车司乘人员的运动过程及致伤方式,发现因其位置、姿势和应激状态不同,摩托车驾驶位乘员与后座乘员在碰撞、运动过程中损伤形成不同,其人体成伤机制、部位及程度与车辆相关部位的损害痕迹可以相互佐证,对于推断摩托车司乘人员的行为方式(谁是摩托车驾驶员)具有重要价值。进一步总结此类事故鉴定的共同特点,可为事故责任认定提供参考。
邹冬华陈忆九陈建国毛明远刘宁国张建华
关键词:摩托车交通事故司乘人员致伤方式法医学车辆痕迹
车外人员撞击伤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以真实案例为基础,研究汽车碰撞事故中,不同机动车车型、不同交通方式等因素造成车外人员撞击伤的特征。方法选取上海地区发生的汽车与车外人员碰撞事故案例200例,通过对事故中的人、车等检验对比,分析车外人员撞击伤的特点。结果车外人员撞击伤主要出现在下肢,其次为胸部和头部;行人(含推车人)撞击伤出现频次与骑车人(含自行车或摩托车后座乘员)无明显差异;小轿车和小客车事故中撞击伤多见于下肢,大客车多见于胸部;车外人员被撞击后发生抛甩频率随车速的加大而增高,且通过车体痕迹检验,人体与车辆挡风玻璃发生(二次)撞击伤匹配程度最高。结论分析汽车与车外人员碰撞事故人体撞击伤特点,对于交通伤法医学鉴定及深化交通伤机制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邹冬华陈忆九刘宁国陈建国
关键词:交通事故撞击伤
计算机模拟再现道路交通事故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于道路交通事故鉴定领域,实现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过程及当事人致伤方式的重建。方法基于对事故现场痕迹、车辆损坏和人体损伤等检验鉴定,利用事故再现软件及高性能计算机计算分析,对40起真实事故的碰撞过程及致伤方式进行重建分析,并以2起典型案例进行说明。结果事故再现效果与现场痕迹、车辆痕迹、人体损伤痕迹有关;40起事故再现中,28起符合性好,9起较好,3起欠理想;碰撞过程的准确再现有助于对致伤方式进行分析。结论计算机仿真模拟重建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过程及当事人的致伤方式在辅助道路交通事故鉴定中具有应用价值。
邹冬华刘宁国陈建国金先龙张晓云张建华陈忆九
关键词:法医学计算机模拟
汽车碰撞中乘员损伤成因分析与计算机仿真研究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汽车碰撞过程,为法医学鉴定及交通事故处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汽车碰撞中乘员损伤成因分析及车辆痕迹检验,建立有效的人体、车辆仿真模型,利用动量冲量法与多刚体动力学结合仿真求解乘员运动模式,客观再现乘员交通伤特点。结果计算机仿真汽车碰撞过程中,人体模型上碰撞部位的分布符合法医学检验所得结果。结论计算机仿真求解乘员交通伤的方法在法医学鉴定和事故责任认定中具有参考价值。
邹冬华刘宁国申杰张晓云金先龙陈忆九
关键词:汽车碰撞计算机仿真交通伤
骑跨伤在机动车碰撞自行车事故中的特征及生物力学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以真实案例为基础,研究自行车与机动车碰撞交通事故中,不同机动车型、交通方式等因子造成自行车骑车人下肢内侧骑跨伤的特征,分析其生物力学机制。方法选取上海地区发生的自行车与机动车碰撞交通事故案例140例,全面收集现场、自行车、机动车、人体、交通方向等信息,运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同时,选取其中典型案例,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事故发生过程,提取人体各受伤部位的动力学响应数值,如加速度、力和力矩等,与案例研究结果对比。结果全部事故中出现骑跨伤与无骑跨伤案例频数相等;侧面撞击与前后方向撞击骑跨伤的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别;大型车辆撞击事故中出现骑跨伤频率较低;骑跨伤的发生频率随车速加大而增高;就骑跨伤的分布来说,撞击侧下肢骑跨伤位置低(链条、脚蹬管等损伤),而对侧骑跨伤位置高(鞍座损伤),在小型车辆撞击时该特点更明显。结论分析自行车骑车人的骑跨伤特征和生物力学机制有望对道路交通行为方式鉴定提供新依据。
刘宁国邹冬华毛明远张建华金先龙陈忆九
关键词:骑跨伤自行车计算机仿真
车外人员与汽车碰撞事故现场痕迹特点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是人、车、道路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碰撞过程中,三者之间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强烈的相互作用,如制动、碰撞、损伤产生等。事故发生后,根据国家GA41-2005《道路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勘验》标准规定,交通事故现场痕迹包括路面痕迹、车体痕迹、人体痕迹、其它痕迹等勘验是确定交通事故责任和成因的主要依据。本文研究中通过对200起车外无防御能力的道路使用者(行人、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与汽车碰撞事故现场痕迹,如人-车-道路位置,车辆的制动印痕、行驶速度、碰撞痕迹,人体致伤特点等各种客观的信息参数,寻找易于提取、利于计算分析、有助于事故重建的现场痕迹参数特点,以此建立起基于现场痕迹信息综合处理的事故再现参数体系,为后续重建交通事故碰撞过程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邹冬华陈忆九刘宁国
关键词:交通事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