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411)

作品数:112 被引量:1,291H指数:19
相关作者:高德利鄢捷年汪志明郑力会柳贡慧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8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天文地球
  • 4篇建筑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1篇钻井
  • 26篇钻井液
  • 12篇套管
  • 10篇储层
  • 9篇大位移
  • 9篇大位移井
  • 8篇地层
  • 7篇气藏
  • 7篇固井
  • 7篇高温高压
  • 6篇地层损害
  • 6篇压井
  • 6篇压井液
  • 6篇射孔
  • 6篇泥浆
  • 6篇平井
  • 6篇完井
  • 5篇岩石力学
  • 5篇深井
  • 5篇渗透率

机构

  • 89篇中国石油大学...
  • 25篇中国石油大学...
  • 2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1篇中国石油
  • 4篇北京联合大学
  • 3篇中国石化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石化集团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技术公司
  • 1篇济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海油田服务...
  • 1篇川庆钻探工程...
  • 1篇中国石油西南...
  • 1篇中联煤层气有...
  • 1篇华北石油管理...

作者

  • 30篇高德利
  • 22篇汪志明
  • 20篇鄢捷年
  • 18篇郑力会
  • 10篇柳贡慧
  • 9篇李怀科
  • 8篇魏建光
  • 7篇赵增新
  • 6篇赵胜英
  • 6篇陈勉
  • 6篇赵旭
  • 6篇郭晓乐
  • 5篇薛亮
  • 5篇宋执武
  • 5篇李胜
  • 4篇邓金根
  • 4篇丁士东
  • 4篇叶艳
  • 4篇张辉
  • 3篇崔小勃

传媒

  • 17篇石油钻探技术
  • 15篇石油钻采工艺
  • 9篇石油学报
  • 8篇天然气工业
  • 8篇钻井液与完井...
  • 8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钻采工艺
  • 5篇石油天然气学...
  • 4篇石油机械
  • 4篇石油勘探与开...
  • 3篇岩石力学与工...
  • 3篇油气井测试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科技导报
  • 2篇石油工业计算...
  • 2篇水动力学研究...
  • 2篇探矿工程(岩...
  • 2篇重庆科技学院...
  • 2篇第二十届全国...
  • 1篇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17篇2009
  • 42篇2008
  • 30篇2007
  • 15篇2006
  • 2篇2005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温深井钻井液当量循环密度预测模型被引量:12
2009年
在高温深井中,钻井液密度、流变性受压力和温度的影响较大,如果按照钻井液地面物性参数来计算当量循环密度,则会产生很大误差,在孔隙压力与破裂压力差值很小的井中,可能会产生井涌、井喷或井漏等后果。从钻井循环期间井筒温度场模型入手,建立了高温高压钻井液密度、当量静态密度、流变参数以及当量循环密度预测模型。经实验验证,所建立的高温高压钻井液密度、流变参数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一致,相关系数都在0.99以上,使用当量循环密度模型比用常规方法计算结果更为准确。该模型为压力管理钻井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合理控制井下压力,预防复杂和事故的发生具有指导意义。
赵胜英鄢捷年李怀科耿娇娇王利国杨虎
关键词:钻井液高温高压当量循环密度
含绒囊结构的新型低密度钻井液被引量:36
2010年
含绒囊结构的水基钻井液由定位剂、成层剂及成膜剂等处理剂配制而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绒囊结构由内向外为气核、表面张力降低膜、高黏水层、高黏水层固定膜、水溶性改善膜、聚合物高分子和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过渡层。室内配制了密度为0.85g/cm3的含绒囊结构钻井液。静态填砂堵漏实验和动静态岩心封堵实验表明,绒囊可根据地层渗流通道自行改变形态或改变性能,占据地层渗流通道或形成外黏膜层,封堵漏失通道。现场应用表明,含绒囊结构钻井液是一种新型的封堵低压漏失地层的钻井液体系。
郑力会曹园韩子轩
关键词:低密度钻井液封堵机理微观结构
大位移井岩屑运移规律研究
根据流体力学理论建立了大位移井三层稳定岩屑运移模型,模拟研究了环空返速、岩屑直径和井斜角等对岩床高度和环空压耗的影响规律,并与他人实验数据和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环空返速对环空清洗效果的影响显著;高返速情况下,岩...
郭晓乐汪志明
关键词:大位移井岩屑运移
文献传递
套管钻井扭转残余应力对套管抗挤强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套管钻井中套管管柱的旋转动力来自井口所施加的扭矩。讨论了在套管钻井中不同扭矩下扭转状态的确定方法,对应不同的扭矩,套管具有弹性、弹塑性和塑性三种不同的扭转状态;讨论了不同扭转状态下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计算了在弹塑性扭转和塑性扭转情况下的平均残余应力,推导了考虑残余应力影响下的套管抗挤强度修正公式。算例分析结果显示,在发生弹塑性扭转的情况下残余应力使套管抗挤强度下降了0.033%,在保证管体不发生几何形状改变的条件下,可忽略残余应力对套管抗挤强度的影响。
赵增新高德利
关键词:套管钻井套管扭矩残余应力抗压强度
套管钻井中变应力幅载荷下管柱疲劳强度的评估被引量:1
2007年
套管钻井中,套管柱会承受各种载荷的作用。分对称循环变应力幅载荷和不对称循环变应力幅载荷两种情形,推导了不同钻进参数下考虑变应力幅载荷的套管疲劳强度计算公式,阐明了变应力幅载荷的变化对套管疲劳强度的影响;结合套管钻井的实际给出了算例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在相同条件下采用不对称循环变应力幅载荷模型,计算出的疲劳强度值要比对称循环变应力幅载荷模型的大,表明在实际评估中采用对称循环变应力幅模型计算所得的结果趋于保守,因而具有更高的安全系数。
赵增新高德利
关键词:套管钻井载荷套管强度
大位移井轨道设计方法综述及曲线优选被引量:15
2006年
井眼轨道设计是大位移井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推导出了圆弧、摆线、悬链线、修正悬链线、拟悬链线、侧位悬链线、抛物线的统一计算公式。对于相同的目标点,计算出了这些曲线的井眼长度、最大造斜率、造斜段长度、下钻摩阻、起钻摩阻、滑动钻进摩阻和旋转钻进摩扭,通过赋给这些项不同的权值,然后用权值乘以各项的值与最小值的比值,最后累加,比较累加后值的大小,即可优选出最佳井眼曲线。
宋执武高德利李瑞营
关键词:大角度斜井井眼轨迹井身结构设计加权叠加
水力振动固井工具压力波发生原理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振动固井可以提高固井质量,水力振动工具是振动固井的核心装备。分析了现有水力振动工具压力波发生的原理和水击波发生器的原理,结果表明:自振荡喷嘴在外来扰动的作用下,喷嘴内壁边界层的涡结构产生振动,涡结构产生压力脉动,这种自振荡放大的压力振动不具有波的特性,传播的距离有限;节流式压力波发生器通过改变过流面积产生压力波,但过流断面变化有限,压力波振幅小;水击波是一种压力瞬变过程,是一种强间断性质的矩形波,波的能量集中作用在间断面上。利用水击原理设计了双喷嘴水击波发生器,该发生器所产生水击波的振幅可以达到兆帕的数量级,频率由叶轮转速与阀轮叶片个数决定,可以根据需要调节。
薛亮李帮民刘爱萍邹建龙张文华
关键词:水力振动固井设备固井质量压力波
高温高压条件下钻井液当量静态密度预测模型被引量:13
2009年
高温高压井中,钻井液密度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较大,如果按照钻井液地面物性参数来计算井底静压则会产生较大误差,在孔隙压力与破裂压力差值很小的井中,可能会产生井涌、井喷或井漏等井下复杂情况或事故。从井筒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入手,首先建立了钻井液循环期间井筒的温度分布模型,然后通过高温高压钻井液密度试验,分析了钻井液的高温高压密度特性,并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高温高压钻井液密度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用迭代数值计算方法建立了钻井液循环期间当量静态密度预测模型。该模型将循环期间的井筒温度场模型与高温高压钻井液密度预测模型结合起来,计算出的钻井液当量静态密度较为准确。该模型为控压钻井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合理控制井下压力、预防井下复杂情况和事故的发生具有指导意义。
赵胜英鄢捷年王利国耿娇娇丁彤伟苑晓荣
关键词:钻井液高温数学模型
无固相试井工作液室内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根据有机盐水溶性加重剂Weigh2在复杂地层钻井、完井作业中的特点,通过优选黄原胶XC作为流型调节剂、改性抗温淀粉DFD-140和油溶性树脂暂堵剂实验,研制出三套有机盐Weigh2无固相试井工作液。该工作液性能稳定、密度可调、具有较好的固相携带能力,便于充分洗井;其流变性、API和HTHP滤失量均能满足试井施工作业要求。
张鹏郑力会张立波张新海田梅
关键词:无固相
地层温度下疏松砂岩酸溶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生产测试表明,文昌油田6个疏松砂岩储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储层伤害,欲进行酸化解堵。6个储层岩石与盐酸、土酸、氟硼酸、醋酸的酸溶实验表明,储层岩石均可溶蚀但程度不同。同种酸液不同浓度溶蚀率不同,不同酸液溶蚀率也不同;不同酸液的有效成分溶蚀了岩石的不同组成,包括岩石骨架、基质和胶结物。4种酸对疏松砂岩溶蚀率不同的原因与酸的强度、浓度、反应条件以及岩石的成分有关,用四种酸液酸化疏松砂岩会影响储层岩石强度进而影响油井寿命,应慎重使用。
郑力会崔小勃李嗣贵苏崇华
关键词:地层温度疏松砂岩酸溶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