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12ZB321)
-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 相关作者:孙书民王进戈柯坚孙志军王强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小型收割机切割传动机构的设计与尺寸综合优化被引量:2
- 2014年
- 针对小型收割机工作条件恶劣、结构紧凑、可靠性高的特点,提出一种采用空间连杆机构代替传统平面连杆机构的新型切割传动机构。采用谐波特征参数法建立该机构的数值图谱,结合半喂入式两行收割机的参数指标,对新型机构进行了尺寸综合和优化。将优化后的新机构与目前小型收割机的标杆产品pro208从尺寸大小和传力性能2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新型机构的尺寸减小了34%,最小传动角γmin=68.45°,2项指标都优于传统机构。
- 孙书民柯坚
- 关键词:切割器空间连杆机构尺寸综合
- 收割机中新型HST优化设计及试验被引量:3
- 2014年
- 针对西南丘陵地区对收获机械要求小巧灵活,而传统的分离式无级变速结构较大的特点,改进设计了集成式静液压传动系统(Hydraulic Static Transmission,HST),利用Pro/E完成了具体零件的设计和复杂的三维结构总装。为适用高度集成化新型HST要求整机及相关零部件尺寸小巧紧凑的特点,以行走部分中齿轮系统中心距之和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齿轮传动的优化模型,通过求解得到优化设计的较优参数。下田试验表明该HST动力输出平稳、转向灵活、制动可靠,能够满足小型收割机的要求。
- 孙书民王进戈柯坚
- 关键词:收割机HST
- 农机中静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与割台部分动态优化被引量:2
- 2013年
- 针对西南丘陵地区对农业收获机械要求小巧灵活,而传统的分离式无级变速结构较大的特点,改进设计了集成式HST,利用PRO/E完成了具体零件的设计和复杂的三维结构总装。基于齿轮传动的动力学方程,以该改进机构中割台高低档齿轮系统的振动加速度和质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齿轮传动的多目标动态优化模型,通过求解得到优化设计的齿轮较优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结构高效紧凑,节省安装空间,且能有效地降低总体振动水平和质量,提高可靠性,对后续的样机开发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 孙书民王进戈柯坚陈华梁剑
- 关键词:动态优化割台
- 实用新型收割机切割机构的运动分析与仿真被引量:2
- 2012年
- 针对传统切割器传动装置采用齿轮机构和平面曲柄摇杆机构相结合方式的缺点,提出了采用实用空间连杆机构,对机构进行了三维建模和运动分析,得到了输出的位移、速度、加速度运动方程,并通过仿真得到了运动曲线。仿真结果显示,该机构可以实现割刀的平稳输出,为以后的机构尺寸综合打下了基础。
- 孙书民柯坚王进戈王强
- 关键词:切割器空间连杆机构仿真
- 两行微型收割机清选系统开发与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前国内市场上主流的收割机机型很难适用于起伏不平、地段狭小的丘陵山区,开发微型两行机势在必行。清选系统对整个收割机的工作性能影响很大,也关系着整机结构的复杂程度和机体尺寸。本文针对大中型收割机清选机构结构复杂、尺寸较大而微型机要求紧凑简洁的特点,对传统的清选系统做了改进,设计了满足要求的系统方案,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完成了具体零件建模和复杂的三维总装,并对振动筛及物料颗粒在气流场的运动进行了分析,得到了运动方程,绘制了不同漂浮系数脱出物的气流场运动轨迹,分析了相关因素对清选性能的影响,对后续的样机开发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 孙书民柯坚王进戈孙志军
- 关键词:收割机清选系统虚拟样机
- 基于均匀设计法的清选装置设计与多目标优化被引量:1
- 2012年
- 针对传统大中型收割机清选装置结构复杂、尺寸较大而微型机要求紧凑简洁的特点,设计了适用于两行微型机的清选装置方案,利用PRO/E完成了具体零件的设计和复杂的三维总装;基于均匀设计法对改进方案进行了仿真试验,得到了不同工作参数下各指标值和最佳参数组合,通过回归分析得到清选指标透筛时间和物流水平位移的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进行了多目标优化,得到了曲柄长11.61 mm,风速1.4 m/s,风向角29.89°,安装夹角为9.83°时,清选效果最好。此试验方法大大降低了试验次数,减轻了试验工作量,其优化结果对于后续的样机开发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 孙书民王进戈柯坚王强孙志军
- 关键词:清选装置均匀设计
- 平面齿内齿轮一次包络鼓形蜗杆传动副的误差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为了掌握平面齿内齿轮一次包络鼓形蜗杆传动副的齿面真实啮合状况,对其进行误差分析。建立含误差的传动副啮合几何学理论,构建传动副的三维精确实体模型,研究理想状态下传动副的齿面啮合情况,并重点分析中心距及倾角等各项误差值对传动副真实啮合状态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传动副在理想状态下有5对齿同时啮合,瞬时接触线为直线且沿齿高方向平行分布;中心距误差和蜗杆轴向位移误差为负值时比其为正值时对传动副有利;轴间角误差、倾角误差及基圆半径误差对平面齿内齿轮一次包络鼓形蜗杆传动副啮合状况的影响较大。
- 孙书民王进戈陈永洪王霜
- 关键词:蜗杆传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